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概要
“祸起萧墙”中的“萧墙”是春秋末年鲁国国君宫室里面用的屏风,就是用来隔开内外的小墙。
《论语·季氏》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季孙氏是春秋末年鲁国的三个大官中最有权势的,但是他和当时的鲁国国君有很大的矛盾,他害怕鲁国国君联合颛臾(zhuān yú )这个附属国家把他的权力夺去,于是想先下手为强,决定派兵攻打颛臾。辅佐季孙氏的冉有和子路去见孔子的时候,怕孔子责备他们的做法,就替季孙氏辩护。冉有说:“颛臾离季孙氏的封地近,怕以后产生祸患,所以季孙氏准备攻打它。”
孔子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所以特别生气地说:“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国,彼此共存亡,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一个国家如果安定,自然会有其他国家的人来归附。如今,其他国家的人不归附,你们不想办法解决问题,反而在国内使用武力,这样只会把国家搞得更乱。季孙氏的目标不是颛臾,而是鲁国国君的位子吧。”
季孙氏的做法就是让祸患从内部引起,最后让整个国家都遭殃,他自己也不得善终。所以祸起萧墙这个成语就是比喻祸患发生在内部,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