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梦为努力浇了水,爱在背后往前推……”
“心一跳,爱就开始煎熬,每一分每一秒……”
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人对唱歌好坏的标准还停留在“唱的高就是唱的好”上。
还记得以前,每当我们在KTV欢乐开唱时,总是有那么一两位小伙伴,把《离歌》、《死了都要爱》、《洋葱》...加到歌曲名单中,用自己炫酷的高音展示自己非凡的音乐实力。
不过这样偏好高音的现象好像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大家都愿意去找自己有情感共鸣的歌曲去演绎,可是有时对歌曲的练习,对其中内涵和意义的表达以及情感的抒发,有时又离不开漂亮干净的高音,也不得不承认,一些高音歌曲的音乐表现力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强过其他中低音歌曲。
学声乐的宝贝们都知道,唱歌需要大强度音量,而练声时则需要较轻较小强度音量,有时就无法协调好,尤其是学习时间尚短时很难掌握这个度,所以很多声乐爱好者的听觉审美和声乐学习者的心态也会在练声和唱歌之前摇摆,不知道如何正确看待练声与唱歌的关系。
练声是唱歌的基石
我们学习唱歌,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纠正发声弊病,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发声能力。
而要做到这两点要求,就必须将声音调整到一个正确且全面的状态并形成肌肉记忆,让你的每一次发声都是正确完美的的状态。
所以这里就需要我们进行练声,练声的好处则在于:将唱歌会用到的元音进行了简化,循序渐进的从单个元音的练习过渡到多个元音的组合练习,让口腔肌肉慢慢适应正确的发声状态,声音自然而然地也就更为容易控制啦~
除此之外,练声的时候的旋律走向往往较为规律,从低到高或是从高到低,刚入门的朋友只有多练声,才能慢慢适应唱歌时忽高忽低、忽快忽慢的旋律走向。所以对于声乐爱好者来讲,练声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可以极大程度提高我们声音质感的训练方式。
以歌练声才能总有进步
练声非常重要,但是,它终究只是让我们唱好歌的工具,就像我们不可能登台给观众表演练声一般。
很多同学会觉得练声太枯燥了,想要唱歌,但是声乐老师的建议是,循序渐进地进行声音训练,在练声小有所成以后,可以和老师沟通“以歌练声”:把歌曲的某一片段作为练习的一部分,再去掉情感直接应用发声状态,可以帮助我们适应更大的音程跳跃,声音动态范围的变化,同时可以帮我们平衡对不想练声,只想急于想要唱歌的需求。
在这里我们不提倡比较极端的单纯练声,虽然练声确实很重要,但每天除了练声,还是练声,总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目标不断刷新的成就感,而且也并不是台下练十年声,台上三分钟的歌就一定能唱好的。
练声宝典不是声乐老师
声乐教学理论发展到今天,方法确实越来越系统化,不同的元音练习,给予我们声音的改变,实在是显而易见。网上也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练声视频或是教你唱歌的教学视频,许多同学就想都不想的将练声宝典当作了自己的声乐老师,希望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唱歌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神功大成。
确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音乐人才的增加,相比传统声乐教学,许多抽象的,找感觉的方法,元音练声,确实已经极大程度简单化且系统化地总结了声音的训练方式,可是,并不代表这些方式就像书面上标注的那么简单,加上自己进行声乐练习由于无法对自己的实际状态进行实时评估,又无法很好的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加之自己很难分辨唱歌中出现的问题,所以独自练习,仍然拥有极大的可能性会走弯路。
我们必须要承认,想要系统高效的学习声乐,提升自己的唱歌水平,依然需要声乐老师来帮助掌握练声方法和技巧练习,并予以引导,声乐学习才能够步入正轨,越学越好。
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文章,可以搞清楚练声与唱歌的关系。了解一首歌曲里面,每一个音不管低中高都应该得到一样的重视,而不是为了唱高音而去唱歌,追求技术性的极致也不能本末倒置,忘记了唱歌本来的意义是为了表达。
只有将适合的技巧用在适合的地方表达了适合的精神内核才是我们提高声乐技巧性水平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