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P-J综合症?黑斑-息肉综合症(PJ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综合症,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和肿瘤易感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p-j综合征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p-j综合征是什么意思(科普你知道P-J)

p-j综合征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P-J综合症?

黑斑-息肉综合症(PJ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综合症,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和肿瘤易感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P-J综合症发病率有多少?

这种病发病率很低,大约在1/5万到1/20万之间。2018年5月11日被列入罕见病目录。

P-J综合症的死亡率有多少?

宇都宫等随诊102例,在死亡病例中,30岁前有42.9%,死于肠套叠及消化道出血;30岁后约60%,死于恶性肿瘤。刘汶统计168例中死亡8例,其中2例分别于26岁及27岁死于肠套叠及肠扭转;2例于25岁及40岁时死于呕血;2例于38岁及40岁时死于小肠癌;另2例于34岁时死于消化道以外癌肿。

P-J综合症的表现有哪些?

P-J综合症有三大临床特征。

1、黑斑

①部位:色素斑主要发生于面部、口唇周围、颊黏膜、指和趾,以及手掌、足底部皮肤等处;

②色泽:多数患者发生在上下唇和颊黏膜的色素斑为黑色,其余部位多为棕色或黑褐色;

③出现时间:可出现于任何年龄,斑点多在婴幼儿时发生,至青春期明显,部分患者在30岁后可逐渐减退或消失;

④与息肉关系:绝大多数病例为两者同时存在,约5%的患者仅有胃肠道多发性息肉或色素沉着。两者在出现顺序上,临床多为先有色素斑点,然后才发生息肉,但色素斑的数目和深浅与息肉的数目无相关性;

⑤色素斑的特征:其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梭形等多种形态,一般界限清楚,以口唇及颊黏膜最明显,下唇尤为突出。色素斑常紧密相连,不高出于皮肤及黏膜表面。

(图片源于网络)

2、息肉

常呈多发性,息肉可发生在整个胃肠道,以小肠多见,在胃、大肠、阑尾腔也有生长。这些息肉大小不定,小者仅为针头般大小的隆起,大者直径可达10.0cm,多为0.2~0.5cm,表面光滑,质硬,蒂的长短、粗细不—,也可无蒂。较大息肉可呈菜花样。

(图片源于网络)

3、家族性遗传:常与STK11基因有关,符合孟德尔遗传学规律。

(P-J)综合症如何诊断?

根据最新的专家共识,PJS的诊断可参考如下标准(满足任何一条即可临床诊断):

(1)两个及以上组织学确定的PJS型错构瘤性息肉;

(2)有PJS家族史(至少一个直系亲属患PJS)的个体检测到任何数量的PJS型息肉;

(3)有PJS家族史(至少一个直系亲属患PJS)的个体出现特征性皮肤黏膜色素沉着;

(4)特征性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同时有任何数量的PJS型息肉。

对于尚不满足上述临床诊断标准的可疑患者,检测STK11基因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内镜在(P-J)综合症中的价值?

1、诊断

患者在因P-J综合症导致的长期腹泻、便血或贫血来做消化内镜检查时,可以帮助发现消化道多发的息肉,这些息肉多大小不定,小者仅为针头般大小的隆起,大者直径可达10cm,多为0.2~0.5cm,表面光滑,蒂的长短、粗细不—,也可无蒂,较大息肉可呈结节菜花样。

内镜下活检送病理可以确定息肉性质,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可以帮助确诊该疾病。

2、治疗

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胃肠道息肉以及相关并发症的治疗。若患者很早便接受规律的消化内镜治疗,很大概率可避免因息肉太大或癌变、或位置不佳导致的肠梗阻、套叠等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直径<0.5cm的息肉,患者可随诊观察,1-2年做内镜检查随访;对于直径≥0.5cm的息肉,符合内镜下息肉切除条件的均可在内镜下切除。

最新的专家共识也提出PJS息肉内镜治疗的理想目标是完成全消化道对接检查,并内镜下切除所有直径≥1 cm的息肉,包括小肠息肉。

3、随访

PJS患者应自幼年开始进行消化道息肉监测。

婴幼儿及少儿PJS患者可选择耐受性较高的腹部超声检查作为首选的监测方法。

对于进入青春发育期体格迅速增长的青少年及成人PJS患者,CTE、MRE、胃镜、结肠镜、CE(有梗阻、套叠倾向者不推荐)等方法每年1次进行消化道息肉动态监测。

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在息肉综合征的内镜管理指南中提出:无症状的PJS患儿8岁时开始进行胃肠镜评估,根据胃、结肠息肉的大小和数量,每1~3年复查胃肠镜。

4、有P-J综合症危险倾向者

同时建议无症状的PJS患儿8岁开始进行小肠息肉监测,根据小肠息肉的大小和数量,每1~3年复查。

遵义市中医院脾胃病科特别提醒

1、有P-J综合症家族史者、有黑斑表现者、有反复便血者,建议8岁起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2、可以偿试中医中药,有可能有一点机会,控制该疾病,我们正在尝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3、建立良好的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医师积极配合,战胜病魔,挑战自我。

4、不要因为疾病而丧失工作的信心,有疾病同样可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参考文献:

【1】 202207共识|中国小肠镜诊治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专家共识意见(2022年)

【2】 李白容,孙涛,蒋宇亮,等. Peutz-Jeghers综合征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2019,27(9):576-582. DOI:10.11569/wcjd.v27.i9.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