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最会听的是陆游,他能听出诗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小楼、春雨、深巷、杏花,动与静、秀与幽,江南物事,画意诗情,美得人无言以对,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走马楼简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走马楼简牍(听雨走马楼)

走马楼简牍

听雨,最会听的是陆游,他能听出诗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小楼、春雨、深巷、杏花,动与静、秀与幽,江南物事,画意诗情,美得人无言以对。

一样的雨,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楼。我去的楼不小,二进二层十二间,位于上海金山区张堰镇政安弄26号,始建于晚清,回字结构,廊道四周贯通,上通下达,一百年前的西洋彩色玻璃,当年可是稀罕物,仍在灼灼其华,熠熠生辉。楼主金君热情好客,爱乡爱土,坚守历久弥香的文化传统,护住源自古意的那股清流,把心思全都花在修复这栋古建筑上,保持砖墙木梁结构、飞檐斗拱藻井风格,体现明清建筑艺术和文化审美。修缮后的走马楼与周边的张堰公园、钱家祠堂、政安弄、三命坊、南社纪念馆、白蕉纪念馆连成一片,成为这套组曲中的重要一章。

迎面是一方天井,连接厅堂、卧室、厢房和廊庑。铁锈红主色调的视角冲击,天井显得尤为高深,对于天而言,这就是一口深井,对于云彩而言,这就是深谷云根。由下往上看,胸中有丘壑,坐井能观天,捕捉日月星辰,洞悉风云变幻,目之所及皆是风景。雨下得大了,从瓦沟里倾泻而下,哗哗啦啦,哔哔啪啪,如小溪奔涌、众川归海。错落摆放的几列石板,像陕南小河中的跳石,不知是人踩踏得油光放亮,还是被雨水洗濯得一尘不染?给人一种沧桑、朴拙感。吊着红絮子的宫灯亮了,雨刹那间有了色彩,珠玑晶晶,霓虹闪闪。

外面的桃花、李花、杏花差不多要开了,隐隐约约,浮动着暗香。好雨知时节,好雨也知我意,要下就下得恰到好处,细密,匀称,不急不躁,雨下在青泥瓦上,掷地有声,不是落,而是砸,明显有腾起的水花,冒着热气,准确地说是酒气,刚巧主人的菜已上桌,热气腾腾,酒刚开瓶,伴随着琴棋书画的才子气,耕读传家的家风气,活色生香,芬芳四溢。

我见过做瓦的,泥巴反复踩踏揉搓,像面团一样了就开始拉坯,在木桶外搪抹,刮匀,抹光,最终成型为无底无盖的瓮,像一排排码放整齐的酒坛子。晾晒得差不多了,看准位置左手托起,右手轻轻一拍,顿时一分为四,像花朵盛开,瓦片就是花瓣,散落一地。火中煅烧,水里淬炼,坚硬如生铁,手指一弹,铮铮作声,一百年不烂,一千年不腐。

瓦生下来就是要让雨敲打的,雨有修长的手指,可以弹奏悦耳的乐曲。雨只有落在瓦上,才会过瘾,才有着落。为啥诗人形容天空澄碧,爱用“瓦蓝瓦蓝的”,天之蓝,瓦之蓝,被雨一浇,就像蓝黑墨水,深沉,厚重,落笔留痕,其色久久不褪,像母亲用过的蓝印花布包袱,或是父亲用酒泡过的一瓶蓝莓。

和风细雨的时候,那是雨在与瓦说话,聊天。雨点大的时候,也许是受了委屈,对青瓦的态度显得有点暴躁,但是瓦总是低眉不语。就是一根栎木棒子,浑身上下都长满耳朵也听不真切,瓦和雨说的话,只有走马楼听得懂。雨高兴,瓦就快乐。瓦痛苦,雨就悲戚。两个好得像闺密,无话不说,无密可保。雨一腔热血,瓦一片赤诚。雨借风势,风借雨威,风朝雨撒气儿,把线条吹斜,吹歪,落不到想落的位置。风有时也会给青瓦几片落叶,几片花瓣,几根枯枝,有一种叫瓦楞的草,就是风带来的见面礼。如果没有这些草叶和苔藓,我怀疑这瓦是否有生命体征,有泥土的基因。再看檐畔的瓦当,被飘雨浸湿,水灵灵的,似乎有一双双目光流盼的眼睛,望着告诉我们这座建筑的秘密和来龙去脉。

一座走马楼,半部烟雨史。1912年,地方自治,金山设朱泾、张堰两个市级行政机构,张堰市管辖金山南部政区,市公所就设在这座楼里。1926年春,金山县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地方组织——中共金山独立支部成立,李一谔担任独支书记,活动在金山、松江的东南部,办公地点就设在走马楼。

一座小楼留住老张堰,一栋老建筑讲述革命史。上了房的瓦,如书卷一页页打开,让天空阅读,读出人间烟火。盖在椽子上,一片接着一片,严严实实,用一生的时光挡风遮雨,我们在背面阅读,读出母爱的味道。古代生了男孩叫弄璋,生了女孩叫弄瓦,这句成语出自古老的诗经。若说女孩是瓦,那就是坚忍、硬气、刚烈、受得住任何打击,这样的女孩风骨铮铮,不顶起半边天谁能顶起!当然,雨和瓦的对话又是另一回事了,那是最缠绵的情话,是耳鬓厮磨的絮语。肯定,这瓦也是爱雨的,特别是沙沙的细雨,轻轻滴落瓦上,像是抚摸,更像是拥抱,把一片片瓦捧在手心,视若掌上明珠。雨也是爱瓦的,不是下,是写,是在给雨写情书,字字珠玑,句句含情。

有雨,就有了声色,有了温度和灵魂。雨打青瓦的声音要比“雨打芭蕉”的声音好听,时而激越,时而舒缓,时而密集,时而稀疏。嘈嘈切切,大珠小珠落玉盘。滴滴哒哒,大号小号和唢呐。雨水顺着瓦槽,流到天井,流成亮晶晶的线条,流成一挂垂帘,流成女子的刘海儿,一根根,一线线,是那样的妩媚,那样的余音袅袅。

此时若手捧香茗,循着雨滴的节奏,猛吸一口的同时,闭目细听,就觉得雨打青瓦的声音是天下最美的声音。抑或是正捧着酒盅,碰杯之后往唇边一挨时,似乎有人鼓盆而歌,伴随着雨的低吟浅唱入喉,是那样的酣畅淋漓,香透肺腑。清趣可生凉,赏心快乐事,人与茶酒一样,令人清新而爽快。暗香浮动,清芬几许,浑身上下神清气爽。什么琐事、烂事、烦心事,一概不想,全随雨水流逝。

泥瓦、挑檐、廊柱、板壁、楼梯、阶沿,古色古香,岁月留痕,哪一样都是老物件,都留有时光的包浆。溪能留住,酒能留住,听雨的人留不住,走出去到处逢人说留溪佳酿、海派浓香。在雨看来,瓦不仅是有着图腾的瓦当,而是古老的编钟,它不过是勤奋的乐手而已。人在听雨,雨在听瓦有韵无词的哼唱,楼在听知己间杯觥交错、酒意踉跄的跫音。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黄开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