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改名叫康泰

康泰一九二七年出生在北京。他本姓刘,父亲老来得子,对他非常疼爱,思前想后要为儿子取个光宗耀祖的名字,反复考虑后决定用“秉璋”两字,这是寄托着父亲对儿子的一片厚望。

康泰与文英相认(差点成了赵丹女婿)(1)

康泰

秉璋自幼天真活泼,聪明过人。因为嗓子好,所以十分喜欢唱歌。到了读书的年龄,自然就成了学校文艺积极分子。

日本投降后,他来到了上海,在朋友的引见下走上话剧表演之路。著名编导沈浮选中二十岁不到的刘秉璋为主角,参加他创作的话剧《重庆廿四小时》。年轻的刘秉璋全身投入,刻苦琢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进步文化青年康泰。随后在导演沈浮的建议下正式改名叫康泰。

二、差点成了赵丹的女婿

康泰与文英相认(差点成了赵丹女婿)(2)

《李时珍》里的赵丹和康泰

新中国成立后,康泰加入了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在众多艺术家眼里,康泰是个英俊文雅,勤奋好学的可塑之材。尤其著名电影演赵丹对他更是关爱有加。康泰和这位表演大家前后不但一起合作了《海魂》、《李时珍》等影片,还在赵丹作为导演的话剧《雷雨》中扮演周冲。

康泰与文英相认(差点成了赵丹女婿)(3)

话剧《雷雨》剧组合影三排左1康泰、二排左2赵丹

赵丹确实很喜欢康泰,于是想把自己才貌双全的宝贝女儿许配给这位比他年轻十二岁的同行。康泰当然十分高兴,可谁知赵丹把心事向女儿吐露后,她一口拒绝了父亲的提议。赵丹还为此不愉快了好一阵子。否则赵丹和康泰真成了一对“翁婿”,必定会成为一段影坛佳话。

康泰与文英相认(差点成了赵丹女婿)(4)

《海魂》中康泰与崔嵬、赵丹和高博

三、《青春之歌》里卢嘉川

1959年康泰借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参加《青春之歌》的拍摄,这是著名演员崔嵬作为导演的处女作。康泰在影片中扮演共产党员卢嘉川。

康泰在回忆影片的创作过程时说:“我时刻地记住导演崔嵬同志和我第一次接触时给的教益,他要我在这次创作过程中,应多多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少注意人物外在的所谓潇洒、英俊等方面的描绘;要赋予人物特大的激情,不要把人物演“油”了。崔嵬同志和我在《海魂》中合作过,对我有一定的了解,他对我这番惇惇教诲的话,给我很大的帮助。”

康泰与文英相认(差点成了赵丹女婿)(5)

卢嘉川

影片上映后,成功塑造了有血有肉卢嘉川的康泰收到许多观众来信,他们都是愿以卢嘉川为榜样,树立革命人生观。也有的姑娘爱上了卢嘉川,发誓要用自已年轻的生命换取卢嘉川的自由。而康泰作为演员感到最大的满足是看到了影片《青春之歌》的社会价值。

四、康泰的两部战争影片

康泰真正担任重要角色的影片还是一九五四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渡江侦察记》。导演汤晓丹研究了他的长相和气质后,决定由康泰扮演侦察员周长喜,这是一个英俊勇敢的解放军战士的光辉形象。为了掩护战友完成任务,献出了自己生命

康泰与文英相认(差点成了赵丹女婿)(6)

周长喜

《渡江侦察记》在安徽芜湖拍摄外景时,正好碰到了百年难遇的洪水灾害,大家泡在汹涌浑浊的江水中工作,生活也是艰苦万分。性格开朗的康泰不叫苦、不叫累,总是带头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说说笑笑,活跃气氛。

导演汤晓丹心里非常欣赏康泰的人品和艺德。当他决定影片《红日》演员时,又提出让康泰扮演大学生出身的团政委陈坚。这是小说作者吴强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尽管受影片长度限制,康泰的戏份作了一再压缩,但是这个团政委的形象仍然生动的展现在银幕上。

康泰与文英相认(差点成了赵丹女婿)(7)

《红日》中康泰扮演的团政委陈坚

拍摄影片《红日》时正赶上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候,摄制组在山东每天都是杂粮馍馍,个把星期才能吃到一根大葱。虽然条件艰苦康泰还不忘用他动听的歌喉引行高歌为大家鼓劲。影片外景地在刚收过花生地里拍摄,有人眼尖发现泥里有几粒漏收的花生,连忙拾起来,剥去皮,送进嘴里解馋。而康泰与众不同,还要分几粒给身边的人,他美其名曰:有福同享。

康泰与文英相认(差点成了赵丹女婿)(8)

康泰和张瑞芳

即使没当成赵丹的女婿,而康泰在艺术的道路上从未停歇,他与张瑞芳、秦怡分别合作主演电影《凤凰之歌》、《摩雅泰》,和出演了十几影片。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之后,他作为男主角连续参与了《苦难的心》、《第二次握手》等的拍摄。

康泰与文英相认(差点成了赵丹女婿)(9)

《苦难的心》

就在康泰进入他的创作高峰期,1985年参加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公寓》时,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在广州病世,年仅58岁。康泰四十年的艺术生涯,就此嘎然而止,实在令人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