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主要围绕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怪等主题展示奇幻色彩,曲折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的爱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志怪小说发展至明朝,出现了一些传奇小说描写了一些灵怪故事,引起文人的效仿,延续到清朝,文人也开始撰写以奇形异事为主题的传奇式文章,其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将志怪小说推向了空前绝后的巅峰。本文将从作品对狐鬼世界建构的传奇性、抒情背后的现实性和写作手法的创新性三个方面来分析《聊斋志异》成为志怪小说巅峰的原因。

聊斋志异与志怪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志怪小说的巅峰是聊斋志异)(1)

狐鬼世界建构的传奇性:以狐鬼花妖的人情化和意象化建构奇异故事

《聊斋志异》中有近500篇故事均以神仙狐鬼为素材,凡人通过梦境、仙境通往奇邦异国,鬼神通过幻化进入人间,这种人与非人之间的转换建构了一种奇特的故事框架。在这部志怪小说中,有天界、冥界、仙界等,作者大胆想象异界的人相遇、相识、相知、相守之后情感的跌宕起伏,透露出对情感的探索和神秘意识的转换。

《聊斋志异》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中的神道观念,如灵魂不灭、人死为鬼、物老成精、能化人形。这种观念体现在作品中,就出现了幻化,如花姑子是獐子精、阿纤是鼠精、狐女为获得爱情幻化为她人与心爱的男子结婚等。

聊斋志异与志怪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志怪小说的巅峰是聊斋志异)(2)

神怪鬼神背后的现实性:言志抒情中对政治、官场、制度的讽刺

自古以来,文人创作都表达了内心的志向,蒲松龄也不例外,《聊斋志异》这部作品更是凝聚了蒲松龄半生的苦乐,所以作品中写书生才冠词绝,却科举失意,抑郁而死,死不瞑目,于是将自己的身体附着在他人身上,导致年轻人进入仕途,而书生却感叹时运不济,来表达蒲松龄内心无可奈何的悲哀。《聊斋志异》中描写时代的黑暗,如贪官污吏的肆虐、乡绅贵族的为富不仁、压榨百姓均是普遍的现象,作品中的主人公多在阴曹地府来诅咒官员的罪恶行径。

聊斋志异与志怪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志怪小说的巅峰是聊斋志异)(3)

写作手法的创新性:语言浅近、描写细致、情节详尽

《聊斋志异》虽为一部文言小说,但语言极为浅白灵活,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都表现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也使用小说的叙述要求,详细的阐述了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行为、心理等,丰富了人物形象,创造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人读起来十分舒畅。

结语

《聊斋志异》在清朝时期,十分流行,甚至在《红楼梦》出世之后,这个势头还未减弱,而这样一部志怪小说更是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也有很多的作家效仿蒲松龄写作怪异的故事,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文学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