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CT室 李依明,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肠道病变ct影像征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肠道病变ct影像征象(小肠CT成像在肠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肠道病变ct影像征象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CT室 李依明

小肠是人体进行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是消化系统中具有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化管道中最长的一段,在成人中长度可达5-7米。小肠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生的病变类型较多,包括肿瘤性、血管性疾病、炎症性、肠梗阻等疾病,容易引发腹痛症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小肠具有独特的生理解剖特点,相互重叠、迂曲冗长,临床症状不具备特异性,诊断困难,不易发现,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所以临床上针对小肠疾病的诊断难度较大。既往临床对小肠疾病常用检查方法包括超声、X线小肠钡剂造影及消化内镜等;超声定位较差,容易漏诊;X线小肠钡剂造影及消化内镜无法观察到肠腔外、肠道黏膜下、周围毗邻器官及淋巴结情况。常规腹部CT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肠管的大体形态、肠系膜及腹膜后的情况,但在肠道萎缩的情况下对肠壁、肠腔及粘膜皱襞显示不尽如人意。

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快速发展,小肠CT成像近年来逐渐广泛用于小肠疾病诊断,其具有准确率高、简便快捷等优势,能够减少呼吸伪影及运动伪影,并且能够观察到肠壁病变及其周围累及情况。

小肠CT成像检查是利用多层螺旋CT快速、薄层扫描,利用多种后处理功能可显示小肠腔内外、腹腔内实质脏器、腹膜后及腹腔内病变,更利于小肠疾病的诊断。 ①在小肠炎性病变中,可利用三维重建精确显示病变的节段性肠壁增厚及异常强化、肠腔狭窄等情况;②在小肠血管性疾病中可显示缺血的肠壁增厚、肠系膜动静脉栓塞等情况;③在出血性疾病中可通过异常强化灶或对比剂外渗等判断病变部位及血供来源;④在小肠肿瘤疾病中可清晰显示肿瘤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 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浸润、转移等;⑤在小肠梗阻性病变中,可明确梗阻部位、类型以及梗阻病因,如肠肿瘤、肠套叠、肠粘连、肠扭转、粪石等。

良好的肠道准备有利于小肠病变显示,为保障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检查前需要认真做好准备,具体准备步骤如下:

①检查前1日晚上清洁肠道;

②检查当日早上禁食;

③来CT室检查时,请携带药品山莨砻碱(654-2)10mg×1支,20%甘露醇250ml×1袋,交给CT室护士;

④将20%甘露醇250ml兑温开水约1250ml,配成等渗溶液约1500ml;

⑤多次喝完配好的等渗溶液:可先喝两杯,以后每间隔15分钟喝一杯,慢慢一口一口地喝,最后一杯喝完后10分钟左右可进行CT检查。喝水的目的是让小肠慢慢的充盈好,CT扫描后小肠的图像就非常清晰。千万不要猛喝,一是喝了不舒服,二是小肠充盈不好,病变不容易显示出来;

⑥检查前10分钟左右肌注山莨砻碱(654-2)10mg(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禁用!1)

⑦肌注山莨砻碱(654-2)1后、扫描前服温开水500ml左右。

进行小肠CT成像检查时,请注意听口令配合吸气和屏气。

由于检查前需要口服甘露醇配成的等渗溶液、肌注山莨砻碱(654-2),检查时需要注射碘对比剂,因而患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有甘露醇和碘对比剂严重过敏史、或患有不稳定哮喘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应避免进行小肠CT成像检查;因检查过程中需要接受放射线照射,新生儿、婴幼儿、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也应避免该检查。

总之,小肠CT成像是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准确性的小肠疾病检查方法,患者易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