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偶像”好像成为了一个贬义词。每当人们听到“偶像”这个词时,总有几个标签:长得好看,唱跳不行,小年轻们追捧的对象......好像偶像在一部分人心中是不堪的,不符合社会价值观的。尤其从经济学领域看待追星女孩来说,对一个未曾谋面但却心甘情愿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金钱,值吗?

小丸子今日议题:什么是偶像?偶像的意义在哪?追星女孩追的是什么?

偶像的来源

在古代,“偶像”是指类似人的一种俑,按照人来雕刻的雕塑。《说文解字》中提到:偶,相人也。按,相人者,像人也。一名俑。像,似也。

现代汉语词典中“偶像”的定义是这样的: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的人敬奉的人像,比喻崇拜的对象。

随着时代的变化,偶像不单单指雕塑一类的物品,更多地去形容人对于另一个人的崇拜、喜爱之情。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英雄和道德楷模成为人们敬佩、敬仰的偶像。比如董存瑞,雷锋,他们的存在是中国青年的标杆,“偶像”在这时,就已经彻底摆脱了旧时代的意义,成为一种积极向上,引导人群的正能量。

每个人对偶像的定义(听说偶像是一个贬义词)(1)

在小丸子的印象中,偶像的又一次变革是从2004年的超级女声开始。它颠覆了传统的规则,由观众短信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抉择最后的排名。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偶像歌手”使得许多人进入大众视野。05超女,07快男,09快女等等,他们成为大众眼中“偶像”的代名词。2018年《偶像练习生》的开播,又掀起了一轮新的“偶像元年”。从2018年至今,诞生的偶像团体层出不穷。

也是由于观众和粉丝的喜爱,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也都在引发着大众的关注。在这个网络便捷的时代中,偶像是什么?

小丸子咨询了许多有偶像的人,发现普遍的回答是:喜欢的人,崇拜的人,离自己非常遥远的人。说白了,就是出名的人。或是作家、主持人,演员,歌手,唱跳idol,虚拟人物等等,总之,是他身上的某些特点吸引着你去喜欢他。

每个人对偶像的定义(听说偶像是一个贬义词)(2)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偶像值得这么多人喜欢?

偶像的意义是什么?

根据《偶像崇拜报告》显示,68.18%的大学生认为偶像对于他们的影响在于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其次是生活方式和职业选择。40.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崇拜偶像的目的是学习他们的精神。

他们认为,偶像在另一个层面上是渴望实现的自我,是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追求他们的精神可以提高自己,使自己朝着梦想之地前进。这也侧面的证明了自强型、主宰型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偶像崇拜。

在小丸子看来,偶像是榜样,是思考、力量和救赎。

首先,在追星的过程中,很多粉丝都会不经意间地模仿自己的偶像。这时候,偶像的榜样力量就发挥出来了。最明显的比如说做公益,呼吁粉丝购买滞销的农副产品等等。

再大一点,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你能说他真的把中国的文化发扬到世界了吗?当然不是。文化的传播是靠大众的力量,而偶像的粉丝群体非常庞大,足以带动一部分文化或经济的力量。明星的代言效应也是跟这种情况类似的。

除此之外,粉丝喜欢偶像身上的某一个品质,也可以激励粉丝去学习,去模仿。你学习他坚韧的品质,学习他温和的性格,总之,榜样,可以是自己变得更为强大,更为优秀。这是榜样的力量。

每个人对偶像的定义(听说偶像是一个贬义词)(3)

其次,我认为在追星的过程中,“思考”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我的世界观里,做事情要考虑原因。你为什么要追星?追星到底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亦或者你从他的经历或情感中得到了哪些自己需要反思或学习的地方?终究到底,还是为了是自己变得优秀,为了不辜负自己。

再者,关于力量和救赎,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偶像带给你力量,这种力量成为你的救赎。网上看到过很多例子,女孩失去了对生活的期待,直到她喜欢的偶像出现。其实这种事例已经很常见了,不能说偶像对于那些追星女孩的作用就在于此,但力量的存在,足以让一个人更加热爱生活。

小丸子非常喜欢张颜齐在《创造营2019》总决赛中的rap词:“偶像要够强还是能给你力量,是一时昙花还是青草不会被季节遗忘。”

每个人对偶像的定义(听说偶像是一个贬义词)(4)

我们都应该思考偶像的意义,偶像的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也都是不同的。究其根本,最大的原因,还是喜欢罢了。

但在现实生活中,喜欢一个人并不会被嘲笑。为什么追星女孩就成为很多人嗤之以鼻的对象呢?

这就引出第三个问题:追星是什么心理?她们追的是什么?

在小丸子上小学的时候,非常喜欢杨红樱笔下的马小跳,甚至崇拜他,向往他们的生活。我也相信很多人在某个年龄圈层都有崇拜的偶像。那么在年龄跨度非常大的追星女孩眼中,她们在崇拜什么?我认为有两点。

一是表层的喜欢,外貌形象以及气质等表面人体特征的欣赏;二是对于内在人格特征的欣赏。有人会问,这不就跟我们在现实中喜欢一个人是同样的吗?道理是相似的,但追星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为单向的情感表达。我喜欢马小跳,但他只是一个虚拟的、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只有我对于这个形象单方面的情感表露。

每个人对偶像的定义(听说偶像是一个贬义词)(5)

为什么会产生追星这种心理?

一是本我的满足和实现。

心理学上有一种投射效应。追星的投射作用指崇拜者将自我的某种梦想、欲望和缺憾投射到偶像身上的倾向。

换句话说,当一个人不能完全实现其生活理想和梦幻时,痴迷于某个偶像在这些方面的特质和成功,如容貌、才能;个人魅力、社会地位等,就可以聊以自慰了,所以,追星是一面镜子,超出了崇拜者心中的某种潜在欲望。

二是人都会有崇拜的心理和追求理想的现实。

崇拜心理与宗教不同的是,随着崇拜内容和对象的不断变化,崇拜心理的幻想给人带来了影响,积极的情感是主要的,如对现实中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

崇拜心理除能给人以安慰外,还能给人一定的鼓舞和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推动力量。这是一种无法抑制的心性。就连柴可夫斯基第一次见到托尔斯泰后的日记中,也表现出了深深的崇拜之情。

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会有很多无法被满足的缺憾,年少时篮球场上身穿白衬衫的少年;为了一个可能更现实的未来而放弃自己热爱的东西;甚至在社会中为了迎合他人而丢失了原本的自我。如果说人生是一盒糖罐,那么必须承认这个糖罐里大部分糖是苦涩的。

现实生活中总是总是存在着未被满足的需求,被压抑的情感,无法追逐的梦想,以及想要逃离的现实。总之,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会存在着缺口,无法被填满。

每个人对偶像的定义(听说偶像是一个贬义词)(6)

因此,追星就成为了许多人情感依托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不再需要隐瞒自我,大可以表达出自己内心对于偶像的真实喜爱,用快乐去填充现实世界的苦涩。

《社会心理学》中提到,我们是没有办法正确认识自我的,总是会存在着自我服务偏见。因此已经内化成自我概念一部分的偶像,我们在看待他们时,也会收到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而当有着相同行为的一群人,就会放大这种现象,被旁人理解为“盲目”。所以也就能解释大众的不理解。

小结

偶像是太阳,耀眼且遥远。偶像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他能带给我们的有很多。

但你必须思考偶像是要够强还是能给你力量,是一时昙花还是青草不会被季节遗忘。同时,我们也是自己人生的星星,当星星和太阳离得太近碰撞时,就没有了之前的美好。在追星的过程中,我们完善自我,追逐自我,成就自我。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很遥远的人,他从来不让你失望,他是你的勇气和力量,她永远是年轻的,美好的,光芒万丈的。他永远在那里,好像信仰一样。”

文|小丸子

图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