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是我国各地普遍种植的一种粮菜兼用的高效经济作物,最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农业结构调整的加速,甘薯种植规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最近这几年,燕赵农业所在的河北省甘薯种植就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一些地区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不断创新栽培模式,比如最近几年一些合作社采取膜下滴灌的技术。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甘薯膜下滴灌一个小创新)(1)

通过最近几年的对比,我们发现采用甘薯膜下滴灌技术比传统种植有几个方面的优点:可以提早栽苗子,及时滴水滴肥,亩增产约2000斤,尤其是鲜食甘薯能提早一个月上市,薯形好,商品率高,赶在集中上市期前销售,效益可以大幅提升。下面我就结合经验把这个技术给大家说一说。

在育苗上要尽可能提早进行,重点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目前甘薯品种琳琅满目,咱们要根据红薯将来的用途,选择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要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及栽培目的、市场需求选择高产稳产的品种,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甘薯膜下滴灌一个小创新)(2)

种薯提前处理:挑选薯皮鲜艳、未受冻害、大小整齐一致、生活力强的健康薯块,再通过温水浸种或50%多菌灵浸种消毒。

均匀排种:一般3月初进行温室育苗,在准备好的苗床上,平放排种。咱们都知道甘薯块头部发芽多,而尾部发芽少,因此排种时尽可能坚持的原则是:甘薯头部朝一个方向;大薯块密排,小薯块稀排。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保证出苗整齐均匀。种薯排完后,再用营养土满种薯间的缝隙,之后浇一遍温水,将苗床完全湿润,再覆盖5公分左右的苗床土,铺平按压,搭棚覆膜。

做好苗期调温:苗床管理要遵循前期以催为主、中期催炼结合、后期以练为主的原则。排种前苗床温度要提高到30-32摄氏度,排种完成后苗床温度上升到35摄氏度左右,连续3-4天,再降到31摄氏度左右。等出苗后将床温控制在28摄氏度左右,并浇一遍透水,促进幼苗生长,避免种薯糠心。当苗高10公分左右时,床温降到25摄氏度左右,并适当放风。当苗高达22公分时要进行分批拔苗,拔苗前3天左右浇一次透水,然后进行通风低温炼苗。拔苗时选择茎杆粗壮节间短、叶色较深、叶片肥厚、茎上无气生根的壮苗,每次拔苗后都要进行补水,并追施磷酸二氢钾。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甘薯膜下滴灌一个小创新)(3)

在整地上要体现精细,栽秧上要实现一个早

一般采取膜下滴灌栽植红薯,我们当地农民一般会在入冬前后对红薯地进行深耕深松,为了实现红薯根系下扎,一般耕深要求不能低于25公分。起垄前先平整土地,同时按照每亩地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斤。每亩准备氮磷钾复合肥50斤、硫酸钾25斤、微生物菌肥150斤,随着深松翻入地下。在次年的四月初开始起垄,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建议采用起垄机覆膜施肥铺滴灌带,一垄单带,垄距80-90公分,垄高25-30公分。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甘薯膜下滴灌一个小创新)(4)

谷雨节后,一般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10公分地温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时,就可以进行栽秧了。选取强壮的红薯秧苗用50%多菌灵蘸根处理。栽秧时采用一垄单行,株距掌握在17-18公分,亩栽苗4300株左右。栽秧完成后及时浇定植水,5天后浇缓苗水,然后进行蹲苗。

膜下滴灌,注意水肥调控防止茎叶早衰

因为采取膜下滴灌,施肥、起垄、覆膜、铺地管带一次完成,省时省工高效,提早栽秧,促苗早发,抑制杂草,为提早收获和高产打下了基础。在后期的大田管理中,咱们的管理相对简单,需要把握好水肥调控就可以了。经过半个月的蹲苗后,咱们要结合天气情况及时滴水滴肥,第一次滴水约栽秧后15天左右。第二次滴水间隔20天左右,每亩随水滴入硝酸钾肥10斤。再间隔15天左右第三次滴水,每亩随水滴入噻虫嗪100克和硫酸钾20斤。以后每间隔15天左右滴一次水,每亩随水滴入硫酸钾10斤。土壤始终保持半干半湿状态,整个生育期滴水八次左右。对于茎叶生长比较旺盛的地块,要及早化控,可以亩用多效唑80g兑水100斤进行叶面喷施。生长后期为防茎叶早衰,咱们还可以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50g兑水100斤喷雾,间隔7天再喷一次。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甘薯膜下滴灌一个小创新)(5)

根据甘薯的用途和品种特性,咱们适时进行采收上市,比如鲜食型甘薯在八月初就可以开始采收,如果是窖藏保鲜,还可往后推迟;如果咱们种植的是淀粉型甘薯如果需要增产增效,可推迟到霜降前采收。

总之,通过最近几年的种植来看,甘薯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薄膜和水带的费用目前对成本增加不是很大,但是却可以极大的减轻种植户劳动强度,提高甘薯品质,还可以有效提高产量,提早上市,这个技术对于种植鲜食甘薯来说增收效果最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