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至将在12 月21日来临。冬至的“至”,代表极致,因为一年中的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时间最长。

  谈到冬至,一些人在想是不是该吃顿饺子?另一些人在想难道不是立冬吃饺子吗?考研小伙伴则心中一惊——“冬至”用英语怎么说来着?

  冬至虽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它的英文是现成的Winter Solstice

  事实上,与日照长短相关的四个节气,在英文中都有十分对应的表达。毕竟昼夜变化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共通的,太阳的运行也不受文化差异影响。

  依据太阳的变化而建立的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一部分,本质上是阳历,这一点也显示在它的英译上——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现在通用的公历也是阳历,所以两者有一定的吻合度。而农历是阴阳合历,有阴历的成分,所以跟通行公历有较大差距。

  二十四节气中春分和秋分的“分”代表“平分”,昼夜平分时可以用Equinox表示。夏至和冬至的“至”,则对应Solstice,意思是太阳到达至高或至低点。

关于冬至英语(给冬至里的考研人)(1)

  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古称“日短”“日短至”,有种说法是,冬至可能是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周秦时代,人们将冬至作为岁首过新年;明清时期,皇帝会在这一天祭天祭祖;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而Solstice一词源于拉丁语solstitium,古罗马人用这个词来表示“太阳一动不动”,仿佛太阳来到一个临界点,按下了暂停键,这一天之后,白天与黑夜的时长将逐渐逆转。在古罗马,人们会在冬至前的一周庆祝农神节,一年的种植季节结束了,是时候享受劳动的成果。

  除了日照,物候、天气、温度,也是划分二十四节气的重要依据。惊蛰、谷雨、白露这些名称听来诗意,但均有所指。

  以惊蛰为例,此时天气渐暖,春雷乍响,蛰伏的虫子听到雷声,受惊而苏醒过来。翻译成Insects Awakening不难让人理解,因为长久以来,观察动植物的活动是人理解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北美就有把2月2日叫做“土拨鼠之日(Groundhog Day)”的传统。相传如果当日天气晴好,土拨鼠钻出洞穴,看得见自己的影子,就会回到洞中继续蛰伏6周,等待冬天完全过去。如果是阴天,土拨鼠看不见自己的影子,就意味着春天会早早到来。大洋彼岸的爱尔兰则把2月1日的刺猬视为报春使者,刺猬出没,又一年的农耕就要开始了。

关于冬至英语(给冬至里的考研人)(2)

  而在指向天气的节气里,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Grain Rain)通常处于4月中旬,此时降水增多,气温回升。“雨生百谷”,谷雨前后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良机。

  4月多雨的现象,北半球其他地方的居民也注意到了,英语国家里有“四月阵雨April Showers)”这样的表达,人们相信“四月雨,五月花April showers bring May flowers)”。与此类似的世界各地的农谚,传达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话说回来,冬至时,虽然太阳对地表的辐射时间最短,温度却不是一年当中最低,因为土壤和海水还有积热。冬至标志着“数九寒天”刚刚开始,而位于“三九四九冰上走”前后的“小寒”和“大寒”,常常是气温最低的时候。至于这“小”和“大”该怎么翻译,下面有一张词汇表,茶余饭后可以一看,那么,冬至了,今天吃什么?

关于冬至英语(给冬至里的考研人)(3)

关于冬至英语(给冬至里的考研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