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最好的书法欣赏(真正无愧于姜昆为他题写的四个字)(1)

2017年4月26日,87岁的刘嘉昌老师因病与世长辞,谨以此文略表哀思。

知道刘嘉昌的名字,是一个很偶然的机缘。那还是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一天下午,电台播放他演唱的梅花大鼓《宝玉劝黛玉》的静场录音,那古朴典雅、韵味悠扬的唱腔,一下子就深深吸引了我。由此便记住了刘嘉昌的名字。

嘉老晚年的演出,我到现场看过的次数并不多,当然也不能算少。2005年在南大演出《指日高升》时,我还在上高中,错过有情可原。而他2008年在乐海茶社演出《黛玉悲秋》之际,我当时正可以到现场观看,而竟也交臂失之,事后想来,这是一个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

这几年,嘉老所唱的金派梅花大鼓,以《鸿雁捎书》、《目连僧救母》看过的次数最多,我在现场各看过两次,《指日高升》、《黛玉悲秋》各一次。嘉老的金派梅花大鼓,得自名票周麟阁的亲传,无论是鼓板和唱腔、伴奏,都与现在曲艺舞台上流行的梅花大鼓风格迥异。现在听上去,反倒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金派梅花大鼓,这些年复兴于曲坛,实在与嘉老的努力密不可分。

嘉老的演唱,无论是单弦,亦或梅花大鼓,都有一种文雅的气质蕴含在唱腔之中,这是他个人独具的艺术特色。当然这与他出身书香门第,一生又从事教学工作有很密切的关系(嘉老的本职工作是天津21中学高级化学教师)。尽管对于曲艺属于业余爱好,但是嘉老幼年在荣、周二老的严格要求下,除潜心钻研曲艺演唱之外,对曲艺音乐的伴奏也游刃有余,熟练掌握三弦、四胡等各种乐器的演奏,到老来,还经常为学生操弦伴奏。单弦名家张伯扬晚年在电台录制的《断臂说书》,即为嘉老担任伴奏,这段录音也是领略嘉老三弦技艺的珍贵资料。

2016年6月14日,86岁高龄的刘嘉昌老师在南开文化宫,演出了《黛玉悲秋》的片段。此时,他已经四年没有登台演出过了。这次,我当然再不能错过欣赏的机会,特意赶到现场去观看。那天嘉老虽然只唱了短短的六句,但是效果却格外的精彩,伴奏也十分得力。演出之后,我到后台去请嘉老签字留念,先生兴致很不错,特别有一段花絮,他亲笔所写的签字,“刘嘉昌”,后面是16、6、14,下午3点20分,签字精确到具体钟点的,在一般人很少见到,这也可能是嘉老几十年从事化学教学所养成的习惯。

姜昆最好的书法欣赏(真正无愧于姜昆为他题写的四个字)(2)

嘉老从教几十年,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在他演出的时候,台下经常有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说曾经当过他的学生。台下的嘉老举止颇有学者风范,台上的嘉老演唱具有书卷气。不但演唱《红楼》、《聊斋》的曲目如此,即便演唱《王二姐思夫》、《老妈上京》等市井风俗节目,他也能唱出独有的文化内涵来。可以说,嘉老的艺术,真正无愧于姜昆为他题写的四个字:“雅韵清歌”。

文:九龙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