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4月份天气变暖后,当地下5-10公分处的土壤温度达到13-15度左右的时候(低于12度以下,花生种子不能正常发芽出苗),咱们很多农民朋友就要集中种植春花生了!其中,早熟型花生、珍珠型花生、多粒型花生在土温12度及以上就能播种,而中晚熟型花生、大粒型花生、普通型花生、龙生型花生则一般需要等到土温达到15度及以上才能播种。

从花生的苗期开始到成熟采收前的整个生长期内,咱们种花生的农民朋友会经常遇到一种比较让人头疼的传染性病害——花生白绢病,这种病害发生快、传染快、根治难,地里的花生一旦发病后防治不及时,花生必然会出现大量烂苗死棵、烂果烂荚的减产问题。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1)

说花生白绢病可能一些人还不清楚,如果农技小背篓直接给大家说,花生白绢病就是咱们大家口里常说的”花生白毛病”、“花生白脚病”,相信只要是经常种植花生的农民朋友就一定会知道它,因为在高温多雨的季节里,种植花生的田地发生这种病害后,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在花生田的地面上或花生苗株的根基部处快速的长出大量的“白毛毛”,站在地头上看,就像在花生地里或在花生根基部覆盖上了一层“白霜”、“白丝”、“白毛”,而这些“白霜”、 白丝”或“白毛”其实就是花生白绢病的病菌霉丝层。

花生白绢病,在本质上是一种极具传染性和破坏力的真菌性病害(记住了,用灭杀真菌的药物才能防治),同时,花生白绢病也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高温高湿性病害类型,凡是种植花生的地方,基本上都会经常遇到这种病害。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2)

这不马上要种植花生了嘛,所以呢,今天农技小背篓就给大家说一说花生白绢病这种易发生、难防治、易传染、难根治的病害综合防治方法,以供咱们准备种花生的广大农民朋友参考借鉴。

一、如何判断花生白绢病?

1、从发病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判断

花生白绢病在发病早期时,很多症状会在叶片上表现出来。比如说,受害花生的叶片会有退绿变黄的症状,不过这些病叶在阳光不强烈的早晚时间或者阴雨天气下能够正常地舒展开,但是在中午高温强光的时间时就会出现叶片卷缩闭合的发病症状。这是花生白绢病发病早期或初期的叶部症状表现。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3)

花生白绢病在发病中期时,此时症状表现主要集中出现在花生苗株的根基部处,发病受害的花生苗株在病发中期时会出现根基部茎秆颜色变褐的病害症状,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和病情的加重,发病受害的花生苗株根基部茎秆会逐步开始出现变软、萎缩、腐烂的现象,甚至连病害根茎部位的外皮也会出现坏死脱落的现象。从花生白绢病发生中期开始,如果遇到连续的高温高湿天气,病株接近地面的根基部处和花生田的地表上就会有大量的白色菌霉丝物出现,这些白色霉丝物其实就是花生白绢病的菌丝和菌核。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4)

花生白绢病在发病后期时,就像人到了病发后期一样,此时发病受害的花生,病片上会表现出叶边焦枯、叶片萎焉早落等症状,发病的根基部处茎秆会腐烂、发霉或断折倒伏,地下的受传染的花生果也会出现果柄腐烂、荚果腐烂的现象,一直到最后整棵花生苗株全部干枯而死。

2、从苗期发病、成株期发病两个阶段判断

一般来说,花生白绢病在花生整个生长期内都可以发病,但该病在生长前期的苗期时发生比较少,发病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生长中后期的地下荚果膨大期到成熟采收前。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5)

花生的前期苗期发病时,花生苗近地面的根基部茎秆会变褐软腐且病害部位会出现云纹状的软腐病斑,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受害花生苗的根基部处会出现长出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受害幼苗根基部处的软腐病斑会不断地扩大,病苗会逐渐地黄枯,等到软腐病斑环绕病苗茎秆一圈后,就会造成整棵花生苗全部枯死。

花生中后期的成株期发病时,此时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发病速度快、发病程度中,经常一场大雨后花生地里就会密密麻麻的长出一层“白毛”。一般情况下,发生白绢病的成株期花生,发病受害的部位主要集中在根基部、地下根部、地下果荚上,病害部位大多会出现褐色软腐的受害症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随着病情的加重,这些病害部位先会出现大量的密集菌丝,然后导致整棵花生植株随着茎秆腐烂、根部腐烂等全部枯死。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6)

二、花生白绢病的发病规律与发病条件

1、花生白绢病在花生整个生长期内都可以发病,苗期发病少、发病轻,中后期发病多、发病重、发病快,尤其在花生地下结荚果后进入到集中重度发病的高峰期、

2、花生白绢病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发病高峰期时一般大多先集中发生在湿度较大且距离近地面较近的根基部,然后从根基部向中下部茎秆开始扩散蔓延病情,单棵花生苗株发病后,会通过花生地上分枝、田间浇水、地面土壤、田间农事劳动、等向田地中的健康植株传染蔓延病情。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7)

3、花生白绢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性土传病害,其发病时间的早晚、发病程度的轻重、传染扩散速度的快慢与田间土壤的湿度大小有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湿度越大、温度越高,花生白绢病发病越早、发病速度越快、造成花生损失情况就越严重。一般来说,在温度25-35度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土壤湿度85白粉以上时,最容易快速爆发病害,其中每年6-8月高温多雨的夏季雨季是花生白绢病的重度高发期,因此,多雨的年份、降雨频繁的地区、经常浇灌大水的地块、地势低洼的地块、土壤黏性大的地块等,最容易发生花生白绢病害。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8)

4、花生白绢病的病菌可以在地表下3-8公分深的土壤中连续存活累积5-6,这种病害可以通过土壤带菌、种苗带菌、害虫带菌以及田间劳作等进行传染,病菌主要是通过花生苗株上的伤口或根基部的表皮气孔等进行侵染发病,因此,长期重茬种植的花生地、地下病虫害较多的花生地、苗株长势且抗性差的花生种植地,也是花生白绢病的重发地。

5、未做种子或土壤消毒杀菌、播种密度过大、大量使用氮肥、中后期长势过旺、田间土壤湿度大的花生种植地,花生白绢病一般发病早、发病重。

6、凡是发生较重白绢病害的花生苗株,如果遇到雨后天气土壤放晴、温度骤然升高的情况,这些花生病株会快速的整棵萎枯而死。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9)

三、花生白绢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在文章的标题中,农技小背篓已经给大家强调过: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预防、早治理,最好从播种前做种子消毒、土壤杀菌开始就进行预防,千万不要等到花生地里大面积发生病情后或长满一地“白毛”时再进行治理,这样既难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容易控制不住病情的传播蔓延,还容易造成花生大量死棵减产。

1、品种预防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播种,是防治花生白绢病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一般来说,对于花生白绢病发病率高、发病情况中的地区,大家尽量选择抗病性较强花生品种种植,比如说果壳较厚的花生品种、蔓生型花生品种,不要去使用果壳较薄或直立型的花生品种去播种。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10)

2、种植地土壤预防

①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性较好、土壤通透性较好的地块土壤种植,如沙质性土壤,不要地势低洼、土壤黏性大的地块种植,如低洼黏性地等,以防田间土壤湿度过大而加重病害的发生,凡是雨水多、地势低的花生种植地应当在播种前提前挖好排水沟渠,以防田间积水。

②在花生播种前15-20天,彻底清理田间残留的残株病体、枯枝落叶、杂草碎石等,然后全田进行20-30公分的深翻晾晒,并结合整地全田撒施生石灰或喷洒杀菌剂药物(如噻呋酰胺、五氯硝基苯、甲基硫菌灵等)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以此来降低田间病菌残留量,把潜藏在表层土壤中的白绢病菌翻到地面上消灭掉。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11)

③花生要尽量避免重茬种植,最好选择连续2-3年从未种植过花生的新地种植,如果是花生重茬种植地,应当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进行2-3年的轮茬种植,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和控制花生白绢病的发生率和发病程度。

3、播种前种子消毒杀菌

①花生播种前3-5天把花生种摊放在晴天阳光下连续晾晒2-3天,灭杀种子表面残留的病菌。

②花生播种前使用花生专用包衣剂进行药物拌种包衣,或者使用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咯菌腈、五氯酚钠等药物对种子进行拌种消毒杀菌处理。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12)

4、巧施肥防治病害

在防治花生白绢病方面,在花生基肥上多施一些优质有机肥、腐熟农家肥、微生物菌肥,或者在花生种苗期时多冲施或灌根一些微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等),同时要注意在花生的基肥和追肥中尽量少施氮肥(如尿素)、多施一些磷钾肥,这对于增强花生苗株的健壮度与抗病能力,对于抑制和控制包括白绢病在内的各类花生病害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花生苗株健壮、高产优收。

5、严格控制好浇水量和田间土壤湿度

湿度大,是花生发生白绢病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在花生生长期内应当严格控制好田间土壤的水分湿度,浇水要根据天气降水多少、土壤干湿状况以及苗株需水量大小,建议根据需要进行适时、适量且灵活的浇水,最好小水勤浇或膜下浇水,一定不可在花生田间频繁性的浇灌大水,尤其是对发病地与未发病地浇水时,一定要记得要把无病地与发病地分开浇灌,而且凡是发生白绢病的花生地,应当暂时停止浇水,而是先喷打药物防治住病害,等病害治理好后再进行浇水。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13)

除此之外,在花生生长中后期时容易爆发白绢病时,应当注意加强田间的防涝管理,建议大家雨季时在雨后及时到田间清沟理渠,争取做到停雨后两小时田间地面无明显积水,同时在雨后1-2天地面稍干燥后,要记得及时到地里进行划锄松土,以此来促进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尽快蒸发散失掉。

6、花生白绢病的药物预防与治理

①防病:在花生白绢病高峰期到来前或大雨到来前(尤其是夏季6-8月的多雨季节),建议大家提前全田打药预防。除此之外,在花生下针期时提前全田连续喷打1-2次药物,每隔7-10天喷打1次,是防治花生白绢病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一般来说,等到花生田间封垄后再打药,药液因为难喷打到地面或花生的根基部处,所以防治效果会比较差一些。

花生的白绢病怎么预防(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防早治)(14)

②治病:对零星发病的花生苗株应当在发现后立即拔除,然后使用石灰水或药液淋浇病穴及周围土壤;在花生发病初期时,早打药、早治理,病情严重时采取药液淋浇或药液喷雾茎叶(重点喷中下部和根基部) 药液灌根/灌穴相结合的方式,每隔7-10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这样才能有效的抑制住病情的蔓延、防治住病情的危害。

③防治花生白绢病常用的药物:噻呋酰胺、腐霉利、丙环唑、戊唑醇、菌核净、扑海因、异菌脲、甲托、吡唑醚菌酯等药物或含有以上药物有效成分的复配药物。在用药时,一定要用足水喷打全面、透彻,药液灌根时要灌透病穴。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