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与Mini LED

今日,雷曼光电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6478.95%-8083.57%,早盘涨停封板,并带动了其他光电企业的股价上涨。

波动空间放量(10倍空间正在放量)(1)

雷曼光电的业绩增长,有一个原因是最新自主创新研发的Micro LED私人巨幕影院走进C端,市场份额提升。

同日,国星光电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公司在高分辨率Micro LED全彩显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新的技术方案将有助于Micro LED进一步提高良率、减少修复、降低成本。

波动空间放量(10倍空间正在放量)(2)

借此,Micro LED概念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Micro LED是未来最具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在LEDinside的定义中,是指无蓝宝石衬底,且芯片尺寸至少小于75μm的微型LED芯片。

它与LCD、OLED、Mini LED同属显示技术。

波动空间放量(10倍空间正在放量)(3)

其中,Micro LED与LCD、OLED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关系:

LCD是最成熟且应用最广泛的显示技术,目前主流显示屏包括TV、显示器、平板、手机等均采用这种技术。

小尺寸的OLED面板成本已接近同尺寸LCD,目前在手机屏幕中获得广泛应用;但大尺寸OLED屏幕成本高昂,使用寿命也相较LCD屏幕短,在家用TV和显示屏领域应用受限。

Micro LED显示具有自发光、高效率、低功耗、高稳定等特性,长期有望取代LCD和OLED,在显示领域将获得广泛应用。

但现阶段,Micro LED还有许多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如芯片制造、巨量转移、检测修复等,导致Micro LED出货量低、售价高昂,难以实现量产。

纵使目前在消息面上,雷曼光电和国星光电的业绩和成果说明Micro LED有进展,但离Micro LED真正的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上普遍认为,其量产是在2025年之后。

于是,在发展OLED和Micro LED之间,就有了过渡性方案Mini LED背光。

在技术原理上,Mini LED背光与传统LED背光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背光LED灯珠尺寸缩小、动态分区增多。

因此实现难度和成本远低于Micro LED和OLED,根据LEDinside估算,相同对比度条件下,采用Mini LED背光的液晶面板价格仅约为OLED面板的70%-80%。

却又让显示效果大幅提升,且保留了LCD技术高亮度、寿命长的优点。

Mini LED的放量,要比Micro LED来得要早,投资机会也比Micro LED更确定。

Mini LED的背光应用已于2019年量产,目前,产业端和公司端共同证明了Mini LED即将进入快速渗透期。

在产业端,苹果加速导入Mini LED技术。

苹果于 9 月中旬举办了今年下半年的第一场大型新闻发布会,这场发布会带来了iPhone 13系列、iPad 9、iPad mini 6和Apple Watch 7等几款产品。

但并未见到Mac新品。

参考去年,苹果在秋季举办了三场活动,分别选在了9/10/11月份。

时间已来到10月份,外媒爆料这个月,苹果将举办一场活动,推出MacBook Pro新机、重新设计的Mac mini、以及第三代AirPods真无线耳机。

根据多方分析师以及业内人士的预测,这里的MacBook Pro新机,亮点在于:14寸以及16寸规格的产品采用了Mini LED屏。

今年4月份,苹果首次将Mini LED使用在部分iPad产品上,相对比起之前的LCD屏幕,Mini LED屏,拥有更暗的黑色,更明亮的亮度、更丰富的色彩以及更高的对比度。

天风证券郭明錤预测,Mini LED预期将为2021-2023年高端iPad的主要卖点之一,预估采用Mini LED的苹果产品在2021与2022年分别达到550-650万与1300-1500万部。

由于MacBook是苹果的核心产品,如果苹果这次将Mini LED使用在MacBook Pro上,意味着苹果开始正在加速导入Mini LED技术。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风向标,苹果一旦加速导入Mini LED技术,也将驱动全球其他消费电子厂商使用Mini LED技术,有助于Mini LED产业链的大规模放量。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MiniLED市场规模在16亿元左右,2020年MiniLED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7.8亿元,同比增长140%。

前瞻产业研究院以此测算,2026年中国MiniLED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亿元,市场增长空间超过10倍。

波动空间放量(10倍空间正在放量)(4)

Mini LED下游主要应用于背光和显示市场,背光应用涵盖电视、IT、车载、商显等终端。

根据Omdia的数据显示,2020年Mini LED TV出货量约50万台,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约2500万台,占整个市场的10%。

IT的增量主要来自平板和笔电,根据Omdia的预测,2021年MiniLED背光IT(平板 笔电 显示器)产品出货量将突破200万台,2025年将达到1270万台。

苹果的应用加速,正是Mini LED在IT领域的应用加速。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汽车的电子化应用趋势将带动车载屏的面积增长需求,根据Yole预测,到2023年,MiniLED汽车显示屏出货量将达到3570万部。

TV大尺寸化趋势下,Mini LED在商显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根据《2020年中国商用显示产业发展白皮书》:

2024年,若Mini LED在商显领域达到10%的渗透率,则Mini LED商显将达到110亿元的市场规模。

因此,站在当前的时点,Mini LED或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在公司端,产业链内企业近期纷纷表态Mini LED需求提升。

Mini LED产业链可分为上游的芯片研发生产,中游的芯片封装,以及下游的应用等三大环节。

波动空间放量(10倍空间正在放量)(5)

上游产业主要包括衬底材料生产、外延片加工以及LED芯片制作等主要环节。

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内企业如三安光电、华灿光电、澳洋顺昌等,海外企业如晶电、隆达等。

中游主要为芯片封装,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国内企业如国星光电、鸿利智汇、瑞丰光电、兆驰股份等,海外企业包括宏齐、东贝、亿光电子等。

其中,上游的三安光电于9月30日发布定增预案,募集资金不超过79亿元,加码Mini/Micro LED项目。

海外企业晶电与达亮电子于2021年1月共同成立的控股公司富采控股,是苹果iPad Pro的Mini LED供应商。

富采控股董事长李秉杰在近日指出,相较今年,明年Mini-LED市场需求量将成倍数增长,产能不足问题或较预期更为严重,富采明年在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两地工厂都有扩产计划。

Mini LED屏需要发光反射膜,长阳科技是三星反射膜的主要供应商,其在近期纪要表示,三星明年的指引翻了一倍,今年下半年终端客户需求亦不断增加,将给公司业绩带来较为积极影响。

因此,从上游公司们的表态可以看出,明后两年Mini LED的需求较确定。

个股方面,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三安光电外,新益昌、长阳科技均可关注。

三安光电:国内LED行业芯片外延片龙头,大力投入Mini LED&Micro LED。

新益昌:Mini LED卖铲人,固晶机设备龙头,固晶机用于固晶,位于LED产业链中游,是封装的一个主要环节,公司在国内市占率超过70%,客户普及率已超过九成。

长阳科技:全球背光反光膜龙头,全球市场份额50%。

参考研报:

《开源证券--Mini LED商业化开启,相关产业链迎来机遇》

《方正证券--超10倍空间的Mini LED》

《天风证券--Mini-LED为iPad在2021-2023年的关键显示器技术》

《安信证券--Micro LED巨量转移技术持续进展,Mini LED应用方兴未艾》

医药板块

从整个医药板块来看,医药今年是估值消化的年份,7月份开始,一直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中。

内忧,指的是医药的政策性担忧,如集采等;外患,是顺周期、新能源等板块对医药的抽水,市场降低了对医药的关注。

9月以来,由于集采的相继落地,市场对于医药政策逐渐认知且充分反应,医药板块反弹,医药底部向上至今,到了哪个阶段?未来的配置思路是什么?

国盛证券选取了自9月3日至今涨幅前四十的标的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涨幅大的个股有以下三个特征:

其一,市场共识性高景气赛道CXO涨幅较大,例如泰格医药、九洲药业、凯莱英、睿智医药、药石科技等,涨幅均超过了20%。

其二,市场识别度较高的核心资产,如通策医疗、爱尔眼科、片仔癀、我武生物、长春高新、恒瑞医药、迈瑞医药等,市场认定的大白马回调更快。

其三,个股基本面有逻辑变化的公司,如:威尔药业涨幅达到45%,其是生产疫苗佐剂重要组分的企业;贝达药业涨幅超过30%,与高增长的激励计划有一定联系。

这个阶段,是以识别度高的核心资产和共识性高景气赛道为核心,但这些个股的高涨幅,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逐步反映。

波动空间放量(10倍空间正在放量)(6)

目前,在最为核心的医药标的底部起来20%-30%以后,市场或选择向有一定逻辑瑕疵或有一定政策压制的核心标的扩散,逐步从一线标的扩散到二线。

但目前,医药短期不具备板块性利好,涨幅很难一蹴而就。

因而,如果要配置标的,要选择符合当前市场审美的核心资产,或者是景气赛道逻辑外溢,同时要涨幅较低,未来依然具备较大的空间。

依据这个逻辑,片仔癀、药明康德较符合。

在涨幅方面,9月3日至今,药明康德涨幅为10.38%;片仔癀涨幅为19.1%。

在空间方面,药明康德中报各业务高速增长,CDMO、中国区实验室有望引领增长;片仔癀在公司董事长换届后,精力更加聚焦业务,利润释放有望加速。

参考研报:

《国盛证券--医药底部向上走到了哪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