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综合体的专业研究机构——觅思研究院发布了一份不完全调查,分为教育综合体分布区域与创办人来源,发现61%的教育综合体都来自教育培训机构做从业者。

少儿教育综合体(的教育综合体创办方是培训机构)(1)

教育综合体分布区域调查图

少儿教育综合体(的教育综合体创办方是培训机构)(2)

创办人来源调查图

作为教育培训行业的新物种,教育综合体从五年前的自发探索,到今天的蔚然成风,这期间,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繁荣,还真的是大势所趋?

少儿教育综合体(的教育综合体创办方是培训机构)(3)

五年后的这场教育综合体的节点会议会给出一个阶段性答案。

五年前,培训机构还在高歌猛进,但房租与招生的压力已经愈来愈大,而无序发展的商业地产的压力也在增大,但因为培训机构的利润还比较高,商业地产虽然压力大但却看不上小体量的教培行业,于是,只有一部分先知先觉者在进行探索,而投资者也多数为外行,并非为业内。

(青岛乐文汇,最早的教育综合体雏形,

其创始人侯冰也在2014年十届年会分享经验)

少儿教育综合体(的教育综合体创办方是培训机构)(4)

在中国教育综合体的发展历程中,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梁树林,四川分盟的主席,也是西南教育综合体的开创人,在大连年会上听完分享,立即订机票与我飞了青岛,回去后不久,就相邀各方人士汇集成都,看场地、做设计。2015年9月,西南第一家教育综合体就开业了。

少儿教育综合体(的教育综合体创办方是培训机构)(5)

少儿教育综合体(的教育综合体创办方是培训机构)(6)

不到一个月,另外一个标志性出现,新东方的教育综合体项目——百学汇开业,俞敏洪老师亲自主持开业,可见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当时来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

少儿教育综合体(的教育综合体创办方是培训机构)(7)

五年过去了,教育综合体发展愈来愈多,随着培训机构的房租和招生数量愈涨愈高,城市商业物业的闲置率愈来愈高,两者之间的互补优势愈来愈明显,感情愈来愈炽热,再加上2018年始的新政整顿风波,对办学环境要求提升,更成为点燃“教育综合体热”的导火线。

少儿教育综合体(的教育综合体创办方是培训机构)(8)

虽然教育综合体发展迅速,但运营模式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处在亏损或薄利边缘。招生不足、管理遇阻、续费堪忧、资金压力大、模式复制难…如一位综合体老板向我开玩笑:“最初觉得教育综合体是块肥肉,既能赚地产商的钱,又能赚培训机构的钱,结果一口咬下去,满口是血”,道不出的心酸。就笔者所走访过的机构,大概有在以下问题:

少儿教育综合体(的教育综合体创办方是培训机构)(9)

未来教育综合体发展路径有几种?从笔者的观察来看,未来教育综合体在功能上满足以下五种需求:

少儿教育综合体(的教育综合体创办方是培训机构)(10)

因此,要做好综合体,首先要完成系统思考,从上述几类参与主体的根本需求着手,精心设计和打造整体的制度流程与每个交易细节。因此,2019年的 Z100教育综合体百人会专场,就要从这些方面来解决问题:

一位是原新东方百学汇的王立,分享教育综合体的标准化管理流程打造,这位曾经的百学汇总裁,在离开这个岗位后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流程,才能把教育培训行业打造成如商超一样,支持起大面积、大体量的教育综合体运营? 相信这位复出教育综合体领域的高人,会给大家不一样的打法;

一位是冠培教育广场的梁树林,从教育综合体的创始人到今天的三个教育综合体的掌门人,他经历了地方性品牌以小搏大、抱团发展做教育综合体的所有坑,物业矛盾、商户违约等。近五年的历练,让他从坑中一次次再次奋起,是我们区域品牌发起做教育综合体的模范;

一位是南京正人学院的关吉柱,艺术家气质,做第一家综合体就大获全胜,获得资本加持,政府奖励,随后开始规模化运营,里面有成功经验,也有坎坷心酸,与大家分享最真实的艺术综合体的打法;

一位是来自蓝源资本的武军,这位从资本圈切入教育综合体的先驱者,从投资人变成幕后操盘人,在浙江金华与地产联手做起了全国最气派的综合体——第三学府,尔后又进军河南再开一城,在不熟悉教培业务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又从另外一个纬度审视教育综合体未来的趋势与价值;

还有一位神秘嘉宾,可以说不仅是国内教育综合体创意的发起者,更是各种教育综合体模式的研究者,其经验与教训更是令震耳发聩。

少儿教育综合体(的教育综合体创办方是培训机构)(11)

教育综合体这五年,跟风者众,成功者少,61%教育综合体掌门人是教培人,也是情理之中,因为教育综合体的属性还是培训教育。但为什么成功寥寥?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做一家教育培训机构需要精明头脑,而做教育综合体必须兼备实力与情怀,一方面坚持利他共赢,维护多方的互信协作机制,建立与标准化流程打造,同时又能做好资源整合,提供优质优价(高坪效)的教学产品与服务,才能在未来的教育培训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