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常报新媒体讯(吴燕翎 黄建兵)“小区建成快20年了,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经常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这下好了,问题都解决了,感谢党和政府让老百姓安居乐业。”8月5日,走进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同德苑小区,居民王国平对小区改造一事赞不绝口。

常州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常州新北三强)(1)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新北区坚持把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围绕屋顶防水、楼梯间粉刷、外墙立面改造、小区绿化、道路修整、主楼改造等22项内容,全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建设。

截至目前,全区投入约6.1亿元,完成9个镇(街道)67个老旧小区共12万户居民改造项目,“改”出居住环境新面貌、群众幸福新生活。

常州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常州新北三强)(2)

强堡垒,提升“引领力”

同德苑小区共有70幢房屋,其中有68幢建成于2005年。因为年久失修,小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为了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罗溪镇政府将同德苑小区改造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一期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主要对小区1-35幢住宅进行外墙防水翻新改造、出新公共楼梯、增设雨污管道、维修破损道路等,目前已全部完成。二期将对剩余35幢进行改造,预计于今年底前完成。

今年,新北区将党建引领物业助推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列入区级重点项目,制定了 “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架构,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大支部”模式,确保“小区改造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

据介绍,今年以来,新北区在9个老旧小区改造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9个、网格党小组18个,一体推动小区环境和服务阵地“双改造”“两促进”。

常州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常州新北三强)(3)

强治理,凝聚“向心力”

“小区现在的路灯照明亮度不够,影响晚上散步出行,希望这次小区改造的时候可以一并解决路灯照明问题。”“我们小区还缺少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7月初,区政协委员,三井街道、河海社区工作人员,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居民代表围坐在一起,讨论河海新村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相关事项,协商解决方案。

坚持改造前多方“共商”,新北区深入实施“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的“四民工作法”,广泛听取居民反映的意见和建议。

改造中,坚持多方“共建”,选拨一批居民代表参与施工全过程监督。改造后,探索多方“共治”,通过实施汽车停放收费制度、增设经营性用房等弥补物业费不足,推动改造成果得到长期有效维护。

强带动,增强“战斗力”

“小区环境变好了,每家每户都受益,我是党员,应该带头支持。”在兰翔社区兰翔新村小区改造工程中,更有一批老党员带头参与改造工作,主动拆掉自家的违章搭建,在关键时刻作出表率。

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区”、亮出“党员先锋岗”,新北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一线广泛开展社区党员“亮身份、作表率”行动,推广“一名党员一栋楼”“一名党员一网格”等有效做法,延伸社区服务的“触角”,助推改造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三井街道阳光社区党总支精心制定改造项目“菜单”,引导群众按需“点单”。在加装电梯过程中,每个楼道单元推选1-3名以党员为主的联络员,及时与社区沟通,着力解决一户不同意“难倒”一单元的电梯加装“梗”,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通过带动一批有号召力的居民骨干,新北区老旧小区改造“一人联十人、十人联百户”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