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点击关注,持续收获好文

导语:电视剧《天道》是根据女作家豆豆创作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而成,是一本包含哲学、宗教、人性、商道于一体的上乘作品,2007年一经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豆瓣评分一路飙升至9.2分。

时至今日,对这部剧的研学已经成为互联网世界中一门专门的知识学派,吸引了大量有识之士的探索和研讨,从中衍生出当代人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一系列思考和领悟。在《毛选》系列解读之外我将开设一个新的系列,与大家共同持续研讨“《天道》思想”。

作者:晨哥原创

易经讲解天道的方法(天道十大高人系列之三)(1)

今天,正式进入神剧《天道》十大高人解读的前三甲。对于前三甲的排名我是反复斟酌的。依照前面的惯例,考量的标准是综合认知能力和布局能力,两重指标,如果不同意见,也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

谈及《天道》,就绕不开五台山论道。五台山论道可谓整部剧的转折点,五台山之前,所有故事都是铺垫,讲述了主角丁元英如何结束私募基金的运作,如何隐居古城,如何结识恋人芮小丹和古城一众小人物,又如何为“送一件”礼物决定在音响圈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很多人认为,仅仅为了送女人一件礼物,为了一个所谓的“奇迹”就在王庙村搞这么大一个项目,最终导致两个人死亡(林雨峰、刘冰),丁元英是卖弄才华,实在不值得。

其实只有读懂五台山论道,才能读懂丁元英创办格律诗公司和营建王庙村生产基地的真正原因。

丁元英隐居古城,深居简出,实际目的是深入研究和思考文化属性的问题。当他与芮小丹坠入爱河,也真正了解到芮小丹的才情和工作的危险性。他提醒晓丹应该辞职,从事文化属性相关的学习和职业,将对社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易经讲解天道的方法(天道十大高人系列之三)(2)

但是,这个提醒遭到芮小丹严词拒绝,这是唯一一次芮小丹对丁元英严词拒绝。这也让丁元英意识到,文化属性的观念,尽管直指人类社会运行的本质,但是却很难被固有的社会观念所接纳,很难被由儒家传统文化构建的认识体系所接受。

于是,丁元英借芮小丹向他索要一个“礼物”的机会,决定通过一场激烈的社会实验,向社会展现文化属性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也借此引发芮小丹的思考,促使她完成职业转型——只可惜,到后期,芮小丹思想已经发生转变,开始思考规划留学计划,她却意外牺牲了。

在计划之前,丁元英与韩楚风一道前来五台山,名义上是求个“心安”。这是五台山论道的缘起。丁元英为什么要求“心安”呢?他求到了吗?没弄明白这两个问题,是五台山论道的前提,这段也是很多观众表示故弄玄虚、看不懂的根本原因。

丁元英意识到王庙村扶贫要从乐圣公司化缘,可能对这个国产品牌造成不好的影响,也会引起社会上的争议和讨伐。但他认为如果这种讨论,能引导人们关注社会属性,那么乐圣公司的一点代价是值得了,但他的想法需要验证。

所以原文中,丁元英与智玄大师大论论述真经和悟道的话题,只是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就是道,而修行不能达到悟道和传道的效果,只有明悟才能让人悟道、明道,产生觉知。这就是丁元英不惜背负骂名,掀起风浪的原因。

智玄大师听出了丁元英的意思,对丁元英的评价是:“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并修改了丁元英投石问路的诗。

悟道·丁元英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

悟道·智玄大师

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死一枯荣,皆是因缘注定。

丁元英借诗表达空性,但过于偏激,虽然丁元英也懂不昧因果这个理,但因其我慢重,身中有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还有一分痞气。写的诗和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已经有以空昧因果的味道,也缺少慈悲本怀!在书中最后林雨峰的自杀,丁无疑是有责任的。

而缘起性空的中观正见,是不落有边,亦不落空边的。菩萨证悟空性,也是以慈悲本怀,随缘广度众生的。一般人去读丁的诗,易落入以空破一切,一切无所有的断灭空,所以智玄法师要改回来,回到不昧因果,缘起性空的正见,和尊重正法,踏实修行的行持上,这既是对丁云英的规劝,也是以免其他人读这诗把握不好,产生错误的见解和因果。

不过,从开悟众生的角度,智玄大师还是同意了丁元英的做法,也即给了丁元英“安心”,从这点开,智玄大师虽是方外之人,但并非顽固不化。但从思想境界更胜丁元英,只是他没有参与凡尘俗务,也就谈不上实际操盘布局。因此,笔者将其屈居第三。

易经讲解天道的方法(天道十大高人系列之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