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也不断的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故事。比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朱买臣与崔氏的爱情故事,他们将现实婚姻当中存在的隐忧演绎得淋漓尽致。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的人却至始至终相守一生,面对现实,我们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婚姻与爱情呢?也许,司马相如和朱买臣的爱情故事,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司马相如最经典的段子(司马相如与朱买臣)(1)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成就了一段佳话!

司马相如是四川成都人,年少时喜欢读书,学业完成后,用钱买了一个官职,并侍奉汉景帝。汉景帝不喜欢辞赋,曾被罢官,后来与梁孝王刘武交好,居住在梁国。梁孝王去世以后,司马相如一贫如洗回到四川成都。当时邛崃县令王吉仰慕司马相如的才华,于是把他请到邛崃居住。邛崃的富豪很多,有一次当地的富豪卓王孙与程郑,举办了一次宴会,请了邛崃县令王吉。王吉知道司马相如有才华,于是把司马相如请了来,并让他在宴会上弹奏琴曲。

司马相如也不好推辞,于是在宴会上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当时,卓王孙有一个17岁的女儿卓文君,出嫁不到一年丈夫就去世,一个人寡居在家。卓文君本来也是一个才女,喜欢音乐,听见司马相如弹奏的琴音,偷偷从墙壁偷看。司马相如本来是有名的美男子,卓文君窥墙看见司马相如一表人才,加上美妙动听的琴音瞬间被迷住了。

司马相如最经典的段子(司马相如与朱买臣)(2)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卓文君的丫鬟也看出了她的心思,于是偷偷告诉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也知道卓文君是个美女,于是重金赏赐了丫鬟,并让其转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由于卓文君刚刚丧夫,她知道父母不会同意,在一个风高夜黑的夜晚,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相约,偷偷私奔了。没想到两人的这一私奔,却成就了一段奇缘。

其实,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父母的同意是不能私自结婚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的私奔行为,已经违背了古代婚姻制度,父母必遭到亲朋好友的耻笑。其实,卓文君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非重点。重点在于,卓王孙本来是邛崃首富,自己的女儿跟谁私奔不好,非要跟穷光蛋司马相如私奔。这么传出去,自然没有面子,所以,答应不会给卓文君一分钱。

司马相如家徒四壁,谁嫁给他肯定喝西北风。好在卓文君有兄弟姐妹,于是给兄弟姐妹们借钱,到临邛开了一家酒馆,做卖酒的生意。卓文君在前台卖酒,司马相如穿着庶人穿的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干活。卓王孙知道后感到羞耻,不过在家人的劝说下,他还是改了口。毕竟自己是一个首富,见女儿这么辛苦,面子上实在过意不去。于是分给了卓文君100个家奴,100万铜钱,以及卓文君出嫁时的衣被财物。

司马相如最经典的段子(司马相如与朱买臣)(3)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卓文君有钱以后与司马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产和房屋,成了富人。有人说司马相如娶了一个白富美,才成为了富人,如果换一个人,估计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其实,司马相如家境并不好,但是司马相如是一只潜力股。他因为擅长辞赋,后来被汉武帝看中,做了官。当司马相如荣归故里的时候,卓王孙也非常有面子,他一改往日那种瞧不起司马相如的姿态,亲自去迎接这个女婿。司马相如也没有记仇,并向岳父卓王孙献金表达了感激之情。

其实,很多很多男人有钱以后,就开始膨胀了,抛妻弃子时有发生。司马相如也不例外,他做了官以后,看中了茂陵女子,想纳其为妾。卓文君害怕被冷落,为了挽回丈夫的心,含情脉脉地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白头吟》。其中那句感人肺腑的爱情名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司马相如看了《白头吟》以后,被妻子的那番话感动,也打消了纳妾的想法。直到司马相如病逝,他也未再娶妻。而卓文君呢?也做到了“你赢我愿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愿陪你东山再起!”两人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朱买臣与妻子崔氏,嫌贫爱富,成为千古笑话!

在隋朝侯白撰的《启颜录》当中有一个诙谐故事,讲的是三国时期,蜀国益州(成都)太守张裔,被本郡人雍闿暗中绑架,欲送给吴王孙权。诸葛亮派遣邓芝出使东吴,让其拜见孙权,顺便让张裔回蜀。张裔被绑架到东吴后,已经从雍闿手里逃脱,四处躲藏。孙权并不知道张裔被绑架到了吴国,因此允许邓芝带张裔离吴国。临行前,张裔被引见去拜辞孙权。孙权问张裔:“蜀地寡妇卓文君,跟司马相如私奔。贵地的风俗怎么这样呢?”张裔不卑不亢地回答说:“我认为卓文君,尽管跟人私奔,还比不上贵国吴县朱买臣的妻子嫌贫爱富,易夫而嫁贤慧多了呢!”

吴王孙权本来想借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故事,来讽刺张裔逃到吴国。结果张裔就用朱买臣与妻子崔氏的故事,来作为回击,吴王孙权被怼得哑口无言,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估计很多人一头雾水,朱买臣与他的妻子有什么故事,让吴王孙权无言以对呢?

司马相如最经典的段子(司马相如与朱买臣)(4)

覆水难收

有一个成语叫《覆水难收》,估计很少人听说其背后的故事,其实与朱买臣和他的妻子崔氏有关。根据《朱买臣传》的记载:西汉时期,会稽郡吴县人朱买臣家里贫穷,早年主要靠砍柴卖薪为生,不过朱买臣喜欢读书。每次砍柴回家,总是背着柴在路上诵读文章。妻子崔氏背着柴跟在他身后看不惯他的样子,多次劝阻他,让其不要在路上唱歌。朱买臣反而唱得更大声,其妻子感觉很羞愧,决定离开他。朱买臣说:“等我50岁肯定富贵,现在已经40多岁了,你跟我也很辛苦,等我富贵了,我要报答你的功劳。”妻子本来就瞧不起他,认为朱买臣不会富贵,于是挖苦他说:“等你富贵的时候,我可能早已饿死了!” 崔氏没有等到朱买臣富贵,就委托媒婆为自己介绍了新的对象,并向朱买臣提出了离婚的要求。

朱买臣苦苦挽留,妻子崔氏不答应,朱买臣只好写下休书,两人分道扬镳。几年后,朱买臣在大起大落后,最终被汉武帝重用,并做了会稽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会稽太守。当朱买臣荣归故里的时候,前妻崔氏听说以后,想回到朱买臣身边。朱买臣骑在高头大马上,叫人端来一盆水泼在地上,并对崔氏说:“如果能将泼出去的水,收回来,就答应你。” 崔氏知道覆水难收,两人不可能在一起了,最后羞愧而死。(《太平寰宇记》载:朱买臣妻改嫁嘉兴杉青闸吏,后羞愧自溺而死。)

朱买臣妻子死后,葬于嘉兴,被后人称之为“羞墓”。明代学者方正学还写了一首诗说:“青草塘边土一丘,千年埋骨不埋羞,丁宁嘱咐人间妇,自古糟糠合到头。”崔氏的结局,简直就是一个千古笑话。

婚姻就应该这样,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司马相如与朱买臣都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是同时期的人,两人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示呢?卓文君冲破封建礼教,奋不顾身与穷光蛋司马相如私奔,她丝毫没有瞧不起司马相如的意思,并坚信自己嫁给了爱情。虽然说,卓文君最终在父亲的帮助下成了富人,但是自己的丈夫也没有让卓文君失望。司马相如靠本事做了大官,即便没有父亲的帮助,以后的生活也不会太差。当司马相如富贵以后,想纳妾,卓文君写《白头吟》规劝自己的丈夫回心转意,最终挽回了丈夫的心。司马相如也有担当,没有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最后两人的爱情故事成为一段佳话。

司马相如最经典的段子(司马相如与朱买臣)(5)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反观朱买臣的老婆崔氏,完全与卓文君的结局成了反差,最终成为一个笑话。崔氏很早的时候也嫁给了穷光蛋朱买臣,其情况和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差不多。朱买臣家徒四壁,司马相如也是如此,两人年轻时都很穷。但是,朱买臣的妻子崔氏,总是瞧不起自己的丈夫,不愿意跟他吃苦不说,还时常挖苦他。当时崔氏已经四十多岁了,眼看要熬到头了,最后还是与自己的丈夫离了婚。当自己的丈夫富贵以后,崔氏愚蠢地想回到自己前夫身边,最终被拒,羞愧而死。

司马相如最经典的段子(司马相如与朱买臣)(6)

覆水难收

其实,卓文君与崔氏的爱情故事,在不断地警示着现代婚姻:男人不要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女人也不要瞧不起自己的丈夫。既然娶她为妻,就好好善待她,爱护她。既然嫁给了他,就好好跟着他,鼓励他。无论贫穷与富贵,婚姻其实就应该这样:“你赢我愿陪你君临天下,你输我愿陪你东山再起!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