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正史所有文章全部原创,从不搬运。内容源于史料,从不戏说。写作不易,认真写作更不易,希望您能关注本号。您轻轻一个关注,一个点击、一个赞、一个评论,就是对原创文字的最大支持!在此先谢!

历史上提到红颜祸水、女人误国的,估计都少不了妲己、褒姒、西施、杨玉环这几人。其中的褒姒,因为周幽王为博她一笑,还留下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被人嘲笑了几千年。具体事情这里就不说了,总之最后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褒姒被掳走,周平王继位后把首都往东迁到洛阳,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褒姒和周幽王的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1)

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故事插画

以前看这个故事时就想,那时各诸侯国都离周都城镐京很远,近的诸侯一来一回也要几天,远的更不用说了,而且出兵是大事,军队集结和粮草准备都需要时间。另外,各路诸侯也不会一起到,而应是先后到达。难道周幽王和褒姒点了烽火后,要在那等好多天,挨个笑每批到达的诸侯?而且这大军一到,刀光凛凛,杀气腾腾,这么肃杀的气氛,把人骗来还能笑得出来?又不是在剧院里看舞台表演。当然了,咱没能力质疑,想想毕竟林子大了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能发生,权且就当有这么回事吧。

褒姒和周幽王的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2)

周幽王死后,周平王东迁洛阳,东周开始

这个故事是记载在《史记.周本纪》里的,但是司马迁从哪来得来的故事素材就无从得知了。先秦史书本来就很少,也无从印证,直到“清华简”出现。2008年7月,清华某校友把从国外购买的2388枚战国竹简捐赠给清华大学,这批竹简就叫“清华简”,后经北大专家用碳14法测定竹简制作年代大约在战国中晚期。从已经释读出来的文字来看,竹简所记载的文字大部分都是历史上早已失传的先秦古书,史料价值非常巨大。

褒姒和周幽王的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3)

泡在特制药水里的清华竹简

其中有一部编年体史书《系年》,关于周幽王和褒姒的文字如下:“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

褒姒和周幽王的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4)

清华简中的算表为世界最早的计算器,已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原来,周幽王和褒姒生的伯盘派兵包围被驱逐到申国的周平王,但申国人没有交出周平王。这时曾人趁势联合西戎攻打幽王,幽王和伯盘都被灭了,西周也亡了。全文压根没提烽火戏诸侯的事。另外,上文里还提到部分诸侯同时立了周幽王的弟弟余臣为周携惠王,《系年》里后来交代这个周携惠王被晋文侯给杀了,而这个“周携惠王”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没提到。

褒姒和周幽王的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5)

部分清华简照片

还有,《史记.周本纪》说“(幽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是说申侯联合犬戎打败幽王,而《系年》记载是只有曾人(即缯人)联合西戎,看来申侯也被冤枉了。

因为清华简的写作是在战国中晚期,比司马迁的史记要早两百年,而且《系年》另外提到的周平王东征的细节、秦国最早的起源等等都是史记所没有记载的,史料价值相当高,内容应该要比史记相关的内容更可信。

褒姒和周幽王的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6)

清华简专家鉴定会

由此看来,幽王为让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事并不存在,褒姒和申侯女的皇后之争,伯盘和平王的王位之争,不过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宫斗剧罢了。历史就是这样,历史事件发生时一定只会有一种结果,但历史书里却可能有好几种不同的记载,到底哪种是真实的呢,这就是读历史的乐趣所在。

感谢您的阅读!

因为爱读历史……

所以我们目睹沧桑,我们经历辉煌……

所以我们胸有沟壑,我们处变不惊,我们谈笑风生……

和趣正史一起,去历史中结识千姿百态的人,去经历波澜壮阔的事……

希望您能关注本号、支持本号,您轻轻一个点击、一个赞、一个评论,就是对原创文字的最大支持!在此先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