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代的武将官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将军。诚然,大将军通常是武将之首,拥有非常显赫的地位。不过,在三国时期,大司马的地位,却要在大将军之上。比如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册封蒋琬为尚书令和大将军,到了公元238年,后主刘禅加封蒋琬为大司马。因此,大司马也成为蒋琬的最高官职。

东吴一共有几位丞相(东吴有八位大司马)(1)

再比如曹魏历史上,曹仁、曹休、曹真这三位宗室武将,就曾被加封为大司马,从而成为曹魏武将甚至百官之首。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东吴,历史上共有8位大司马。由此,东吴大司马的数量,明显超过了曹魏和蜀汉。

一、吕范

早在东汉末年,吕范避难至寿春,结识了当时在袁术手下效力的孙策,孙策认为吕范与众不同,以礼相待。于是吕范将自己的百余名门客交由孙策指令,自此跟从孙策。吕范之后跟随孙策攻破庐江郡,随军东渡长江,向江东地区进军。吕范率军在横江、当利一带击败扬州刺史刘繇的部将张英、于麋等人,南下攻陷至丹杨、湖孰,受领湖孰相。孙策攻克秣陵、曲阿后,收编了原下邳国相笮融及刘繇余部,增派给吕范兵士二千及马五十匹。此后,吕范出任宛陵县令,击败丹阳贼寇。回到吴郡后,升任都督。

东吴一共有几位丞相(东吴有八位大司马)(2)

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后,吕范继续辅佐孙权。公元228年,吕范被孙权册封为大司马。不过,在这一年,吕范就病逝了,这让孙权悲痛不已。黄龙元年(229年),孙权还都建业,途径吕范坟墓,仍忍不住悲呼:“子衡!”并为之泪流不止。回都之后,更下令以太牢之礼(古时天子祭祀社稷天地所用的大礼)祭祀吕范。

二、朱然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执掌大权后,朱然担任了县令、太尉等官职,加折冲校尉。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趁着关羽和曹操一方激烈较量的机会,朱然跟随吕蒙偷袭荆州,并斩杀了关羽。

公元221年,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亲自率军征讨东吴,朱然又跟随陆逊前去迎敌,并在夷陵之战击败了刘备。公元222年,朱然又成功抵挡了曹魏大军的进攻,也即为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246年,朱然被孙权册封为左大司马。赤乌十二年(249年)三月,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岁。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子施绩嗣。

东吴一共有几位丞相(东吴有八位大司马)(3)

三、全琮

全琮父亲全柔,汉灵帝时举为孝廉,补任尚书右丞。董卓之乱时,弃官归乡,扬州刺史辟为别驾从事,朝廷就诏拜全柔为会稽东部都尉。建安元年(196年),孙策进兵江东,全柔举兵归附孙策,孙策表全柔为丹杨都尉。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表孙权为车骑将军,孙权用全柔为长史,出任桂阳太守。

后来,孙权以全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命其讨灭山越。黄武四年(225年),孙权使全琮假节,领九江太守。公元229年,全琮担任卫将军等官职,并迎娶了孙权的长女孙鲁班。公元246年,全琮被册封为右大司马。公元249年,全琮病逝。

东吴一共有几位丞相(东吴有八位大司马)(4)

四、吕岱

吕岱(161年-256年10月21日),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省如皋市)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从此为江东效力。。建安十六年(211年),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获授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孙权进取长沙三郡,击降安成等四县,成功平定三郡。后讨平吴砀、袁龙叛乱,升为庐陵太守。

公元245年,陆逊去世后,吕岱开始镇守武昌。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后,孙亮即位,吕岱被册封为大司马。对于公元161年出生的吕岱,当时已经90多岁了,这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长寿的武将了。公元256年,吕岱病逝。

五、滕胤

滕胤(?-256年),字承嗣,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昌乐县)人。滕胤仪表堂堂,少时有节操,后娶公主为妻。孙权称王后,滕胤被封都亭侯。其后历任丹阳太守、吴郡太守、会稽太守。孙亮即位后,东吴先后被孙峻、孙綝兄弟所掌握。公元256年,滕胤被册封为大司马。不久之后,滕胤和吕据等人试图除掉孙綝,因为计划被提前泄露,滕胤在这一年丢掉了性命。

东吴一共有几位丞相(东吴有八位大司马)(5)

六、施绩

施绩原名朱绩,他的父亲朱然,曾担任东吴的左大司马。朱然原本名为施然,因为被朱治收留,从而改名为朱然。等到孙亮即位后,朱绩恢复了原来的姓氏,所以名为施绩。在三国后期,施绩长期镇守荆州地区。公元264年,孙皓即位后,施绩获得了左大司马这一官职。公元270年,施绩病逝。

七、丁奉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河南固始)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太元二年(252年),吴大帝孙权病逝,他的儿子孙亮继承帝位,丁奉被升为冠军将军,受封都亭侯。同年,魏国派遣诸葛诞、胡遵等人进攻东兴(今安徽巢县东南)。在东兴之战中,丁奉协助诸葛恪击败了曹魏大军,被册封为灭寇将军。

东吴一共有几位丞相(东吴有八位大司马)(6)

公元259年,孙休在位时,丁奉除掉了权臣孙綝,从而获得了大将军这一官职。永安六年(263年),魏国伐蜀,丁奉统军前往寿春,做出以攻魏来救援蜀汉的架势。不久,蜀汉灭亡,丁奉引军退回。公元264年,孙皓登基称帝后,丁奉被册封为右大司马。宝鼎三年(268年),孙皓命丁奉和诸葛靓一起进攻合肥(今属安徽)。丁奉采用离间之计,给西晋大将石苞写了封信,石苞果然从前线被调回。同年十一月,丁奉从芍陂进军,为西晋太尉司马望和安东将军司马骏击退。公元271年,丁奉去世。

东吴一共有几位丞相(东吴有八位大司马)(7)

八、陆抗

最后,陆抗是陆逊的儿子,虽然陆逊没有担任大司马这一官职,不过,陆逊为东吴立下的战功,显然是没有人可以相提并论的。而在陆逊去世,陆抗也成为东吴的中流砥柱。公元259年,陆抗镇守荆州地区。公元272年,陆抗在西陵之战中击败了西晋大军,推迟了东吴的灭亡时间。这场战役后,陆抗被孙皓册封为大司马和荆州牧。到了公元274年,陆抗去世,终年四十九岁。

对此,在笔者看来,陆抗去世后,丁奉、陆抗相继去世后,东吴显然没有什么名将了。公元279年十一月,司马炎调集了20万大军,以此进攻内忧外患的东吴。公元280年,西晋大军抵挡建业,孙皓选择投降,东吴正式灭亡,这也意味着三国时期的彻底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