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1)

宣讲嘉宾介绍:

王音,现任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研究三处处长,多年从事党史研究、宣传工作,先后参编《济南通史~现代卷》《中共济南地方党史二卷》《济南改革开放三十年》等十余部济南地方史正本,编著出版《济南城市近代化历程》《曙光照泉城-济南早期党组织》《中共济南地方图史》《铭记历史 烛照未来——济南抗战历史图集》等多部济南地方史研究专题,主创设计“中共山东党史陈列馆”“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等党史展陈,对中共党史和济南地方史有较深造诣。

各位网友: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泉城曙光——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何能在济南创建。

大家都知道,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参加会议有国内六个早期党组织创建城市: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和旅日的代表。作为国内最早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6个城市之一,济南也是山东共产党组织的发端地,很多人曾经问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何会在济南创建?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回顾,它既深受全国反帝反封建革命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深刻体现着济南地区社会变革孕育的必然结果。首先、近代济南从1904年自开商埠,同时胶济与津浦两路交汇,城市经济发展变革促成了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其次、作为山东省会,由近代教育与先进文化的传播所造就的新式知识分子汇集于此,救亡图存时代呐喊推动济南先进分子不断探索与实践。第三、经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逐渐与济南工人运动开始结合。最终、在北京、上海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影响帮助下,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应运而生。

下面我给大家谈一谈历史的细节:

(一)反帝爱国的历史呼唤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华大地山河破碎,国土沦丧。腐败的清政府在炮口下签订了数以百计的不平等条约。列强纷至沓来,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建厂开矿、修铁路、设银行,鲸吞豪夺物产资源,残酷盘剥廉价劳动力,社会民众生活在痛苦的深渊。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2)

列强瓜分中国时局图,为当时广东爱国人士谢瓒泰画。图中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蛇代表德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成为近代中国民族灾难和民众痛苦的根源。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消息振奋了山东革命党人。由山东同盟会组织推动,革命团体和部分新军大力支持,于11月13日在济南发起了“山东独立”。但由于革命党人过份依赖立宪派,没有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也没有动员民众。因此,当反动势力凭借军事力量进行复辟时,革命派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历时仅11天的“山东独立”不可避免地遭到失败。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3)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民国前期专横暴戾的军阀统治,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和痛苦。各派军阀之间为了巩固扩大势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进行着频繁的争夺与战争,使国家陷于长期的分裂动乱之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二)济南工人阶级的产生

20世纪末,济南仅有的机器工业企业是1875年创办的山东机器局。1904年5月,济南在国内首开内陆城市自主开埠之先河,6月,胶济线的全线通车,给作为终点站的济南带来极大的商机。随着火车的开通和商埠的开设,千年古城济南初步走出了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旧循环,开始向现代城市转变。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4)

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5)

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图

当时有识之士以振兴实业为救国要途。1905年创办的济南电灯公司,成为济南开埠后第一家民营企业。此后近代民族工商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济南电灯公司、泺源造纸厂、金启泰铁工厂、小清河轮船公司、宏济阿胶厂、火柴厂等一大批近代化新式企业的建立,引起生产关系的新变动。济南工人阶级迅速成长壮大,到1911年,济南市仅产业工人就已达到2000余人。

辛亥革命后,“振兴工商”“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不减。特别是1912年津浦路全线通车,与胶济路呈丁字形交汇于济南,到1919年前,济南新建工厂近百家,各类商户2000余家。城市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工人阶级队伍基本形成。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济南产业工人约20000余人,其他如建筑工人、手工业工人、店员等,也都有较快的发展。济南工人阶级初现规模,总数已达近4万人。成为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一支强大的有生力量。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6)

1919年创办的济南鲁丰纱厂男工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7)

1919年创办的济南鲁丰纱厂女工

(三)古城文化与思想的变革

伴随着近代社会变革,省会济南的近代教育体系开始建立,新式文化刊物、报业媒体逐渐出现,这些变革对社会意识、文化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社会各阶层中产生了趋新思变的精神推动力,史称“民智大开”。

1901年,在济南创办全国第一个省级高等学堂——省立山东大学堂,暨今天山东大学之前身。1902年,创办了山东师范馆。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新式教育在济南得到蓬勃发展,山东政法学堂、农林学堂、初级师范学堂、高等工业、商业、农业学堂等专业学校纷纷建立起来。新式学堂大幅地采用近代学校课程,也任用了不少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教师,使济南的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8)

民国初年齐鲁大学的中外教师共聚一室备课

新式传媒在济南应运而生,1903年最早的官办《济南汇报》发行;其后,全国第一份通俗文体报纸——《白话报》在济南创刊;1904年济南第一座博物馆——广智院开放;1907年商务印书馆在济南设立分馆;1909年新山东省图书馆落成……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9)

进入民国后,更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传媒对社会的重大影响,把报刊作为传播政治思想,针砭时弊的重要阵地。《新齐鲁公报》《大东日报》《山东时报》等近30余种报纸先后在济南创刊,推动着社会公众对时事的关注和近代民主思潮的兴起。

可以说,近代济南伴随着教育体制趋向成熟和社会文化变革发展,而出现的社会心理的接纳、价值取向的转移,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必须的社会氛围。

(四)山东民众的“五四新觉醒”

“一战”结束,中国名为战胜国却依然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巴黎和会上关于“山东问题”的交涉失败,具有切肤之痛的山东民众率先奋起,集会、请愿、抗议、通电等一系列抗争,成为全国反帝爱国运动的前奏。

4月20日,有数万人参加的山东国民请愿大会拉开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在济南南关演武厅广场召开的“山东国民请愿大会”,当时报道“城内外各街巷赴会场者,车马络绎,行人如蚁,途为之塞”。工人、学生、商人等各界代表30余人登台演说。大会分别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总统府、国务院等,明确表示“山东人民誓死抗争”。作为五四运动前全国最早的万人群众集会。北洋军阀政府收到济南召开国民请愿大会的消息后惊恐异常,急电巴黎和会代表对和约“未可轻于承认,宜再力争”。上海《时报》高度评价“鲁人之国民请愿大会,大有登高一呼风从云集之概”;北京《晨报》盛赞“当前千钧一发,正赖国人之督责抗争。设能举国一致,皆如山东人之热烈,众志成城,收效必大”,足见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推动和影响。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10)

济南四二〇国民请愿大会(油画)

5月2日,3000多工人群众在济南北岗子举行山东劳动界收回青岛演说大会,山东工人在五四运动前夕就开始走上了政治斗争舞台。

5月7日,济南“山东国耻纪念大会”上,各界群众泣血陈词,省立一师学生张兴三讲到激愤处,破指血书“良心救国”四个大字。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11)

5月7日“山东国耻纪念大会”上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张兴三当场咬破中指,血书“良心救国”四个大字。

5月29日,省立女师等多所女子学校的师生召开抵制日货大会。女师附小教师张惠贞,讲到个别奸商为一己私利,置民族利益于不顾,偷偷将国货商标贴在日货上继续出售时,悲愤地用剪刀剪破自己的手指,蘸血奋笔疾书“凭良心提倡国货,沥血诚泣告同胞”。披肝沥胆的爱国情力透纸背,“救国”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12)

附小教师张惠贞血书“凭良心提倡国货,沥血诚泣告同胞”

6月10日,济南商界全体罢市。19日,山东各界代表冒雨在新华门外请愿,要求政府收回山东主权。28日,在全国人民的爱国大潮中,中国专使未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后,山东还开展了怒砸卖国《昌言报》、反汉奸“马良祸鲁”、反对中日直接交涉等一系列斗争,省会济南成为全国五四运动发起最早、时间延续最长、社会各界参与最广、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

(五)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

济南地处京沪新文化南北传输要冲。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后的山东先进分子会集于此,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研究传播各种新文化、新思潮。大浪淘沙后,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成为他们的最终选择。1916年省立一中的学生王统照曾向《新青年》杂志写信,反映该杂志在山东学生中大受欢迎的情况,《新青年》给予了热情回复。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13)

在济南正谊中学传播的新青年刊物。

1919年10月,老同盟会员王乐平在济南天地坛街创办齐鲁通讯社并附设贩书部,次年迁至大布政司街20号,更名为“齐鲁书社”,经销全国各地的进步书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齐鲁书社成为山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窗口、凝聚马克思主义者的平台和阵地。省立一师学生王尽美、省立一中学生邓恩铭、山东工专学生王象午和济南育英中学教师王翔千等,经常到售书部购买和阅读进步书刊。他们在这里学习、研究各种新思潮,探索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道路和方法。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14)

济南齐鲁书社旧址(济南大布政司街20号)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15)

王乐平

1920年3月,李大钊等在北京大学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团体,也是最早系统向山东传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团体。以通讯会员身份加入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山东一共有六人。他们是济南的王尽美、李广义、烟台的李之龙、郭寿生、青岛胡信之和淄博李青山。

1920年夏秋之际,王尽美、邓恩铭等人秘密成立了“康米尼斯特(英文‘共产主义’音译)学会”。学会的成员主要有:省立一师学生王尽美、王志坚,省立一中学生邓恩铭、李祚周、王克捷,山东工专学生王象午等。这是济南第一个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1920年,王尽美在省立一师《泺源新刊》上发表了“我对于师范教育的根本怀疑”一文;邓恩铭在省立一中《灾民号》发表了“灾民的我见”。表明他们已经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社会。

在康米尼斯特学会的学习中,王尽美、邓恩铭等人“感觉共产主义在广大青年群众中的口胃暂时尚难消化,所以从实事求是上着想,另行组织了励新学会,以广泛吸引青年群众,参加研究革命理论”。为进一步将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1920年11月21日,王尽美、邓恩铭、王志坚、王象午等11人正式发起成立励新学会,会员随后扩大到19人,并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宣传新文化、新思潮。王尽美任主编,邓恩铭任学会庶务,总揽会务。励新学会及《励新》半月刊在研讨革命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建“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16)

励新刊物

(六)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

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进行组建中国共产党,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王尽美经罗章龙介绍,成为该会通讯会员。

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远东局派出由维经斯基、杨明斋等人组成的俄共小组来到中国,小组成员兼翻译杨明斋是山东人,1920年秋,途经济南与王乐平、王尽美等取得联系,对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起了促进作用。

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通过写信联系、派人指导或具体组织等方式,积极推动各地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其中,陈独秀函约王乐平“在济南组织共产党”。王乐平接到信后,推荐了王尽美和邓恩铭。

1921年春,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成员有王尽美、邓恩铭、王翔千等,主要活动地点在齐鲁书社。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17)

1921年5月,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大东报副刊上创办《济南劳动周刊》,办刊宣言“寻求光明、促进劳动者的觉悟”“提高劳动者的地位”“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济南劳动周刊》是中国的共产党组织创办最早的报刊之一,是山东第一份工人报刊。

津浦铁路济南机厂是当时济南最大的工厂,工人近2000名。从1921年夏起,王尽美、邓恩铭、王荷波等人先后到该厂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培养了一批工运骨干,并创办了山东第一个具有工会性质的工人组织——济南机厂工人俱乐部。

(七)参与建党光照千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大会最后一天在南湖红船上,代表们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成为20世纪中国划时代的里程碑,从此,载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引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从苦难走向辉煌。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18)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19)

在中共一大代表中,济南有其二,在国内6个早期共产党组织中,济南为其一。济南共产党组织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而十三位一大代表在此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面对坎坷苦难和生死考验,人生迥异。毛泽东、董必武,从南湖红船一路走来,最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王尽美(1925)、李汉俊(1927)、邓恩铭(1931)、何叔衡(1935)、陈潭秋(1943)为中国革命牺牲。在经历了革命考验的一大代表中,王尽美鞠躬尽瘁,邓恩铭视死如归,成为中国革命史册中永恒的丰碑。他们以生命赴使命、以鲜血铸忠诚,践行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这份极其宝贵、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砥砺奋进、坚定前行的永恒动力。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20)

王尽美(1898年—1925年),山东党组织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

王音泉城曙光(王音泉城曙光)(21)

邓恩铭(1901年—1931年),山东党组织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