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什么意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1)

麻 辣 风 趣 聊 历 史丨财 经 视 角 说 辽 朝

在辽朝的九位皇帝中,有且仅有一位被称作“盛世之君”。

那便是辽朝的第六任皇帝——辽圣宗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什么意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2)

辽圣宗,汉名耶律隆绪,是辽景宗和萧皇后(萧绰)的长子。由于景宗去世早,他十二岁便接班当上了皇帝。只不过,这个皇帝当得并不自在。他的母亲——赫赫有名的萧太后,摄政时间长达二十七年。在这二十七年里,辽圣宗不仅军国大事做不了主,而且日常生活也备受束缚。尽管拥有“盛世之君”的美名,但他似乎一直活在母亲强大的主角光环之下。

这一切,对于辽圣宗而言,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

大事小事,母亲一把抓

因为圣宗继位时年幼,所以母亲萧太后不得不大事小事一把抓。

萧太后摄政之初,笼络了一帮文臣武将,其中有一位叫耶律斜轸的名将,他在景宗一朝就颇受器重。史书记载,辽圣宗登基第二年,跟斜轸一起,在太后面前,交换弓马,义结金兰。当时辽圣宗不过十二三岁,又没上过战场,谈何与武将有深厚交情?想必这个“朋友”是太后有意安排的吧。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什么意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3)

从此,斜轸成为辽圣宗的死党兼保镖,随时听其差遣。在辽圣宗十八岁那年,奉太后之命,领兵与宋军作战。因为有斜轸的帮助,辽军大获全胜,辽圣宗也凭此树立了威名。

辽圣宗一朝,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不少开创性成果。比如:

整顿吏治——圣宗即位第二年,便诏令三京大小官员要秉公执法,“各县令及副佐如果遇到州官及朝廷特使的无理要求,不可因畏惧而徇私。朕将经常性地收集听取以了解情况。”

确立科举——辽圣宗即位第六年,“诏开贡举”,让科举正式作为一种制度在辽朝确立下来。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笼络汉族士人进入统治集团开辟了途径,也大大提高了辽人的文化素质。

轻徭薄赋——圣宗时期,多次减免税赋。如统和十四年,蠲免三京及各州税赋。又因南京新定税法太重,予以减免。统和十九年,免南京、平州租税……

表面上看,这一切都是辽圣宗的功绩。但实际上,主导者都是萧太后。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什么意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4)

而在军事和外交上,萧太后更是有着铁娘子风范。在她的主持下,辽军击退了宋太宗的雍熙北伐,粉碎了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美梦,又逼迫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久以来的战争状态。

有这样一个睿智果敢的母亲冲锋在前,辽圣宗不知少经历了多少世事艰险。

工作爱好,母亲都要管

辽圣宗是个精力旺盛的文艺青年。他自幼喜好书法,十岁即能赋诗,而且通晓音律,喜欢绘画,擅长骑射。但是这样的孩子,也有让人操心的时候。史料记载,辽圣宗二十岁左右,开始痴迷各种危险的户外运动,甚至有了荒废主业的苗头。太后以及太后身边的大臣们怎能坐视不管?

十九岁时,辽圣宗迷上了击球。所谓击球,就是一项骑着马用球杆击球进门的竞技运动。

(类似这样……)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什么意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5)

眼看他日渐痴迷,朝中大臣马得臣上书劝谏他说:

臣见陛下在处理政务之余,以击球为乐事。臣认为此事有三不宜:其一,君臣分组击球,上下互相争胜,陛下输了臣下高兴,成何体统;其二,击球之时,君臣往来奔跑,礼仪全抛,如果臣下的球杖碰到了皇帝,本是失礼之举,可在这种场合下,却不好责问;其三,地面虽平,但质地坚硬,马虽良马,但难免有失控之时,万一陛下因为打球而受伤,太后该多担心?臣望陛下顾念自己继承先皇大业的重任,停止这种危险游戏。

此番劝谏果然奏效,辽圣宗从此戒掉了击球。

没过几年,他又迷上了打猎。这次是母亲萧太后亲自上阵。有一次,辽圣宗要去打猎,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说:

先圣曾经说过:人欲不可放纵。我儿你作为天下之主,万金之躯,整天出游打猎,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你怎么向天下臣民交代?咱们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地位,母子能够执掌政权,你如果出点儿意外,可就前功尽弃了。

此后,辽圣宗很少再出游打猎,“益习国事,锐意于治”,逐渐有了明君的模样。

亲政之后,大放异彩

辽圣宗十二岁登基称帝,但由于萧太后临朝听政二十七年,所以他直到三十九岁才开始亲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什么意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6)

辽圣宗亲政后,基本框架还是萧规曹随——在外交上,对宋执行坐收岁币、和平相处的方针,对西夏采取怀柔政策,从而促成了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为辽朝发展争取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外部环境。在内政上,他继续推广汉学、改善吏治,推进太后在位时的各项改革,逐渐将辽朝带入了鼎盛时期。

除此之外,他还数次亲征高丽(今朝鲜),迫使高丽最终臣服,每年向辽进贡。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什么意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7)

高丽归附后,许多周边的部落和小国也纷纷投靠。有史料记载,女真人有时每两三个月就来朝贡一次,考虑到当时的距离和交通情况,可能女真人这一年到头,不是在进贡就是在进贡的路上。

这一时期,国内民生情况怎么样呢?据《辽史·刑法志上》中记载,“纲纪修举,吏多奉职。诸道皆狱空,有刑措之风焉(‘错’通‘措’,指放置不用)”。意思是说,当时纲纪完善,政治清明。因为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所以犯罪率极低,就连刑罚基本都停用了,各道的监狱都是空的。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辽史》赞誉:“辽之诸帝,在位长久,令名无穷,其唯圣宗乎!”作为辽朝历史上,在位最久、成就最高的一位帝王,他的人生经历,很值得后人深思。

毫无疑问,萧太后是个强势的母亲。她临朝听政二十七年,直到去世前一个月,才把权力交给皇帝。有人把萧太后比作武则天,说她打压皇帝、贪恋权力。但是在当时的背景和局势下,萧太后的不放手,恐怕更多的是一种保护帮扶。就像今天的很多父母一样,永远觉得自己没有老,永远觉得孩子没长大,只要尚有一点余热,就总想给孩子照亮更远的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什么意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8)

当然,也有人会同情圣宗,觉得他一直活在母亲的权威和光环之下,一定很受压抑吧?压抑,或许难免。但是换一个角度看,母亲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和最炫酷的榜样。没有那些被管教、被指挥的日子,何来亲政之后的一鸣惊人?

天下父母,千姿百态。但是好的父母,却有一样的夙愿——自己努力成为“巨人”,然后,让孩子站到自己的肩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