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念初三,一位车卖冰棍的老太太,在家门口向父亲讨教一个字的读音。

教导有方诲人不倦(为人师表诲人不倦)(1)

他恭敬地称父亲为老师,我顿然觉得父亲形象异常高大,幼小心灵种下了想当老师的种子。父亲是一名报人,在会馆里义务担任文教职务,跟在他身边,经常感受到文化人被尊敬的氛围。那是60年代初,岛国还处在动乱的年代。

懂事读书,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到大学,很幸运的得到好多师长的教诲,从每一位师长身上学习了为人师表的道理。有者温文儒雅,有者气概豪迈,有者循循善诱,有者当头棒喝,有者正义凛然,有者稳若泰山。

多年以后老师们所教的内容,没记得多少,倒还得七七八八,留下的竟然是老师们做人的气度,人格与人品。

身教原来比言教还来得给力啊。

教导有方诲人不倦(为人师表诲人不倦)(2)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么多父辈的护航,小舟从此离开港湾,航向大海。

大学将毕业,等成绩的那段时间,到公教初院当华文代课老师,面对一班年龄比我小不了多少的初院学生,总觉得自己不够老成,没个老师样子。虽然风情张不了日,霸气横不了秋,也总算当了老师。

大学毕业后,在音乐机构上班,每周义务到新加坡老人活动联会教导合唱,写了一首名为《乐龄乡》的歌给这支百人合唱团,如今乐龄二字传遍海内外,问起乐龄何解,回答都是快乐的年龄,童年也是快乐的年龄啊,那其实是“乐享高龄”的意思。

当年我26岁,合唱团员最年轻者55,年纪最大的85。85岁的老先生,想必是读过私塾,遇到我务必行个90度的尊师鞠躬礼。年长你一甲子的老先生给你行礼,心情复杂,好想给他下跪说:“老先生不必如此大礼,折煞小生也。”

回头一想,他老先生85高龄,在重温当学生的乐趣,何必扫他的兴,于是就接受了他的行礼,又得装个老气横秋的老师范儿,对他点头示意,给予赞许的眼神。老先生顿然乐不可支!笑得像一朵向日葵!

教导有方诲人不倦(为人师表诲人不倦)(3)

那一刹那,我明白了活到老学到老,让人多么的快乐!原来我的每一位学生都是我的老师!

师生有缘,生死相随。

今生何幸,互为人师。

教导有方诲人不倦(为人师表诲人不倦)(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