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我的家里爆发了这样一场讨论:该不该让我即将步入高中的妹妹用智能机。

爸妈不同意妹妹带手机进学校,并且认为在假期中就要严格管制智能手机的使用时间;奶奶则认为,假期里可以放任玩儿,但只要一上课就得把手机放家里。

虽然最后的讨论结果仍存在争议,但是他们都一致认为在学校不能使用智能机。我,作为一个刚从高考中脱身的大学生,真的不建议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

因为抵不住智能手机的诱惑,高考失利。

初高中生该不该给手机(该不该让高中孩子用智能手机)(1)

为什么?因为我曾经就是一个被智能手机“戕害”的高中生。我们的高中班主任会在每周星期天的晚上强制收智能机,每个住校的学生都不可避免。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收手机算什么,家里还没有废旧手机嘛。于是,在忍受了几个周没有手机的‘苦行僧’生活后,我也走上了用坏手机代替自己的手机上交的道路。

所谓后果,就是本以为自己能够控制使用手机,但是结果却只想问自己“你不是说你能够控制吗?”。我胆子小,不敢把手机带到教室,只能在下晚自习后躲在被窝里偷偷的看小说、电视剧。晚上满足了自己的欲望,白天也就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打瞌睡、上课走神是常态。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两年,直到高三才有所觉醒,直接将智能机丢在家里。可是,打基础的前两年已经被我荒废了,不好的学习习惯也在高三那段时间一直伴随着我。高考结束,我落榜了,只能选择专科院校或者复读。

可能有人会说是小说和电视剧诱惑了我,我不否认。但我想说,智能手机就是承载这众多诱惑的根源。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能够控制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因为就连许多成年人都做不到。

智能手机的诱惑超乎想象,各种软件让人应接不暇,碎片化的信息更是让人深陷其中。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一些情况,明明没有信息却还是要看看各种社交软件才肯睡觉;明明告诉自己只看半个小时的短视频、小短讯却在一个又一个半个小时中不觉荒废了大半天的时光。高中学生时间宝贵,要是仅有的空闲时间也被这些诱惑所占据,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妹妹现今沉迷手机,“六亲不认”

初高中生该不该给手机(该不该让高中孩子用智能手机)(2)

我妹妹即将步入高中,但是就在去年寒假,她拥有了第一个智能机。去买手机的那天,看起来是她在寒假里最开心的一天。

回到家,就抱着手机开始各种倒腾。那之后的两天,她几乎随时与手机为伴。本来就不爱和家里人沟通的她在拥有了手机后更是不说什么话了,似乎一个手机就带给了她所有的欢乐。

我妈总结道:可能只有吃饭时间是没有拿着手机的。我默默赞同。因为我妹妹,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摸手机,起来后上厕所也带着手机,吃过饭后更是各种姿势玩儿着手机······

到了后来开始做寒假作业的时候,以前上下午都要学习两三个小时的她,有了手机后只愿意在上午学习了。

今年暑假回来我发现,她平时看小说、漫画到了什么程度呢?大概也就是叫她不应,说话不听。也许是性格原因和家庭因素,她现在不愿意听取任何人的意见,不愿和家里人交流,就连我,都只能从她喜爱的小说动漫入手才能获得短暂的共同语言。妈妈叫她,想要和她交流,她一脸的不耐烦。和她说话,她总是盯着手机,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视力也在持续下降······

也不能把这么些变化全部归结于手机,但手机也的确占用了她和家人沟通、学习、锻炼身体的时间。智能手机将人变成了一种没有感情的动物。

可能有人会说,智能手机也可用来学习,只要将手机用在学习上就无可非议。的确,智能手机是把双刃剑。它利弊共存。但是我依旧认为,智能手机的利大于弊。

“我感谢我爸妈在我高中时的决定。”

初高中生该不该给手机(该不该让高中孩子用智能手机)(3)

这句话是我今年参加了高考的表叔在最近一次家庭聚会上说的。他的爸爸是一名教师,准确说来是一位思想开放的爸爸。但是当他在面对高中买智能机与否的问题上,他选择做一个封建的家长。

三年高中,他只有在放假才能偶尔玩玩儿家长的手机。这少有娱乐的三年可能会不好过,过程也许枯燥乏味了些。但最终考到了心仪的大学,先苦而后甜又未尝不可。

所以,高中的孩子们,不论是即将步入高一还是正在奋战高考,都要抵制住各种诱惑。我在文章的最后想说,让孩子在高中使用智能手机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