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寒冷,不少女性也因手脚冰凉的问题而感到烦恼。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最难熬,要是不用热水袋或是暖宝宝的话,睡一个晚上脚都热不起来,甚至稍微吃点生冷食物就胃部不适,总感觉不消化还腹胀、反胃。为什么有些人经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状况?

手脚冰凉阳气不足(手脚常年冰凉睡不着)(1)

从西医上说,人体的基础代谢率较低、血液储备能力降低、末梢循环不好、体温调节不佳等都可能让人感到手脚冰凉。而女孩子的支配末梢血管的神经比男性更为敏感,当周围环境温度下降时,手脚血管便会迅速收缩,于是局部的温度随之下降,感觉手脚冰冷。还有女性血压也通常低于男性,遭遇寒冷或压力时,血液会更多地流向心脏等主要脏器,手脚等远处则可能被冷落,以致会觉得很冷。

中医把手脚冰凉称为四肢厥逆,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阳虚所致。从中医来分析,阳主温煦,脾主四肢。若脾阳旺盛,则四肢阳气宣通,自然不会手脚冰冷,若脾阳不足,四肢末梢得不到阳气的温煦,则会出现手脚发凉的现象。而且,脾阳越虚,手脚冰冷的程度越重。再者,五脏六腑皆有阳气,若脏腑功能失调,往往会出现体质的阳虚。一般来说,素体阳虚之人,往往手脚冰冷,而不一定是脾阳虚。比如,肾阳虚和心阳虚的人,阳气不足以温通四肢末端,亦会导致手脚冰冷。

手脚冰凉阳气不足(手脚常年冰凉睡不着)(2)

而女性属于阴寒体质,不可食用大量凉食,如过多食用,体内就会有阴气侵袭,进而消耗阳气。阳气具有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气化温养等功能作用,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调和功能,转化为血液的生成及废物的排泄,女人一旦阳气不足,便会出现脾失健运,营血生化机能减退,轻则出现阴血不足,重则导致经脉瘀滞、孳生痰湿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

手脚冰凉阳气不足(手脚常年冰凉睡不着)(3)

阳气亏损,内有寒邪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决定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乃至死亡的重要基础。其来源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前者来自于父母,后者则通过胃腐脾化吸收食物中的精微转化而来。一般人的正常机体运转、情绪波动、工作、适应气温变化及修复身体创伤等各项活动都需要消耗阳气。

而脚底是人体血气循环的末端,如血气不足,首先出现供应短缺,寒气便借此机会入侵,诱发病因。人体是阴血和阳气平衡的整体,阴平阳秘则机体健硕,如两者有任何一方下降,人就会有不良反应,怕冷即为“阳虚生内寒”的结果。

手脚冰凉阳气不足(手脚常年冰凉睡不着)(4)

营血亏虚,血脉不通

除了阳虚之外,营血亏虚也会导致四肢发冷。营血亏虚可简单理解为血虚,它代表身体没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去发挥滋养、灌溉的功能。营不足,何以谈养,所以身体的各项功能和表现都会打折扣,远端末梢的手脚难以得到供给,本应该温暖的手脚,难免冷若冰霜。而血脉中的营血不足,还会导致气血瘀滞的发生。这就跟河道中河水太少,流动力不足,泥沙容易淤积是一个道理。血虚不是一时半会出现的,要想得到充分地补养,也不应求效心切。

症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不爱动、健忘、心悸心慌、嘴唇、指甲淡白、面色虚白而没有光泽、例假持续时间短,经量少,颜色淡。

手脚冰凉阳气不足(手脚常年冰凉睡不着)(5)

肝气不舒,气血受阻

有些人在情绪波动、心里紧张时,同样会手脚冰凉,甚至冒冷汗。很多人受手脚冰凉困扰与情绪相关。一方面,这些人的情绪情感总是得不到及时的疏泄、宣发,肝气不舒,体内的「道路」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气血自然难以到达远端的手脚末梢去温养。另一方面,人在受到情感、心理上的伤害时,身体做出本能反应,调动分散各处的气血,回归中央去护卫脏腑,故而牺牲了末梢手足的气血供养。

手脚冰凉阳气不足(手脚常年冰凉睡不着)(6)

辨证论治,“治”“调”并存

乐启生中医团队认为,手足位于人体之末端,阳气不易到达,因此阳气不足更易出现手足发冷发凉,阳气推动、温煦无力则气血运行迟滞,故见舌质淡紫,舌下瘀筋明显,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治宜补助阳气、温中散寒,在遣方用药中,应重视方药之间的阴阳平衡,寓补气温阳之品,配以养血滋阴之物;同时配以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补后天之本,益气而温阳;此外重视个体差异,配以疏肝解郁、活血通络之药,体现三因治宜辨证论治之思想。

此外,手脚冰冷大多是阳虚体质所致,因此除了中药汤剂之外,也可时使用膏方进行长期调理。膏方对于人体属于滋补类药剂,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精气储备以及维持阴阳平衡的作用。冬季时节服用补肾的膏方以治肾为根本,伍以健脾,协调阴阳,从而调节脏腑气血功能,改善四肢冰冷,维持脏腑平衡以及增强免疫功能等,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方法。

手脚冰凉阳气不足(手脚常年冰凉睡不着)(7)

病例分析

谭女士,25岁,2020年11月27日初诊,因“手足冰凉8年,头昏1年”之主诉来诊,曾在某医院检查临床各项指标无异常,曾服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等益气、温肾之中药治疗,间或好转。既往体健,现产后1年,月经正常,无痛经等不适。夏季需着厚衣,冬季怕冷更甚,尤其夜晚睡眠,手足冰凉难以入睡,需要穿厚袜,使用热水袋方能安眠,平素自觉疲乏无力,手足发冷,咽干,眠差,易醒,梦多,大便干,2~3日一行,夜尿多,每晚3~4次;

中医诊断为肢厥,辨证属于脾肾阳虚,治则以补益脾肾,处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熟地黄、山药、山萸肉、鹿角胶(烊化)、枸杞子、菟丝子等药材,共14剂。

二诊:服药后诸症好转,因出差在外,未再服药治疗,四肢发凉等诸症再次复发,症状如前,咽干、纳差好转,头昏减轻。查体:手足触诊冰凉感,夜尿3~4次,舌淡紫苔薄白,舌下瘀筋明显,脉沉细。上方调整后再服4剂,煎服之法如前。

三诊:服药后手足凉改善,身着厚衣已明显减少,自诉手足温暖,睡觉时偶感手足发凉,入睡时不需穿袜,睡眠好转,后对原方进行调理,巩固疗效,并开具膏方,以温阳健脾益肾,并嘱咐长期服用。

治疗至今,诉手脚冰凉感基本改善,即便冬天,只要适当保暖,也无四肢寒冷的症状。

手脚冰凉阳气不足(手脚常年冰凉睡不着)(8)

最后需要强调,许多手脚冰冷的患者,往往会选择通过食用补品调理身体,但中医药膳的最基本原则是辨证的,哪怕是平和的补药,如不对症或不适合体质,不但无效,反而会适得其反。中医常讲,“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部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因此,切记不可随意服用药物或者使用偏方,应该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