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已经全面进入消费降级时代,并且看不到逆转的希望

宏观层面自不必说,全世界经济都到达了疲软期,并且,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去年以前,国内三大购物平台是我手机里使用频率最高的APP之一,而今年,我已经很久没打开过它们了,为了节省手机内存,我甚至卸载了某多多。

消费降级我们的出路在哪(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全方位的消费降级)(1)

著名社会学家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一书中指出,进入后现代,我们正在从生产型社会转变为消费型社会,中国作为快步赶上全球化的一员,消费主义不可避免地蔓延到了这里。2019年和2020年时,知乎等论坛上还有很多人讨论年轻人被消费主义洗脑以及如何避免进入消费主义陷阱等话题,今年,这些话题全部消失匿迹。因为,即使被消费主义洗脑,在兜里没钱的情况下,也无法消费了。

消费降级我们的出路在哪(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全方位的消费降级)(2)

实际上,即使兜里有钱,消费意愿相比以往也大打折扣了。大家都捂紧口袋过日子,买的都是必需品,而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基本上选择不买。

衣服鞋子这些东西,能穿旧的就穿旧的,实在要买新的,就从最便宜的开始找。

疫情还让我们减少了外出,我们也渐渐习惯了宅在家里,购物中心变得不再有吸引力,今年去过一次市区的万达广场,冷清得像是世界末日的场景。上世纪70年代,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里形容的消费型社会,就是人群集聚到大型购物中心,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男女老幼的目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美剧《怪奇物语》,第三季里面就有这种场面的复刻。

消费降级我们的出路在哪(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全方位的消费降级)(3)

以前跟朋友同事隔三差五出去吃一顿,人均一两百,也丝毫不觉得贵,现在一个月也不会出去吃一顿,如果当地发生了疫情,可能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有个朋友做实体店生意,2021年在一个介于二三线之间的城市开了三家门店,在2022年都倒闭了,最后清算,不仅把以前赚的赔了进去,还负债300万。这种情况下,这位朋友还能消费得起吗?怕是以前开的是奥迪,现在开的是雅迪。

消费降级我们的出路在哪(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全方位的消费降级)(4)

大部分实体店在这三年里着实很难挣钱。

不过,市场上这么多行业,总会有赚钱的行业,比如2020年初时,造口罩的人就赚得盆满钵满,2022年,核酸产业链上的企业,利润翻倍上涨。但是,像旅游、影院等娱乐产业就是相反的境地了。

2022年,能够做到谨慎花钱是一种美德

有时候是不得不谨慎。

消费降级我们的出路在哪(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全方位的消费降级)(5)

出门旅游,在今年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想想滞留海南三亚的游客,出去即费钱,又时刻提心吊胆。

现在的日常通勤,开一次长途车,都得先心疼一波油费,不开车,骑共享电动车,也要考量一下那几块钱的骑车费。如果不急的话干脆走路回家,正好当做锻炼。

上班时每顿都在工作地方的食堂解决,遇到外出有事不能在食堂吃,就买泡面回家将就一下。

渐渐地发现,在生活困难的时候,原来什么都是可以将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