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贺建

历史上,有些人因为一首歌或者因为一篇著作而名垂青史,如荆轲,如桓宽。

桓宽,字次公,汉代上蔡人,治《公羊春秋》。宣帝时举为郎,后官至庐江太守丞。其知识广博,善为文。著有《盐铁论》六十篇。

一马拒西凉单刀退辽东(洋洋万言留名青史)(1)

栗东旭绘。

桓宽在历史上的记载非常少,以至于后世人看到桓宽的资料不过是简单的介绍和著作的介绍,除此之外,桓宽的家庭、桓宽的生卒年等信息都没有记载。这也许是因为在战乱频发的年代,史官们对于一些实际的记载也难免有疏忽。

《盐铁论》之所以流传于世,一个原因是这本著作在盐铁方面的价值,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本著作里面富含了太多当时的思想和一些风土人情,具有非常深远的研究价值,是史学家的最爱。

汉代历史上有三次重要的会议:第一次是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在京都长安召开的盐铁会议,第二次是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在长安未央宫北召开的石渠阁会议,第三次是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在洛阳召开的白虎观会议。这三次会议的记录经过整理出了三本书,即《盐铁论》《石渠论》《白虎通义》。

《盐铁论》是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昭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

昭帝时,下诏将各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人士聚集京城,调查民间疾苦。这次聚会上,贤良文学们请求废除盐、铁和酒的官府专营,并取消均输官。这次会议,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政府一方,与以贤良文学为代表的民间一方,互相辩论得非常激烈,它实际上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均输和平准是汉武帝时期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和调剂物价的两种措施,均输就是在各地设置均输官,负责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地方应交纳的贡物,折合成钱交给均输官,均输官再在各地之间贱买贵卖,调节物价,同时也为国家增加了收入。平准则是官府负责京师和大城市的平抑物价工作,贱时国家收买,贵时国家抛售,抑制奸商的投机倒把行为,稳定物价。

桓宽的思想和贤良文学人士相同,所以书中不免有对桑弘羊的批评之词。书中语言很精练,对各方的记述也很生动,为现代人再现了当时的情况。

书名虽为《盐铁论》,但会议争论的内容,远远超出了盐铁问题本身,而是对汉兴以来在政治、经济及外交思想文化各个领域方针政策得失利弊的总结。

书的首篇《本议第一》围绕着对盐铁官营“罢”与“不罢”这一中心问题展开辩论,剩余诸篇就农业、铸钱、边防、贫困、治学、用人、尊道、孝养、财利、时弊、水旱、和亲等有关问题的施政得失进行了广泛论辩,成为一部前所未有的综合性巨著。

全文洋洋洒洒数万言,辩论双方的神态虽无多少描写,但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对话,使读者感受到人物的禀性,以桑弘羊、田千秋为代表的大夫一方,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坚决奉行以法治国的新经济政策,认为“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场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如果罢黜,则会“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因而是“亏边用,损武略”的糊涂之见。

而以文学、贤良为代表的另一方则从百姓疾苦考虑,认为实行盐铁官营等政策是“与民争利”,造成“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的后果,许多人舍务农之本而逐经商之末,这样就损害了儒家的教规。他们认为应采取“贵以德而贱用兵”之策,只要“行仁政”便会“无敌于天下”。于是,施行“法治”还是施行“礼治仁治”就成为辩论双方争论的实质。

桓宽不惜笔墨刻画了政治家桑弘羊的风度。身为御史大夫的桑弘羊不畏群儒的攻击,以纯朴务实的态度陈述各种政策的益处,并严厉抨击对方的迂腐,说他们“不耕而食,不蚕而衣,巧伪良民,夺农妨政”等,这些反驳的言辞,体现了一位政治家、实干家的远见卓识。

总之,本书善于运用对话的形式,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全书通篇采用的是对话体。这种手法是先秦诸子散文中语录体的继承和发展,其特点是语言具有个性化特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桓宽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通过人物语言运用中句式的语气、停顿、节奏等一系列变化,避免了行文的呆板与单调,如聆听人物口吻,如见人物情态。辩论双方或直抒胸臆,无所顾忌,或以古喻今,以物喻人;忽而反诘质疑,忽而冷笑以对;有时以对句出现,有时则散整相间。读来朗朗上口,妙趣无穷。

《盐铁论》里面有不少名言警句,有后人就总结出了《盐铁论》十大金句:谋及下者无失策,举及众者无顿功;满而不溢,泰而不骄;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至美素璞,物莫能饰也。

其实,书中并不仅仅是只有这十句金句,还有不少句子即使放在今天也还有启发意义。如,“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意为聪明的人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行事策略,智慧的人会随着事情的不同而改变处理问题的方法。像这样的句子《盐铁论》还有很多。

细细读《盐铁论》,还能了解到过去古人的生活状况。《盐铁论》中就有一段这样的记载:“饰几杖,修樽俎,为宾,非为主也。”在举行宴会前,主人通常要打扫房屋,清洗宴饮器具,以示对来宾的尊敬。在宴会开始前,主人要在门前迎接客人,然后“揖让而升”,否则就会被人认为是失礼。

如此看来,《盐铁论》还是一扇窗子,透过它,可以回望强大的西汉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