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之名#
有时愧疚之意也是一种监督
说实话,真的很惭愧。每当看到头像上的小发卡,脸上都感觉热热的。
虽然是无意中被戴上的,但总归是名不副实,所以内心极为不安。
但回想一路走来,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其实也和书籍还是有很大的渊源。
所以今天借世界读书日,也回忆一下和读书相伴的时光。
童年对书籍的渴望
有没有类似的童年读物
虽然从小就比较喜欢看书,但由于生活在读书资源匮乏的年代,所以也没有接触到太多适合的读物。
记得当时的连环画算是我的启蒙读物了。一本本小册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给我的童年注入了鲜亮的色彩。
懵懂的年纪,透过一张张黑白两色、简单勾勒的情节,揣测和共情着人物的悲喜。
偶尔有一本别的我没见过的读物,简直是喜从天降。
印象最深的,有一次哥哥借了他同学的一本《三毛流浪记》,我看到后,缠着哥哥一定要让我也看看。
为了按时归还人家,我简直是争分夺秒地看,也从那时,三毛这个生动的形象成了脑海里深深地印刻。
除此以外,只要是家里带文字的,我都愿意拿来看。
比如有时候是旧报纸,有时候是旧杂志,有时候甚至是老年周刊……
记得当时家里有一本厚厚的家庭顾问,我实在没书看的时候,就连这“大块砖”也愿意啃一啃。
可能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原因吧,喜欢安静、独处,也享受这独处的时光里,在文字之间恣意地徜徉。
青春的色彩因书更加明亮
青春年少,灿烂如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年少的学生时代里,也跟着周围的同学一起借阅过不少瑶瑶阿姨的作品。
比如《窗外》、《庭院深深》、《失火的天堂》、《在水一方》……
现在回想起来,可能书上的内容都不记得了,但曾经痴心醉读的模样还记忆犹新。
也正因为那时看到这些有关爱情的描写,才令青春萌动的心灵有了更多期待和寄托。
在影视剧还不是很泛滥的年代,琼瑶阿姨的爱情小说,就是每一个少男少女对爱情的启蒙啊。
或许那时读的不是一本本书,而是一种对美好爱情和人生的向往吧。
当然,也不仅仅只限于读爱情书籍。还喜欢看一些优美的诗、散文、杂志。和现在的小女孩儿一样,也喜欢摘抄一些美的诗句、格言、警句等等。
也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让文字的魅力慢慢浸润心田,激发着一颗懵懂又热切的心。
喜欢安静的人,一般比较敏感自卑,多愁善感。而文字里的万千世界,给予了心灵无限的驰骋空间,也提供了一个个类似的灵魂和临时的避难所。
所以,如果说青春是多彩的,那书籍一定是让这些色彩更加鲜亮。
为人母也是一座学堂
母爱的力量也是一本书
随着渐渐进入社会,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特别是结婚生子之后,属于自己的时间更是甚少。
此时更热衷于买一些育儿类的书籍,来丰富自己的家庭教育之路。
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吼不叫培养好孩子》、《高情商的孩子能成大器》、《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浏览于一本本育儿宝典,热切地寻找着培育幼苗的智慧方法。
虽然有时候并没有完全落实,或执行得不彻底,但还是能够从阅读中受益的。因为,它至少能让我成为一个学习型的妈妈。
孩子的人生跑道上,他们是主角,是奔跑者。而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仅仅作为旁观者,有时还需要作为陪跑者,甚至教练。
为他们加油鼓劲,也为他们启迪智慧,越过障碍。
有时候觉得,为人母就像一座学堂,需要不断地注入新知识,才有可能慢慢成长,慢慢变得像一个榜样。
一直希望自己和孩子能成为彼此互生的力量,但也知道育儿之路,道阻且长。
惟愿且行且珍惜,且学习且成长。
愿书成为余生里的香
阅读,让灵魂散发香气
岁月一点点增长,日子一天天增加。
烦恼、焦躁也越来越稠密。
于是,为了安抚自己脆弱易碎的灵魂,又开始读一些个人成长类、心理类、有关人性类的书籍。
《女人的修养与智慧》、《养成自律,从来不靠硬撑》、《遇见未知的自己》、《为何家会伤人》、《人性的弱点》……
或看或听,或铭记或忘却,在一本本书籍里,心灵得到开解和顿悟。
或许并不是每一本都烂熟于心,但其中的一个观点或者一句话,能点醒自己,这就足以。
对于自己爱看书这一点,有时候身边人会说,这年代,资源这么丰富,读书还有什么用啊?
我也会深深沉思,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就像有人说: 读书,让我们虽然生活朴素,但内心丰富,即使深陷泥泞,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也有人说: 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更有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
还有人说: 读书的意义在于可以把苦涩的文字变成有灵魂的血液,融入生活的肌理,于是在平凡中生根开花。
我也想说: 当烦恼焦虑在文字中得到化解,当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当人生的格局被打开,这也许就是读书的意义吧。
书犹药也,可以医愚。
愿往后余生里,有书相伴,盈香满怀。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起爱上读书吧!
一篇来自小书香的碎碎念,与友友们共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