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D起源于福特汽车公司处理产品质量问题的一种方法。分析根本问题解决实质性难题。

8d报告分为哪八个步骤(8D报告步骤分析)(1)

D1:建立8D小组

其实8D原名叫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步骤。

8D小组需要由具备产品及专业知识,能支配时间,且拥有职能及技能的人组成。同时需指定一名8D团队组长。

因为我们要做的是:

· 建立一个由具备过程/成品知识的人员组成小组

· 确定时间,职责和所需专业技术

· 确定小组负责人

D2:问题描述

通过确定可定量化的项: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多少(5W2H),识别对象和缺陷(问“什么出现了什么问题”):

· “什么问题”是缺陷

· “什么出了问题”是对象

问“什么出现了什么问题”能够帮助小组以问题陈述所需的两个基本要素为中心(对象和缺陷)。

收到缺陷样件操作流程:

· 确认不缺陷样件生产时间。

· 确认外观基本情况,拍照留下证据。

· 按正常生产流程确认缺陷样件是否能再现,记录确认数据,拍照或视频留下证据。

· 根据生产时间查找当时FTT情况,确认当时是否有同样或类似缺陷。

· 根据生产时间确认人机料法环等有无变化点。

· 不再现不合格时(NTF)按不再现操作流程进行。

D3:遏制措施

确定并实施遏制措施,隔离问题的后果与一切内/外部用户,验证遏制措施的有效性。ICA(原因分析及验证真因)是保护顾客免受一个或多个问题的症状影响的任何行动:

· 处理问题的症状

· 在执行前验证有效性

· 在执行过程中监控

· 形成文件

ICA通常需在3个工作日内确定并执行,围堵范围是客户处库存、在途品、厂内库存品数量并进行相关处理(退货、重工、报废等)。

D4:根本原因分析

查找真正的原因;只有找到真因,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如果仅仅只是糊弄糊弄应付了事,没有什么意义。

因此要找出一切潜在原因,对潜在原因逐个试验分析,隔离并验证根本原因,确定不同的纠正措施以消除根本原因;使用鱼骨图、FTA、头脑风暴等质量工具找出所有可能因素,并进行验证,最终找到根本发生原因和流出原因。

D5:选择和验证纠正措施

通过对不同的纠正措施定量化的试验筛选出纠正措施,依据风险评估,确定必要时的应急措施。而解决问题的方案应确保可以保持长期效果。

如:加强工人培训,加强巡检次数,加强督察力度,加强过程控制。加强到什么程度需要量化。具体方案都要写具体,用数据说话,比如原来检验频次10个检1个,现在加强到5个检1个;同样的加强培训,原来培训次数多少,现在培训计划附在这里,这样我们的对策才有支撑。

D6:实施和确认纠正措施

确定并实施最佳的纠正措施,选择现行控制方法并进行监控。在必要时,实施应急措施。

D7:防止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提出预防建议,并开展水平展开,更新CP、PFMEA、SOP等标注文件,实施预防措施。接到诉求后5个工作日内需要提交完整8D。

D8:关闭、小组确认和签名

发出8D要求后,发出人负责8D小组成员对后续8D的有效性和执行效果进行验证,直到实施后问题的缺陷PPM有较大改善并呈稳定下降趋势。由QM或PM对效果进行验证确认后才获得关闭。否则需要重新进行根源分析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虽然很多重大问题都用了8D报告分析,但员工都基本不了解8D报告的要求。这时把8D思想融入到前期的质量问题中去,把问题分析清楚,如:预防措施就列出10多项措施让员工判断是否做到,FMEA是否修改、作业指导书是否修改、是否纳入典型案例库、流程是否需要优化、其它类似项目是否运用等等。这样就能慢慢让每一个员工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8D思路,不会突然觉得添加了大量麻烦而强烈抵制,也能体会到问题整改得全面彻底性而带来的成就感。

8d报告分为哪八个步骤(8D报告步骤分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