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夏天,中央决定重新修建天安门广场。因为1959年就是建国十周年,这是个盛大的日子,天安门广场上要举行阅兵仪式,到时候,承载人数的规模是空前的。

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由周总理亲自负责,毛主席在下达指示之前,特意问周总理:“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之后,能不能容纳100万人?”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

100万人,这可真是个天文数字,远远超出了人们认知中的建筑物承载范围。

不过,周总理对此还是有十足的信心,并对毛主席保证完成任务。

得到了周总理的承诺,毛主席十分欣慰。

随后,毛主席又提出了自己对天安门广场修建的几个要求:

“改建天安门广场,要反映出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特点,气魄要大,要使天安门广场成为庄严宏伟,能容纳100万人集会的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对于这次天门广场的重建,全国人民都热情高涨,因为天安门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它更具有非凡的政治意义,早已经成为了新中国的象征。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2)

历史悠久

天安门广场的变迁过程,其实也正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变化。

天安门广场最初出现在明代,那个时候,天安门还叫做承天门。听这名字就知道,这一道门,具有很浓重的政治意味。

因为,天安门正是皇宫的正门,而当时天安门广场也是皇城的一部分,皇帝在此地召见文武百官,举办庆典,祭祀祷告。

在那个时代,普通百姓是根本没有办法接触到天安门广场的,这里是皇帝的私有物。

从明朝到清朝,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一直都是封建皇权的象征。但是1900年,这个界限被打破了。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3)

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这一年,八国联军侵华,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清政府为此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苟且偷安。

外国侵略者在北京堂而皇之的驻军,就连天安门广场也被西方列强所霸占。

西方侵略者为了彰显自己的霸权,竟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阅兵仪式,这自然是对清王朝的挑衅。然而,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却不敢对西方列强说半个不字。

消息一传出来,举国哗然,西方列强践踏的已经不仅是封建王朝的尊严,是把整个中国尊严都踩在了脚下。

只是,当时生活在旧社会的人们无力反抗。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4)

直到1911年,饱经苦难的人民等来了辛亥革命。革命浪潮席卷全国各地,人们纷纷举起义旗,反抗清王朝的统治,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在这一刻轰然倒塌。

尽管辛亥革命最后并没有取得预想之中的成功,但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对于中国社会的解放。

当革命发生时,天安门广场的地位也产生了变化,从前,这里属于皇帝,而现在,中国已经不存在皇帝了。

从1911年开始,民国政府就计划对天安门广场进行改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要把天安门广场从过去的森森皇城,变成一个平民百姓可以踏足的场所。

破旧立新

这是一次真正的革新,而到1914年,这个计划正式启动,负责工程建造的是当时北洋政府的朱启钤。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5)

朱启钤

朱启钤颇有建设性的拆除了天安门广场前方的千步廊,将之改造为沥青路。如此一来,人民进入这里,再也不用受任何的阻拦。

因为天安门广场绝佳的中心位置,所以经过改造之后,这里很快成为了北京城人民游玩庆祝的场所。

当然,那个时候依旧是乱世,所以,在这一时期,天安门广场上发生的庆祝活动比较少,反而抗议示威的活动更多。

比如说,人们所熟知的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天安广场就是活动中心之一,学生们在这里,呐喊出了自己救国救民的壮志。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6)

之后,还有无数的爱国示威运动在天安门广场上演,只是这些活动,绝大多数都遭到了军阀的残酷镇压。但是,人们的爱国之情是挡不住的。

转眼间,时间又来到1928年,这一年,天安门广场终于有了一次正式的庆典,是为了庆祝北伐战争的胜利。

自民国以来,北伐战争是少有的几次大捷,人们从胜利之中看到了希望。

于是,千千万万北平市民涌上天安门广场,载歌载舞,欢欣雀跃。

这一年的八月份,激动的人群将孙中山先生的遗像挂上天安门城楼。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7)

可人们没想到,眼前的胜利只是表象。很快,中华大地再次陷入混乱,天安门广场也许久没有再举办过像样的庆祝仪式。

更糟糕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也变得岌岌可危。

而国民政府不思进取,甚至想着和日本人求和,这彻底点燃了人们怒火。

1935年,大批学生再一次冲上天安门广场,要求国民党立刻团结全国的力量,一致抗战。

但是,人们的愤怒再一次被忽略了,国民党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在国家危难面前,他们表现得反而越来越软弱。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8)

最终,1937年,日本人占领了北平,天安门也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同样,北平沦陷,也意味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日本人当然也清楚天安门广场重要的政治意义,所以他们一来,就在天安门广场上大肆悬挂横幅,上面写着“大东亚共荣”等字样。

北京市民每天经过天安门广场,都看到日本旗帜飘扬在这里,他们心中的苦涩可想而知。

幸好,苦难只是暂时的,在中国人民的不懈斗争之下,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

1945年,日本人被赶出北平,国民党接管了这里,同时,蒋介石的画像也被挂上天安门城楼。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9)

只是人们期盼的和平,却并没有到来。因为,很快,蒋介石便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了内战,这个消息,再次震惊全国。

绝大多数老百姓已经不想打仗了。可是对蒋介石来说,平民百姓的死活当然不重要,他想要的,是权力始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倒行逆施的人,是会遭到惩罚的。

短短三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仓皇逃亡台湾,北平的命运再一次陷入未知。

作为千年古城的北平,已经经历过大大小小很多次战斗,天安门城墙上,当时已经到处都是炮火纷飞的痕迹,城墙已经残破不堪。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0)

因为年久失修,所以,老百姓们也很少再踏足这里,热闹的广场成为了一片荒凉。

如果再来一场战争,天安门广场,乃至于整个北平会遭受到的破坏,可想而知。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党做出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决定。镇守北平的傅作义却左右摇摆,他不想这样轻易的把北平交出去,可另一方面,他也得接受现实。

如果北平真的遭受严重的破坏,傅作义将成为千古罪人。

傅作义并不是一个狂热的战争贩子,我党自然也通过各种渠道对傅作义进行劝说,甚至连傅作义的女儿都出动了。

经过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傅作义终于决定将北平交给人民解放军。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1)

改造计划

就这样,人们在几十年的期盼之后,终于等到了真正的和平。

9月份,我党在北平召开的会议会议上便提出,要重建天安门广场。

不过,这项工作难度很大,所有的参与者都压力重重,马炳坚先生回忆说:

“如果就一般的文物来讲,只要进行日常的维护修缮就可以了,因为天安门担负的政治责任太大,每年的五一和十一,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上天安门城楼,参加群众的庆祝活动,万一出现任何一点问题,恐怕都非常严重。”

这话并不是夸张,天安门广场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几乎就是国家的门面,如果这个门面修不好。岂不是贻笑大方?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2)

可真的动起手来,这又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

多年来,天安门广场被破坏的实在太严重了,从八国联军时代,广场一直在遭受重创,但是却极少得到修复,以至于城楼的缝隙里都长出了杂草。

而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实在腾不出太多的人手去完成这项工作。

正在工作组为难的时候,北平城的市民们帮了大忙。

得知新中国要重新修整天安门广场,他们带着工具,自发前来,加入了工程队,日夜赶工,一定要在开国大典之前把天安门广场修整出来。

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重修天安门广场虽然很难,但是,因为有了老百姓参与,所以工程推进的速度一日千里。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3)

几天之后,天安门广场便焕然一新,曾经的杂草砖石都被搬走了,广场重现出以前精致的面貌。

1949年9月30日晚上,毛主席等人来到天安门广场视察,同时完成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人们等待胜利,等待的已经太久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牺牲,他们没能看到胜利来临的这一天。

但此时此刻,他们在天安门广场上,与所有的中国人民同在。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中国最值得纪念的一天,天安门广场上发生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便是新中国的成立。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4)

在万众期待中,毛主席按下了升旗的按钮,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

这是属于千千万万人民的胜利,国旗升起,国歌奏响的那一刻,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爆发出了山呼海啸的欢呼。

建国之后,天安门广场依然承担着很多重大责任。于是,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实在太小,根本无法接纳如此之多的人流量。

这个问题,毛主席一直很重视。所以,1950年,扩建天安门广场的事情就被提上了日程。

北京市长彭真主抓了这项工作。为了增大面积,彭真绞尽脑汁,他把天安门上的华表,石狮子等物件进行过几次改造搬迁,终于开辟出了一条相对宽阔的道路。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5)

彭真

改造工作进行到1954年,天安门广场已经可以容纳30万人。但是,这个数字依然是不够的。

天安门广场周边并非无主荒地,相反,这里密布着城墙、各种各样的古代现代建筑、民居……不管往哪里迁移,都会遭到阻碍。

但是,天安门广场的扩建是势在必行的。所以,彭真还是努力的拿出了方案,将天安门广场周边的城墙拆除,再次进行扩建。

气势恢宏

但只是面积大,并不能满足需求,天安门广场要具有恢宏博大的气概,要配得上一个当时具有六亿人口大国的气度。

毛主席的意见是:“要古今中外,一切精华,皆为我用,中国人民之所以伟大,就因为我们能吸取世界一切好的东西。”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6)

修建天安门广场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一门艺术,要把最精致的审美注入天安门广场,才能真正符合人民的期盼。

而且,这个任务在1959年10月之前必须完成,这也是送给祖国十周年生日的一个贺礼。

大家都觉得这事很难办。可是,周总理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周总理为了这件事情,和彭真等人研究了几个昼夜,最后认为,可以拿出一个这样的方案:

保留正阳门,然后拆除中华门,此外在广场的两侧分列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其高度和广场的整体相协调。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7)

同时,为了保证重建的天安门广场足够精美,央美、国美的一批顶级专家教授都参与了工程建设,拿出了上万个图纸方案进行筛选。

结合了所有人的智慧,终于研究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建造方案。

如此一来,面积容纳量都达到了,而且也不失艺术性,一旦这个计划实现,一定会成为人类建筑史上的创举。

不过,这个方案能不能行,最后还是要毛主席点头同意。

等真正确定方案的那天,大家都非常的紧张,周总理亲自与毛主席进行商议,而负责这个项目的其他同志,则在办公室外焦急的等待着结果。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8)

终于,周总理笑着出来了,毛主席对这个方案完全满意,连说了几声“好”。

于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开始了。

这项工程从1959年1月开始,到1959年9月正式结束,8个月的时间,天安门广场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如今所熟悉的天安门广场的格局,正是从这一次改造而来的。

其中,最让毛主席满意的,就是容纳100万人的设想真正达成了。这也就意味着,每逢国庆等重大节日,人民群众可以一起来到天安门城楼之下,共同庆祝。

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58年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19)

这正是毛主席最希望的事情,天安门广场,曾经是不属于人民的,这里曾经被封建统治者占据,被外国侵略者占据,后来又被反动政府占据。

漫长的屈辱史,留给天安门广场的是满目疮痍,而新中国让天安门广场获得了新生,也让人民真正的拥有了这里。

所以,天安门广场能容纳的人越多越好,这并不是主席随口一提,而是代表着新中国的人文关怀。

人民安居乐业,天安门广场上不再有流血牺牲,而是充满了幸福快乐的景象,这也正是天安门广场最大的意义。

参考资料:

刘鹏《天安门广场的变迁》

人民日报《天安门广场的历史演变》

树军《天安门广场历史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