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全国助残日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辅助性就业公益助残活动在津举行。残疾人分享了就业带给个人和家庭的变化,在工作中大家感受到平等和价值,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

低收入残疾人就业帮扶(辅助性就业助力残疾人点亮新生活)(1)

  本次活动以“就业·触手可及的幸福”为主题,通过为在场爱心企业介绍辅助性就业国家政策,与爱心企业探讨残疾人就业新模式、新岗位,展示了辅助性就业的潜力和前景。

低收入残疾人就业帮扶(辅助性就业助力残疾人点亮新生活)(2)

  2020年天津市出台《天津市落实<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具体措施》,提出残疾人就业可以在辅助性就业机构从事适宜性劳动。今年4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出推动辅助性就业加快发展。辅助性就业成为助力残疾人就业的新亮点。

低收入残疾人就业帮扶(辅助性就业助力残疾人点亮新生活)(3)

  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李建存介绍,本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方式主要是在全市各个行政区建立残疾人阳光工场助残基地,残疾人在助残基地从事手工制作等劳动,并接受各种技能培训。通过这种方式,残疾人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劳动技能、生活能力,还能促进脑力康复,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从而更有尊严、更有质量地生活。截至目前,助残基地已覆盖到全市10个行政区,安置了近千余名残疾人到基地就业。

低收入残疾人就业帮扶(辅助性就业助力残疾人点亮新生活)(4)

  天津市爱众公益志愿服务中心是天津市首家开展辅助性就业的公益组织。开展业务3年来,在9个行政区设立了各具特色的助残基地,成为天津市辅助性就业机构的一张名片。天津市爱众公益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周围主任介绍,阳光工场有的侧重于简单的手工加工,有的以农业产品为主题,还有BIM、AR、网络设计、盲人按摩等多种形式。目前,爱众已累计培训残疾人560人次,直接完成就业安置400余人次,创业培训惠及600人次,帮助农村残疾人130余人。

  爱心企业纷纷表示,将为残疾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残疾人感受到平等和价值,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