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表彰会上,绵阳第四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更令人欣喜的是,绵阳复查成绩排名全国地级市第六,并被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

创建文明城市 绵阳(绵阳这样擦亮全国文明城市)(1)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展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文明理念扎根绵州大地,绽放绚丽之花的动人风貌;记录了绵州儿女与文明同行,争做新时代文明践行者的坚实步伐。

10年奋斗,绵阳一步一个台阶。绵阳自2011年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到保持这一殊荣“四连冠”,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下,见证着绵阳从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

3年一场大考,绵阳人从容应答。2018年开启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绵阳人追求文明的脚步一刻也未停歇,文明已成为内化于心的本能,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中。

创建文明城市 绵阳(绵阳这样擦亮全国文明城市)(2)

“四连冠”,这张熠熠闪光的“文明答卷”,背后是一座城市的坚守、追求与拼搏↓

精神文明建设标注绵阳城市精神坐标

绵阳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持续深化。

创建文明城市 绵阳(绵阳这样擦亮全国文明城市)(3)

公益广告遍布大街小巷。绵阳把公益广告刊播作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打造了江油市积善园、涪城区核心价值观一条街、兴力达志愿文化广场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58个。

创建文明城市 绵阳(绵阳这样擦亮全国文明城市)(4)

引导未成年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一系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新时代“雷锋”焕发绵阳人民道德群力

从行走在风口浪尖的“白衣天使”到普通的外卖小哥,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用平凡事温暖着整座城。

创建文明城市 绵阳(绵阳这样擦亮全国文明城市)(5)

据统计,近年来,绵阳推荐的于敏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刘绍英、张信威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7人评为四川省道德模范,149人评为市级道德模范,23人当选中国好人,70人被评为“感动绵阳人物”、70人被评为“最美绵阳人”。“绵阳好人”现象受到全国关注。

创建文明城市 绵阳(绵阳这样擦亮全国文明城市)(6)

志愿者服务诠释绵阳人民爱心善举

有人奋斗在抗疫一线,有人坚守在脱贫攻坚“战场”。遍布绵州大地、轰轰烈烈开展的志愿者服务,将学雷锋做好事从单一的口号实实在在地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和常态。

创建文明城市 绵阳(绵阳这样擦亮全国文明城市)(7)

目前,绵阳共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7762个,注册志愿者达到91.34万余名,成立了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建立公共场所志愿服务站(点)300余个、志愿服务基地30个、志愿服务广场14个,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的有效对接,扩大了志愿服务在基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县域为整体,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位,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目前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实践所75个、实践站895个、实践点515个。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构筑绵阳文明新阵地

为给广大群众精心“配餐”,绵阳推出让群众来“点菜”,志愿服务小分队点对点“上餐”,打通教育引导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着力在体现地方特色上建专业队伍,指导各地和各志愿服务大队针对群众实际需要,实现中心、站、所每年有计划、每季有主题、每月有重点、每周有活动,并突出主题特色,打造“一站一品牌、一所一特色”。

文明创建活动创造绵阳人民美好生活

绵阳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让城市品质不断得到提升和优化。城区完成生态绿道建设71公里,绿化道路246公里,建成海棠园、引凤园等11处街头游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好去处。

创建文明城市 绵阳(绵阳这样擦亮全国文明城市)(8)

绵阳从文明细胞建设着手,提升村民文明素质,让乡风文明美起来。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国文明村镇22个。

发展中的绵阳,行进中的文明。相信全市上下一起努力,会让文明之花在绵州大地上绽放地更加璀璨!

(李伟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若雪/文 视觉绵阳资料图)

编辑:谭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