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小忧
2013年,五十几岁的女演员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在戛纳电影节上发言,她说:“不知道怎么回事,你突然就在荧幕上消失了。男人越老越有魅力,而女性却刚好相反,她们越老就意味着越没有价值、没有魅力了。”
在我们的文化里,女性的魅力,似乎总被强行跟年龄挂钩,所以在过去,女演员只要一过40岁,无论你名气有多大、演技有多好,女主角的位置都会彻底跟你绝缘。
不置可否,在过度追求白嫩幼的审美背景下,势必会催生出这样一种、将衰老视作疾病的畸形审美标准,所以很多女性才会忧心忡忡,生怕一旦步入中年这个“坑”,就再也无缘精彩的生活和工作了。因此医美和整容大行其道,相当多接受了这种文化偏见洗礼的女性忙着“留住青春”,靠打针、拉皮、整容等不够理性的方式拒绝步入中年。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中年真的这么恐怖吗?中年女性必将失去选择和机会吗?这个世界注定只能是年轻女性的吗?
《最好时光是现在》一书旨在让中年女性重新焕发青春活力,本书作者罗比·路德维格告诉所有女性:所谓的中年危机,不过是一种遗留已久的、扭曲的刻板印象,其实,并不是每个人的中年都会出现危机,甚至可以说,如果把握好中年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我们反而会为人生谱写出崭新的篇章。
罗比·路德维格,心理学博士,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婚姻问题专家,与此同时,她还是一名获奖媒体人,曾为知名杂志撰写过医学专栏,制作并主持过真人秀节目《一周拯救婚姻》,她还经常在CNN、FOX等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中露面。
路德维格表示,之所以选择写这本书,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摆脱对于中年的错误心理预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中年的全新认知。她本身也已经迈入中年,所以对于中年是危机还是转机、有着较为直观的感受。
一、刻板印象中的中年:过去的中年女性处境有多艰难?
提起“中年”,你脑海里会蹦出哪些词汇?养生、枸杞、保温杯?还是油腻、无趣、更年期?不得不说,在很多人眼中,中年象征的依旧是“衰老”“走下坡路”“活力不再”等消极层面的含义,当这种观念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中,“中年”便成了让人望而生畏的尴尬期。
过去的女性尤其会受到这种困扰,她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亲眼看着身边的中年女性遭遇各种“危机”,就像电影《女人,四十》里,人到中年的女人阿娥,婆婆病逝,公公受到刺激、患上阿兹海默症,痴痴傻傻,离不开人照料,老公弟妹找理由推卸看护责任,沉重的负担压在了阿娥一家身上。
患病的公公不但常常走丢、尿裤子,闯祸,还经常三更半夜跑到外面大喊“冲啊,敌人来啦”,怕扰民被邻居投诉,阿娥只得起身,像哄儿子一样哄公公回屋、安顿好公公,自己才又回去接着睡。每天如此,阿娥开始感到心力交瘁,崩溃到跟老公哭诉、抱怨,烦闷于这样的日子要怎么挺下去。
照顾家庭已经让阿娥精疲力尽,不料工作也出现了危机,新入职的年轻女职员精通最新的电脑技术,老板对她青眼有加......
人到中年,很多女性觉得自己不但要应付一切,还要把这一切都处理得妥妥帖帖。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时期,很多女性才会觉得幸福指数偏低,活得疲惫而麻木。
当繁忙和琐碎接踵而来,中年女性几乎被扑面而来的压力吞噬,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规划,尤其当生活中被“必须做”的事情填满,中年女性会不自觉地感到沮丧,觉得自己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哪里还有什么诗和远方。
刻板印象中,这就是所有中年女性必将面临的处境:最好的年华已经逝去,没有权利再去为自己而活,每天睁开眼就是孩子、丈夫、老人、工作、家务......中年女性就像是那个走钢丝的人,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平衡,稍有不慎,就会摔个鼻青脸肿。
二、新时代的中年女性,学会为自己而活,中年依旧精彩
路德维格作为一个已经迈入中年、且享受中年的当代女性,对以上观念并不认可,她说,女性步入中年后,并非一定会经历所谓的“中年危机”,如今的女性在中年期的样子已经和上一辈女性相去甚远。
过去的女性,人生有着非常固定的时间顺序和结构:应该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应该做一个贤妻良母,安分待在家中料理家务,即便后来女性可以抛头露面,跟男性一样外出工作,但家务琐碎依旧是女人的义务,过去的女性被迫接受这些所谓的“女人的本分”,任劳任怨扮演着传统女人的角色,很难活出自我。
但是现代女性有了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为了更好:良好婚姻的科学》作者塔拉·帕克—波普发现,现代男女对婚姻有着更高的期望。女性不再把嫁给一个能养家的人作为心愿,而是要找一个彼此认同、共同成长的生活伴侣。
而且,现代女性也不再对“要在某个年龄段结婚”存在执念,晚婚晚育现象的普及就可以说明这一点。甚至于,部分女性直到中年才选择结婚,她们不着急找一个差不多的人、开启一段差不多的婚姻,不是她们对婚姻不期待,而是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所以才不愿意草率结婚。
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现代社会,很多家庭不再将家务看成女人的分内事,这就得以让女性从繁重的家务中适当解脱,已婚的中年女性不再要对生活中的一切负责。除了扮演在家庭中的角色,中年女性依旧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挖掘自己的潜力,让生活变得充实、有趣,充满新鲜感。
值得一提的是,跟年轻女性相比,中年女性更加清醒,她们早就看透了媒体上有关青春的谣言,杂志上360无死角的佳人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完美都是假象,都是借助了修图软件才能够实现的照骗。中年女性仍然追求美丽,但也更明白,没有人是完美的,形成正确的态度并为之努力就足够。
基于以上这一切,路德维格的母亲,已经75岁的她,依然相信自己处在最好的年龄,因为在她的概念里,衰老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她的中年自然与“危机”二字沾不上边,她从不会感叹“天哪,我老了”或是“我的人生开始走下坡路了”,她还跟女儿说:“衰老可以意味着更加美丽”。你看,只要对衰老保持积极的心态,中年就意味着更成熟、更独立而已。
三、迈入中年,我们依旧有权利重新定义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看过女演员刘敏涛关于“中年叛逆”的演讲,可能会对中年女性的刻板印象有更大的改观。说起刘敏涛,很多人未必熟悉,但如果说《琅琊榜》中靖王的母妃、《欢乐颂》中关关的母亲,还有《伪装者》中的明镜,相信你一定不会陌生。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刘敏涛并不是配角出身,她当演员已经有很多年头,年轻的时候也是部部戏都是女一号的待遇。只是在事业上升期的时候,她接受了传统文化对女人的“安排”,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选择了回家相夫教子。
“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夫妻俩交流越来越少,刘敏涛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她开始思考婚姻的意义,以及要不要继续循规蹈矩地活着。思前想后许久,她决定为自己叛逆一次,结束了这段长达七年、已经近乎虚设的婚姻。
刘敏涛
《人物》2018年度面孔女性力量盛典上,荣获“年度专业面孔奖”的刘敏涛,大方谈起自己的这段经历,以及人到中年的一些感悟,她说:
“既然循规蹈矩、随波逐流的生活并没有给我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让我在本该神采飞扬的大好年华,活得卑微而苍白,那就不如就做我自己,随心所欲地去生活中冒险,试试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今年43岁的我,不相信疲惫和麻木是中年的底色。
我成了一个享受叛逆的中年女人,我尝到了叛逆的甜头,心中愈发觉得开阔和自由。”
很难想象,舞台上那个干练、浑身散发着光芒的优雅女人已经四十出头,离过婚,做过7年家庭主妇,事业一度停滞不前,但她做到了,做到了即便已经人到中年,依旧可以活出精彩、活出自我。
就像路德维格说的那样,如果成长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如此不满,那么也许我们应该把这盏不美好的灯关上,重新去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刘敏涛
四、要怎么做,才能让中年时期成为人生中最美的时光?《最好时光是现在》指出,面对中年,最宝贵的一课就是:他人对我们外貌的肯定毫无意义。给予他人表扬我们的权利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我们是在放弃对自己的控制,完全受到他人观点和评价的左右。如果我们完全按照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我价值,那么我们的生活必将变得非常脆弱、被动,并最终产生负面的自我感受。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作“证实性偏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讨厌某个人的时候,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会发现这种讨厌情绪会越来越严重。这个现象放到中年时期来说也是一样,当我们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和关注时,一旦感到自己不再受到关注,就会把这种冷落归咎于自己的衰老,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更加在意衰老这件事。
这种证实性偏差可能会产生一些列负面影响,比如参加某个聚会,仅仅因为没人过来与你交谈,你就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老了,大家才会对你不理不睬,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伦·兰格博士针对这一现象指出:“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不受关注,无论她们衰老与否。”认为自己不受关注与衰老有关,是中年女性最容易产生的证实性偏差,要想发自内心认同中年,就必须注意并纠正这一点。
除此以外,中年女性想要让中年时期成为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就必须意识到中年并不等于“失去”,相反,这是一段收获与成长的绝佳时光。其实中年和青春期十分相似,只要我们学会利用青春期心理给予自己足够的勇气,并结合我们这些年的生活经验和宝贵智慧,积极尝试一些勇敢的事,中年生活便会充满惊喜。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作为越来越优雅的中年榜样,服装设计师黛安·冯·芙丝汀宝认为:你度过的每一年都在使你成为你自己。你现在的想法可能与几十年前有所不同,但是谁又能说不同就意味着变坏而不是变好呢?
还在担心青春易逝吗?还在焦虑中年危机吗?快来跟着《最好时光是现在》的步伐,打破那些阻碍女性进步的中年谎言,重新定义中年之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