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姓为我国前十大姓,居七、八位。

黄姓来源:

一, 黄姓最早的祖先是颛顼帝。颛顼的曾孙陆终娶鬼方之女。传说鬼方之女生育多子,儿子们的后裔分成了许多氏,其中之一为赢氏。赢氏又分成了十四个分支,黄姓为其中之一。

普及一下:颛顼帝是五帝中第二帝,是黄帝的孙子。鬼方,是古代中国北方一游牧民族,在商代,鬼方是一强大力量,和商朝屡屡爆发战争。

周武王得天下后,分封诸侯,陆终的子孙被赐封于黄候(故址在今河南省横川县)。也有说是在夏朝时,因功受封于黄候。春秋后期为楚所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奉陆终为黄姓始祖。

黄由什么组成(黄从哪里来)(1)

陆终画像

二、源自官位,以官职称谓为姓。

出自远古伏羲下属之官黄龙师。黄龙师,也叫黄龙、黄师、黄中官、龙师等,是伏羲设置的官名,为中官。黄龙师的后代子孙,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的,称黄龙氏,后简称为单姓黄氏、龙氏等。

普及一下:我国流传中的上古“三皇”较多人认为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伏羲为第二皇。

三,黄姓还有一个来源,就是由他姓改来的,如金、陆等都有改姓黄的。

黄姓迁变

根据《黄氏族谱》记载,黄姓开始主要分布于江夏(今湖北武汉)一带,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是江夏黄氏的第五十代传人。

唐代以后,江夏黄氏从湖北迁到江南几省,在福建、广东两省形成了最庞大的黄姓群体。

福建、广东的黄姓大约在明清以后开始向海外迁徙,主要是迁往东南亚一带。

此外,在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黄姓人。

郡望堂号

黄姓的郡望主要有江夏郡、会稽郡、零陵郡等,其中以江夏郡最名望。

江夏郡: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东汉大臣黄香家族就在这一支里。

会稽郡:秦朝时期时设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这一支黄姓,出自东汉主管朝廷工程建设的黄昌之后。

零陵郡:西汉时设置,治所在零陵(今广西全州西南)。黄姓的这一支,为三国黄盖家族所在的一支。

黄姓的堂号主要有“江夏”、“思敬”、“逸敦”等。

姓黄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你家神龛上写的是哪一个郡,哪一个堂号,你就能大概推出自己出自黄姓的哪一支。

黄姓历史上的名人

历史上,黄姓人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

春秋——晋有黄渊,卫有黄夷,秦有黄多,楚有春申君。

春申君黄歇,以礼贤下士、门客三千而闻名。

西汉——名相黄霸,名士黄香、黄宪。

东汉——太尉黄琼。

三国——黄祖、黄盖、黄权。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

五代——画家黄室。

宋代——诗人黄庭坚,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黄龙宗。

元代——纺织家黄道婆,画家黄公望。

明代——学者黄维。

清代——经学家黄以周,围棋国手黄龙士,诗人黄景仁,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

近代——民主作命家黄兴等。

这些杰出人物,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留下了美名。

黄由什么组成(黄从哪里来)(2)

黄兴

黄姓子孙似乎历来与权无缘,少有公卿将相,象黄香这样位列三公的,在黄氏家族中可谓凤毛麟角。

黄姓人中,孝子、宦官出了不少。以隋唐五代时期为例,当时黄姓有一重要特点,就是尊敬老人。正史“孝友传”中,记载有不少黄姓人,如黄舟、黄嘉猷,黄昇、黄亘、黄芮等孝道之事。有的甚至割自己身上的肉给父母吃,因为他们认为人肉可以治疗身体虚弱之症。

汉朝时,黄香9岁就知道孝顺父母,夏天给父母打扇,冬天用身体给父母暖被,后人以“孝友堂”的堂名纪念他。

到了宋代,黄庭坚又是一个典型的大孝子,他对母亲恭敬有加,他亲自为母亲洗尿桶一事就被画在了《孝经》图中。

黄姓人中间出的宦官较多,最集中的时期应属两宋。在两宋的宦官阶层中涌现出了大批黄姓之人。有史料记载的宦官就有:

如宋真宗时宦官黄守忠、

宋神宗时宦官黄经臣、

宋徽宗时宦官黄经国,

还有黄迈为宋光宗时宦官,

黄道元宋仁宗时任内侍,

黄怀信为宋神宗时宦官。

还有一些未见经传的黄姓宦官。

近现代,黄姓人出现许多英雄烈士。

举例如下:

(不以官职大小排列)

黄继光,特级英雄。朝鲜战争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同时被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以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由什么组成(黄从哪里来)(3)

黄继光

黄由什么组成(黄从哪里来)(4)

黄由什么组成(黄从哪里来)(5)

黄⽩初 ——中共党员,独⽴团团长,1930年牺牲,25岁。

黄克浪 ——中共党员,1929年牺牲,25岁。

黄志堂 ——中共党员,红军团长,1933年在战⽃中牺牲

黄耀宗 ——中共党员,红军团长,1935年牺牲,32岁。

黄本仁 ——红4⽅⾯军副团长,1934年于川北牺牲,27岁。

黄思彦 ——中共党员,红军政治部宣传部长,1937年牺牲,25岁。

黄彦斌 ——党员,红军某团长,1937年病故。

黄超 ——党员,政治委员,1938年春于新疆被错杀,32岁。

黄刚——党员,红军团长、团政委,1931年因“萧反”被杀。

黄继平——县委书记,1931年因“萧反”被杀。

黄绪晏——红军团政委,1932年因“萧反”在河南被杀

黄焱青——红军团政委 ,1932年因“萧反”被杀。

黄⾼红——党员,红军骑兵团团长,1936年牺牲,23岁。

黄清友——党员,红军团长,1933年牺牲。

黄照元——党员,红军总医院院长,1932年牺牲,38岁。

黄晓介——党员, 1932年于皖西作战时牺牲,25岁。

黄英九——党员,红军团政治委员,1935牺牲。

黄英祥——党员,红军团政治委员,1937年牺牲,25岁。

黄永胜——党员,红军副团长,1935年于四川懋功牺牲。

黄中炳——党员,红军独⽴团政委,1935年牺牲,32岁。

黄树仁——党员,红军副团长,1935年于四川懋功中牺牲。

黄述⽣——党员,历任红军副团长,军部参谋处科长,1937年牺牲,26岁。

黄应龙—— 党员,红军卫⽣部政治委员,1935年四川松潘草地牺牲。

黄⼠发——独⽴团政治委员,1931牺牲。

黄绍余 ——曾任中共川陕省委秘书长,省委宣传部长,西路军政治部科长,1936年于⽢肃作战时牺牲。

太多了,下面只例一些名字:

黄耀南、黄守钱 、黄光志、黄平先、

黄家荣、黄志富、 黄梅兴 、黄启东、黄振亚、黄金容,黄骅、黄永淮 、黄魂 、黄毓全、黄纪福、 黄莺 、黄才胜 黄全德 黄志强 黄重厚 黄重厚

黄君珏 黄德兴 黄友 黄闻 ……

太多了,不例举了。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黄姓人从来不丢传统,不忘来路,不失本⼼。

几代人尸山血海换来了共和国,黄姓人的血汗没有白流,黄姓劳苦功高。

巍巍黄氏,是黄帝的好子孙!是华夏民族的好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