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名字最多的节日,又叫“重午节”(因为5月5日)同时还叫端阳节、龙舟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
每个名字都是有来历的,这些端午节的别名,和端午节的习俗息息相关。
我们今天从5首古诗词当中,来了解一下古代的端午节,都有什么样的习俗。
戴香包
《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
唐代:陈 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 蒿三四花。
唐代诗人陈义的这首词,前两句告诉我们的就是:端午节的香包,是用五彩丝线缠绕做成的,里面放着香料。宴席上面还会出现菖蒲,每年五月初的时候都是如此。
主人每年端午节的时候都会准备这些应节的礼物,什么时候去乡下走一走,可以看到葵蒿已经开花了。
编者:古代的端午节非常讲究,端午香包根据年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形状。老年人大多佩戴桃子、苹果等形状的,小孩儿喜欢的是虎头香包。 在古代,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姑娘要早早为情郎精心制作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他。
缠丝线
除此之外,姑娘们和孩子们在端午节时还要在手臂上缠上五彩的丝线。这也是一种祈愿。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代诗人苏轼写的这首词,很详细的记录了宋代端午节的习俗。
姑娘们穿着绿色的罗裙,已经被汗微微湿透了。明天就是端午节,可以去用中草药泡个澡。洗后的澡水里有着残留的胭脂香粉的味道,随着河流慢慢飘远。
白皙的手臂上缠着五彩的丝线,在乌黑的发髻上斜插着小小的灵符。希望自己能与相爱的人白头偕老。
编者:据说端午节的这一天,草药的药性是最强的,所以才会有浴兰汤这样的习俗。而五彩的丝线颜色是“青、红、白、黑、黄”这五色最为吉祥。
挂艾草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挂艾草。
宋代诗人文天祥在端午节的那天中午,也收到了一枝艾草。
他感叹说:老朋友都不知道去哪了,新朋友也在万里之外,
我虽然依然像以前一样一片丹心,但是我的头发都白了。
我想要像屈原一样能够用自己的身躯去提醒君王,但是,汨罗江离我太远了。
全统节日端午节艾草
赛龙舟《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代: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端午节的时候还会赛龙舟。宋代的诗人黄裳就描写了龙舟竞赛的热闹场面。
竞赛的龙舟上竖着一杆高高飘扬的红色旗子,这些龙舟像箭一样飞出深深的柳荫。
隆隆的鼓声像是春雷一样,他们冲开烟雾,划开水面飞驰而去。
现场观看的人发出震天的呐喊,像是在战场上要惊退敌人。
夕阳的余晖洒在楼的西边,显得金碧辉煌。龙舟竞赛的第一名已经夺得了锦标,回来了。
纪念屈原
《和端午》
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节的时候,最广泛的传统便是纪念屈原。为此,宋代诗人张耒写了一首《和端午》
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是为了哀悼屈原,屈原的忠魂,却一去不能再回还了。
楚国已经没有了,屈原也死了,如今还剩下什么呢?只剩下屈原所写的《离骚》千古流传。
今天和大家分享了5首古诗词,这5首古诗词也分别记录了古代的端午节的习俗。
大家可能奇怪,为什么没有吃粽子呢?
我们单独写一篇,专门写端午节的粽子。欢迎大家关注品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