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中国的姓氏祠堂之都,湘西南雪峰山下一颗璀璨的明珠,隶属于湖南省宝庆邵阳市管辖。洞口县自都梁侯国开始,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其中尤其以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的积累最为著名,坐落在洞口县境内的各姓氏祠堂是一个个姓氏永存的奋斗丰碑。洞口县有近300个姓氏,各姓氏的源流一直是我们姓氏文化研究的重点内容。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整理一下洞口县境内,有据可查的23个大姓氏的源起,欢迎对姓氏文化有兴趣的朋友们补充雅正。

洞口县江口镇肖氏姓从哪里发源(洞口县23大姓氏源起研究)(1)

姓氏墙

关于洞口县境内各姓氏的详细信息建议大家找笔者分享一下《洞口县志》,这版《洞口县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官方统一编撰的第一版县志,里面有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料包括许多难得一见的历史彩图,很值得仔细研究。下面笔者整理一下洞口县内有志、谱可查的23个洞口县境内的姓氏源流。

洞口县江口镇肖氏姓从哪里发源(洞口县23大姓氏源起研究)(2)

笔者有《洞口县志》可以分享给大家

洞口县江口镇肖氏姓从哪里发源(洞口县23大姓氏源起研究)(3)

中华姓氏

王姓,太原郡。出自周朝。周天子的家族称为“王家”,其后世就以“王”为姓。宋元丰八年(1085年),王明远 由江西迁入湖南潭州,王明远 的后裔:性还、复清、复深、万贵、巽权、英爵 于明代宣德、正统年间(1426年到1449年)定居三阳、歧石、栗山、岩山、江潭、三元塘等地。已经传了至少25代,多分布在毓兰、秀峰、江潭、管竹、木瓜、水东等乡镇。

邓姓,南阳郡。商·武丁封 曼季 于 邓,曼季 的后人以国为姓。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邓仲五 随父弃官定居武冈迁入油麻田(现在的西中乡)落户。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邓天翁 之孙 邓通亮、邓通初、邓通光 三兄弟从祁阳迁入 毓兰山 落户。到现在已经至少传了23代了。多分布在西中、花园、茶铺、毓兰等乡镇。

尹姓,天水郡。尹姓出自远古时期,部落首领 少昊 的儿子 般,受封于“尹城”,其后世以封地为姓。明朝洪武年间(1386年至1398年)时,尹南全、尹南清 兄弟随父亲 尹鼎初 弃官由宝庆邵阳迁入洞口县境内。传到现在至少有23代,多分布在石桥、石背、水东、管竹、山门、岩山等乡镇。

洞口县江口镇肖氏姓从哪里发源(洞口县23大姓氏源起研究)(4)

洞口尹氏宗祠

李姓,陇西郡。洞口境内的“李”姓出自商朝。尧帝时任理官的 皋陶 之后裔 理徵,因为直谏得罪了商纣王,为了躲避迫害,其妻携子隐居,以树木果子(木子)为生,“理”才延续下来。为了纪念,便将原来的“理”姓改为“李”姓。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到1398年),李志道 任台州通判、琼州同知,后来从江西泰和县迁入现在的洞口县境内。传到现在至少有23代。多分布在洞口县的花园、杨林、水东、茶铺、高沙等乡镇。

向姓,河南郡。洞口境内的“向”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后裔孙 公子胯 ,字“向父”。他的后世就以字为姓。明朝末年(1621年至1644年),向庆荣 从河南迁入黔阳后来转居到洞口境内。传到现在至少有23代,多分布在洞口、南泥、洪茂、马鞍、城关等乡镇。

刘姓,彭城郡。洞口境内的“刘”姓出自远古时期,帝王 陶唐氏 之后裔受封于 刘,其后世以封地为姓。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到1398年),刘姓始祖从江西泰和县迁入新化、溆浦,后来转居武冈发脉迁入洞口境内,刘姓子孙昌盛,传到乡镇至少有23代,多分布在南泥、西中、茶铺、江潭、高沙、竹市、山门、毓兰等乡镇。

洞口县江口镇肖氏姓从哪里发源(洞口县23大姓氏源起研究)(5)

洞口县刘氏宗祠

严姓,天水郡。洞口境内的“严”姓出自东汉时期,为了避汉明帝 刘庄 的名讳,“庄”姓的人改姓“严”。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到1722年),严一仁 由华容县迁入洞口县境内,另外一支严姓是由江西迁入洞口县境内。传到现在至少有21代,多分布在马鞍、金田、山门等乡镇。

张姓,清河郡。洞口境内的“张”姓出自远古时期,东夷部族首领 少昊 的第五个儿子 挥,因为发明弓箭,被赐姓“张”。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到1398年),由 张魏公 从宁乡迁入洞口县境内。传到现在至少有23代了,多分布在石背、岩山、横溪、山门、高沙等乡镇。

萧姓,兰陵郡。洞口境内的“萧”姓出自周朝。宋国始祖微子 启的裔孙 大心,因功勋卓著而受封于“萧”,建立萧国。其后世以其封地作为姓氏。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到1398年),由 萧一菊 之后裔 诚公、明公 先后从隆回县横板桥转居洞口境内。传到现在至少有23代了,多分布在洞口、青龙、花鼓、月溪、鼓楼、黄桥、江口、石江等乡镇。

洞口县江口镇肖氏姓从哪里发源(洞口县23大姓氏源起研究)(6)

洞口萧氏祠堂

许姓,高阳郡。洞口县境内的“许”姓是神农之后裔,周武王封文叔于许,其后世就以国为姓。南明初由江西泰和县迁入武冈州城,二世迁入洞口境内,传到现在至少有23代了,多分布在大水、茶铺、马鞍、高沙等乡镇。

林姓,西河郡。洞口县境内的“林”姓出自周朝。周平王的庶子 林开,其后世以其名字中的“林”为姓。元朝至正年间(1341年至1368年),福建莆田 林世富,任宝庆邵阳县尹,后来弃官隐居在洞口境内。传到现在至少有34代,多分布在木瓜、花鼓、秀峰、竹市等乡镇。

杨姓,宏农郡。洞口境内的“杨”姓出自周朝。周宣王之子尚父,受封于杨,子孙以封地为姓。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至1398年),杨伯辅 之后裔,由江西泰和县迁入黔阳再转居洞口境内,传到现在已经有20多代了,多分布在山门、大水、水东、树林、茶铺、高沙、毓兰等乡镇。

洞口县江口镇肖氏姓从哪里发源(洞口县23大姓氏源起研究)(7)

洞口县杨氏宗祠

胡姓,安定郡。出自春秋时期,陈周被楚国吞并后,子孙以其开国君胡公满名字的“胡”为姓。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到1398年),云南指挥佥事 胡荣钦 的长子 胡春禄 由黔阳转居洞口境内。传到现在至少有23代,多分布在金田、山门、毓兰等乡镇。

袁姓,汝南郡。出自周朝。舜的后代,陈国君胡公满的后裔庄伯,字“伯爰”,其后世以他的名字中的“爰”为姓。古时“爰”与“袁”通用,故以“袁”为姓。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到1398年),由 袁怨富 从江西赣州府迁入宝庆邵阳,其子 袁祖申 转居黄桥铺。传到现在至少有23代,多分布在金田、南泥、西中、洞口等乡镇。

洞口县江口镇肖氏姓从哪里发源(洞口县23大姓氏源起研究)(8)

洞口县袁氏宗祠

徐姓,黄桑郡。出自周朝,附属国徐国国君的后裔,以国名“徐”为姓。明朝末年清朝初年(1628年到1661年),徐万世 从宝庆邵阳县迁入洞口境内。传到今天至少有23代,多分布在马鞍、茶铺等乡镇。

黄姓,江夏郡。出自春秋时期,封于黄,建立黄国。其后世以国名“黄”字为姓。元末明初(1341年到1398年),黄俊苏 从江西泰和县迁入洞口县境内。传到现在至少有23代了,多分布在洪茂、马鞍、杨林、洞口等乡镇。

曾姓,鲁国郡或者武城郡。出自夏朝。夏少康封次子曲烈于鄫(现在的山东苍山西北),曲烈以封地为姓,由姒姓更为鄫姓。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鄫巫奔鲁,去掉“鄫”字耳旁为“曾”姓。洞口有三支曾氏:一为“杨林曾氏”,一为“石堰曾氏”,一为“马鞍团曾氏”,统称为武城曾氏。杨林曾氏初祖氏纹炳,宋时携男子荣自江西永丰大湖徙武冈邓家铺、隆回县与杨林乡接界一带。分衍于现在的杨林、横溪、花园、金田和武冈邓家铺。石堰曾氏始祖是文昭,元时自新化的窝山迁徙到高沙的石堰。马鞍团曾氏,主要分布在马鞍、大水等乡镇。

洞口县江口镇肖氏姓从哪里发源(洞口县23大姓氏源起研究)(9)

洞口县曾氏宗祠

谢姓,陈留郡。周宣王舅父申伯,受封于谢,建立谢国,子孙以国为姓。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到1398年),谢汉臣 由江西泰和县迁入洞口县境内。到现在已经传了至少23代,多分布在金田、渣坪、南泥、木瓜等乡。

傅姓,清河郡。出自商朝,商大臣曾在傅岩筑墙,被商王武丁任为大臣,称为傅说,后世以其筑墙处的地名“傅”字为姓。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到1398年),傅友德 的长子惟春从西迁岩山。传到现在至少有23代了,多分布在岩山、管竹、竹市等乡镇。

彭姓,陇西郡。出自夏朝,颛顼的裔孙篯铿,封于彭,人称彭祖,建立彭国,后世以国为姓。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到1398年),彭景龙 由江西泰和县迁入洞口县境内。传到现在至少有23代了,多分布在石桥、金田等乡镇。

洞口县江口镇肖氏姓从哪里发源(洞口县23大姓氏源起研究)(10)

彭氏宗祠

覃姓,添水郡。周穆王(姬满)称为有竺氏,徙居雍州覃地,遂因地为姓。清朝嘉庆三年(1798年)由覃则 之子 添秀、添顺,先后从茶陵迁入洞口县境内。传到现在至少有13代了,多分布在青龙、岩山、那溪、毓兰等乡镇。

廖姓,武威郡。出自周朝,周文王之子伯飂,其后世即以“飂”为姓。飂 古为“廖”,故以“廖”为姓。元代至大时期(1308年到1311年)由 廖发祥 从江西迁入,分:行、文、贞、据 四房。文公 迁入鸡田,贞公迁入大水田,据公迁入秧田,行公留在湛田,即所谓的“廖氏四田”。传到现在至少有23代了,多分布在石柱、大水、树林等乡镇。

潘姓,荥阳郡。出自周朝。周文王的季孙,封于潘,其后世以受封地名为姓。传到八十二代 贞周公 于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5年)从山东临驹县竹搭桥迁居黔阳中方,又传八世至志荣公,于宋末元初迁入洞口,落籍岩塘。传到现在至少有23代了,多分布在横溪、石柱、山门等乡镇。

洞口县江口镇肖氏姓从哪里发源(洞口县23大姓氏源起研究)(11)

潘氏宗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