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生接受教育与学习情况(受教育的第一步)(1)

育邻梦

网友提问:中小学老师讲课水平有限,为什么不允许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拓展学习相互交流?

回复:受教育的第一步:入乡随俗 。每个人都只能更具既有生活经验与同伴做信息沟通,无论老师教学水平高低,他们都只能根据教材和个人生活经验引导孩子们学习成长。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意思是:“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 生长周期 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进化出成体系抽象社会文明成果的高等级哺乳动物。

同伴相遇如何彼此问候、社群中何以区分长幼排位优先次序、生产劳动过程中如何分工&协作、现代人类社会分工&协作过程中如何界定私有权益与公有权益......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底层架构就是群体分工&协作规则。人类个体生命旅程犹如一程没有统一起点、行程和终点的单程马拉松,没有人能够预知自己生命中的下一步将会前往何方,更没有孩子知晓自己今天要为明天适应人类社会生活准备哪些干粮。

《警世贤文·勤奋篇》:“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到经过才知难。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智能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

乡村学生接受教育与学习情况(受教育的第一步)(2)

学生进入校园的首要任务就是遵守课堂纪律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到经过才知难

教育,人类引导、辅助子女长大成年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文明得以世代传承的核心抓手,是每个人出生之后习得基本生存技能的根本保障,是纾困现代家庭解决生育“后顾之忧”的坚强后盾。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就是:借助人类今天业已成熟的智慧成果,引导孩子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赋予他们独立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

教育工作就如同要求孩子晴天带雨伞、饭饱的时候带干粮、夏热之时带棉衣、健康之时打疫苗......被要求长时间规律学习那些不见收益的知识,本质上就违背人类追求自由&舒适生活的基本行为逻辑。因此,严格纪律约束是教育辅助孩子快速成长过程中绝对的“控制性工程”,家长、老师培养孩子的第一要务就是成长行为监督,比如家长监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行为要符合社会大众礼仪、老师监督孩子遵守课堂纪律&认真理解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职责就是监督孩子-防止他们学坏。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有教学规章制度......课堂属于集中教学场所,基础就是要求所有同学调到统一频道、接受统一的学科文化知识,课堂教学必须保正知识信息具备准确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假设学校课堂允许孩子带手机查阅所谓的学习资料,那么谁又能保证孩子一定会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谁有能保证每个孩子的魂都不被虚拟电玩/短视频/无聊直播勾走呢?

入乡随俗:

《六度集经·之裸国经》。故事大意:很久以前,有一个地方,人们都裸露着身体,所以,这个地方人称“裸乡”或“裸国”。

一次,兄弟二人去裸乡经商。

弟弟说:“福德很大的人衣食充足;而福德小的人,则衣匮粮缺。今日我们来到了裸乡,这里没有佛法,是道德比较落后的地方。我们前往这里,和他们交流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入乡随俗(原文作‘入国随俗’),进退要遵循对方的规矩。和他们相处时,心态要柔和,语言要谦虚。只有匿慧扬愚,才能不枉此行啊。”

哥哥说:“礼教不可亏。我怎么会因为他们裸身,就放弃我的礼教呢?”

弟弟说:“这样做并没有破坏我们的礼教道德啊!因为我们的内心是正的。这就像黄金外表涂了一层铜一样。再说,这仅是权宜之计。我们还是一起进去吧!”

哥哥说:“还是你先进去看一下,之后回来告诉我具体情况。”

弟弟答应了。十天后,弟弟返回来告诉哥哥:“必须要遵循当地的习俗。”

哥哥听后勃然大怒:“畜生!这哪还像人啊!你这样做,我偏不这么做!”

于是弟弟又回到裸乡。他随从于那里的风俗,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国王很喜欢他,国民也非常敬重他。国王以高价购买他的商品。哥哥乘着车也来到了裸乡,但他执意坚持礼教,指责当地人这里不对,那里不行,违背了民心。国王非常生气,国民也特别讨厌他。有人还抢了他的商品,赶他出国。后经弟弟求情,才免于更大灾难。二人辞别裸乡的时候,裸乡的人民夹道欢送弟弟,却痛骂哥哥。

哥哥大怒,非常恨弟弟,心想:他们和你有什么亲,同我有什么仇?闹成这样,肯定是他们听信了你的谗言。于是对弟弟说:“至今以后,我世世代代和你势不两立!”

弟弟怆然泪下,说道:“愿我世世代代都能学到佛法,恩德普济众生!即便遇到像哥哥这样的人,也不违背我的誓愿!”

自此以后,哥哥对弟弟很不好,弟弟却仍然帮助他。

人类生命之初就如同一颗静悬在宇宙之中的行星,不知道该去往何方。学习就是跟随长辈的步伐、模仿长辈的行为方式、学着长辈的样子逐步开始独自适应人类社会生活,也就是跟着好人学做好人,中国的孩子讲汉语 写方块字 使用筷子、美国孩子讲英语 写ABC 使用刀叉便是典型例证。所以,受教育的第一步:入乡随俗 。

乡村学生接受教育与学习情况(受教育的第一步)(3)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 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乡村学生接受教育与学习情况(受教育的第一步)(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