读一年研究生后能出国留学吗 儿子差点出国去读一个(1)

01

最近,人们对国外一年制硕士的讨论颇多。

由于学制较短,有人将其称之为“水硕”。

当然,也有人表示反对,认为国外一年制硕士课程安排紧凑,学习压力较大,并不比国内的硕士差。

正好前两年儿子差一点去英国留学,对一年制硕士有一点点了解,所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02

第一个问题:一年制硕士值不值?

我觉得,值。

不是一般的值,而是非常值。

去英国读硕士,最大的缺点是比国内要贵很多。

花钱的地方主要分为三部分:学费、房租、日常生活及来往机票。

学校不同,城市不同,专业不同,个人消费习惯不同,所需费用也不相同。

大体来说,30万人民币是一个保底的数字。

而读英国硕士的优点非常多,重要的至少有三条:

一是英国排名靠前的学校比较多。

以QS排名为例,咱们国家前100、前200的高校就那么几所,而英国的面积只相当于咱们的一个省,排名前200的学校可能有几十所之多。在英国随便申请一所,排名就可能超过我们国内考研的目标院校。

二是回国后可以享受一定的留学生政策优惠。

比如,在上海可以直接落户(对学校的排名有一定要求),在北京也满足留学生落户的申请条件。

三是比国内早两年毕业。

在任何单位,年龄小、工龄长都是优势。

哪怕是算经济账,早上两年班、早挣两年钱,把出国花的钱也能挣回来。

至少在我身边,就有不止一个孩子走的英国留学这条路,回国后不管是考公务员还是进企业,现在发展得都不错。

03

第二个问题:一年制硕士水不水?

人们说英国硕士水,不外乎三个原因:好申请、学制短、中国人多。

如果想随便找个学上,是学校就行的话,可能申请英国的研究生比考国内的容易得多。

但英国的高校也不傻,人家对申请者的毕业院校、在校的成绩以及英语水平都有明确要求。

而且,学校的排名越高,对学生的要求越高,申请的难度越大。

这和国内上学没有太大的不同,越是优秀的学生,上的学校越好。

至于一年的学制,跟国内相比确实短了些。

但学历水不水,不能和学制长短划上等号。

就像国内直博毕业是5年,从考硕到考博毕业是最少8年,但不能说直博的博士水。

一年的时间真的能安排紧凑合理,照样能学到东西,咱们两到三年的硕士,水的也不少。

其实想让学制变长容易得很,同样的课程分两年完成,学费涨一倍也就是了。

如果因此学历就从水变成不水了,似乎也不合理。

而去趟英国留学,到那儿一看班里大部分都是咱们中国人,这确实是一大槽点。

但就算都是中国人,学的也是研究生课程,感受的也是国外的教育氛围,接受的也是国外的教育方式。

同学的构成,也不应该成为学历水平的评价标准。

在国内读研,同学不也都是中国人么!

而且,走万里路读万卷书,在国外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宝贵的经历。

读一年研究生后能出国留学吗 儿子差点出国去读一个(2)

04

第三个问题:是不是考不上国内研究生才去读一年制硕士?

我只能说,有的是,有的不是。

如我在第一个问题中分析的那样,如果孩子成绩不错家境也不错,申请一个英国名校的研究生,真的挺划算。

而考研没考好,申请去英国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留学,也是常见的做法。

实话实说,我家孩子就是考研成绩不佳才申请的出国。

最后由于口罩的原因,对国外的环境有些担心,所以没去。

当年可调剂的学校又不太满意,于是又考了一年。

跟班里的学霸相比,儿子当然是学渣,但如果说出国了就不如国内的研究生,也不对。

毕竟,就算第一年想在国内上研究生的话,也不是不能上。

说到底,到底在哪儿上,只不过是利弊衡量之后的结果。

当然,现实中肯定也有人在国内根本考不上研,最后花点钱出国弄了个硕士学位。

05

总之,英国的硕士有水的,也有不那么水的,要分学校、分人,不能一概而论。

这一点,国内其实也一样。

清华北大有研究生,普通本科院校也有研究生,其含金量自然有差别。

就算是一个学校的研究生,有的做出来的成果足以符合博士毕业的条件,有的毕业论文还得导师操心。

学历水不水,国家自有定论,水太大了,国家不会承认学历。

在用人单位那里,相信也有反馈。

什么样的学校水,什么样的学生水,逃不过HR的火眼金睛。

个人以为,去哪儿读研究生,只是家庭和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一个选择而已。

我比较赞成那首有名的网络歌曲《水硕之歌》末尾的那句话:“只要肯努力,秋招没问题。”

不管在哪儿读,努力才是本色。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