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汗国地处中亚,一个由迁徙民族共同体组成的国家,蒙古大军西征的必经之路。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横扫天下的蒙古大军所到之处,无不顺从依附,为了管理那些占领的疆土,成吉思汗的子孙相继在当地建立行政机构,于是便诞生了著名的四大汗国,而后来诞生的“哈萨克”就是组成四大汗国的一部分。

那么哈萨克是怎么来的,与中国有那些历史渊源呢?而蒙古人在哈萨克汗国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那些作用呢?其实问题并不复杂,但若要弄清楚,需要我们再次跨越历史时空。

“哈萨克”在突厥语中就是“脱离”与“迁徙”的意思,他们的主体民族就是汉朝时点缀西域那片绿地毯之一的乌孙国。西汉初年,乌孙部落与月氏部落相继迁徙到祁连山一带,不久便为争夺领地大打出手,结果乌孙败北,首领难难兜靡战死,残部依附匈奴。

汉文帝初年,被匈奴军臣单于抚养成人的乌孙昆莫(首领)猎骄靡(难兜靡之子)卷土重来,击败大月氏,将一部分还没有来及逃走的塞种人与月氏人被收编,建立起自己的专属领地——乌孙王国。位列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军臣单于去世后,昆莫不再听命于匈奴,甚至还中断以往的进贡,双方关系急转直下。由此也埋下了乌孙在匈奴挤压之下转向汉朝靠拢的伏笔。

蒙古四个汗国来历(从乌孙王国到哈萨克汗国的蜕变)(1)

汉朝时乌孙国的位置


乌孙与汉朝的历史渊源

一、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汉朝与乌孙结缘。

回顾历史,哈萨克斯坦与我国之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造访国就是乌孙。汉朝的目的是与乌孙结成联盟,继续推行“断匈奴右臂”策略,将匈奴势力从西域彻底驱逐。但昆莫给出的答案是:“乌孙距匈奴近,大臣皆惧匈奴;距汉朝远,不知汉朝之大小。”

有了结盟大月氏失败的前车之鉴,张骞明白与其和乌孙王徒费口舌,还不如面对现实、另辟蹊径。于是他派副使继续西行南进,分别访问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条直、奄蔡、身毒、于阗等国。成就伟大的人不会放过身边的每一次机会,此举无疑在张骞心中已经绘制出将要开辟丝绸之路的蓝图,尽管张骞没有机会亲眼所见丝绸之路开辟后的盛况。

蒙古四个汗国来历(从乌孙王国到哈萨克汗国的蜕变)(2)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路线图


就在张骞返回长安之时,昆莫派出十几名使节随行,一方面为应对匈奴的威胁而寻找可能依靠的援助,另一方面以对陌生的大汉王朝一探虚实。结果,大汉巍峨的宫殿,宽阔的街道,富庶的百姓生活,辽阔的疆域让乌孙使臣应接不暇,心悦诚服,即刻就产生了与汉结盟的迫切愿望。

乌孙使节回国后将所见所闻如实奏报,神而往之的昆莫不久便派使节重返长安,传达自己称臣的意图,并且投汉武帝所好将珍贵的西域良马相赠。“神马当从西北来”,汉武帝龙颜大悦,仿佛驰步万里,降服四夷的雄心宏志指日可待。随后,乌孙使节趁热打铁,转达了昆莫的第二个愿望——迎娶汉家美丽的公主。

二、汉朝与乌孙和亲之路

为国家百年大计,汉武帝慷慨应允,将获罪自杀的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嫁入乌孙。刘细君出身于扬州,典型的江南美女,雪乳玉腕、丰姿绰约,轻盈的身子如“娇花照水,弱柳扶风”一样,娇羞的神态似额头轻蹙的西施一般。

让这样一位柔弱的女子去承载一个国家的和亲使命,难免会生出诉不尽、挥不去的孤寂与伤感。好在迟暮之年的昆莫将“肤色白净美丽的如马奶酒一样的公主”捧在手心,才让刘细君那颗因与乌孙王年龄差距巨大而产生的失落、而又被思乡之情萦绕的心体会到丝丝慰籍。

昆莫死后,刘细君尊乌孙国俗,嫁给了昆莫之孙岑陬军须靡。就在刘细君为岑陬产下一女的同时,极度虚弱的美女再也没有睁开沉重的双眼。也许在她弥留之际,脑子里闪现的只有远方的长天云霭,心中只有不再望归的悲楚,而她自己恰如化身为荒漠中一株不被人知的红柳。

蒙古四个汗国来历(从乌孙王国到哈萨克汗国的蜕变)(3)

细君公主


乌孙王与汉朝和亲,目的不外乎二点:一、以汉朝的声威壮自己的胆量,让匈奴怀有忌惮,以此获得安全感;二、对于东方美女有着割舍不掉的情怀。果然,刘细君去世不久,乌孙昆弥(首领,相当于匈奴单于)岑陬又向汉朝提出和亲要求。汉武帝慷慨依旧,遂将景帝时发动吴楚七国之乱主角之一、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嫁入乌孙。

公元前102年,解忧公主、侍女、汉使一行数十人踏上漫漫征途,追逐着一个又一个西去的日头。当解忧驻足回头时,只有云低天阔,千山障目,风沙掩面,无声垂泪。这位丰腴健飒的南国女子不免生出刘细君那份“公主琵琶幽怨多”的怅然,但没有退却,因为此去,她坚信要为大汉王朝撑起西边的那片天空。

到了乌孙后,解忧公主才知道岑陬已经娶了一位匈奴公主为妻,并生下一子,名泥靡。而解忧公主在岑陬的有生之年并未生子。岑陬英年早逝,儿子年幼,昆弥之位传给了季父大禄的儿子翁归靡。按乌孙国俗,解忧公主又成为了翁归靡的女人,陪同她一同出嫁的侍女冯嫽则嫁给了乌孙右大将军。

蒙古四个汗国来历(从乌孙王国到哈萨克汗国的蜕变)(4)

解忧公主剧照


翁归靡是一个憨痴的胖子,类似于晋惠帝司马衷一样的人物,但刘解忧并不是贾南风。翁归靡非常宠爱解忧公主,对其言听计从,解忧公主先后为翁归靡生下三子二女,而且长大后各个小有作为。其中,长子元贵靡被定为国家的继承人;次子万年成为莎车国王;三子大乐官至左大将;两个女儿均嫁予王侯为妻。由此可见,解忧公主的子女势必间接成为汉朝经营西域的中坚力量。

三、和亲公主纵横捭阖、力挽狂澜

纵观历史,解忧公主不仅是一位和亲公主,而且是汉朝钉入西域的一枚楔子,汉朝以此为支点,不断在西域屯田戍守、深耕细作,存在感越来越强,汉武帝“断匈奴右臂”的夙愿变为现实。只不过提出构想的人是汉武帝,而完成任务的是其曾孙汉宣帝刘询。

公元前72年,匈奴入侵乌孙,汉宣帝派五员大将率军驰援,匈奴不战而逃。随后,汉、乌联军出击匈奴,获得斩首4万、掳畜70万头的辉煌战绩。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汉朝在乌垒城(今新疆库尔勒与轮台之间)的西域都护府正式设立,匈奴影响西域的历史结束。

蒙古四个汗国来历(从乌孙王国到哈萨克汗国的蜕变)(5)

西汉版图


外患以除,内忧又起。翁归靡去世后,岑陬与匈奴公主所生的儿子泥靡被推上昆弥之位。由此,有着匈奴血统的昆弥开始倒行逆施,将乌孙国搞的乌烟瘴气,一团乱麻,甚至与汉朝公开决裂。更为可悲的是按乌孙国俗,解忧公主又成了“暴君”的女人,而且还含垢忍辱地生下儿子邸靡。

万般无奈之下,解忧公主与两名汉使密谋刺杀泥靡,结计划失败,泥靡负伤逃脱,并引来其子率军为父疯狂报仇。数月之后,汉朝援军赶到,才将被困在赤谷城内的解忧公主与百姓解救。后来,翁归靡与匈奴公主所生的儿子乌就屠击杀泥靡,自立为乌孙昆弥。为了防止乌就屠归降匈奴,汉朝大军压境,一场恶战即将上演。

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解忧公主的侍女冯嫽挺身而出,只身前往乌就屠大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劝说乌就屠与汉朝化干戈为玉帛。后来,在汉朝的作用下,乌孙分为大小昆弥两部,大部由解忧公主之子元贵靡掌管,小部由乌就屠掌管。

蒙古四个汗国来历(从乌孙王国到哈萨克汗国的蜕变)(6)

冯嫽剧照


汉朝经略西域的脚步起于大月氏,始于乌孙,逐步覆盖整个西域,贯穿王朝始终。总之,怀揣家国使命的汉家女子,无论朝花一现,化作春泥,无论韶华倾负五十余春秋岁月,她们始终以祖国利益为支点,在乌孙、汉朝匈奴之间的较量中,或春风润雨,或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用她们那双纤纤玉手,让一件件错综复杂的恶性事件潮退波平。她们当之无愧地被称成为盛开在西域大地上的铿锵玫瑰。

蒙古人在乌孙到哈萨克转变中的作用

中国固有大国情怀,对于周边部分国家倾注的关爱胜过父母对孩子。乌孙就像汉王朝的一个孩子,时而温顺,时而叛逆,但是不变的定理是:失去大人保护的孩子通常会吃尽苦头。汉朝灭亡,乌孙步履维艰。汉朝为他们赶走匈奴,但没有人为他们驱逐随后而至的柔然、突厥。

当隋唐成为大一统王朝、再次经营西域的时候,那片令乌孙人最熟悉不过的土地上古老的王国只剩下了焉耆、龟兹、于阗、疏勒,还有新崛起的高昌,及如当年匈奴一样棘手难缠的西突厥。而乌孙人自己早在柔然人雄霸草原的时候就沦为了葱岭一带的牧人,当12世纪西辽统治西域的时候,乌孙人遥遥相望,难成其国,仿佛重新回到了公元前2世纪之初的部落时代。

蒙古四个汗国来历(从乌孙王国到哈萨克汗国的蜕变)(7)


然而,千年的沧海桑田,乌孙人几度亡国,但没有灭种。蒙古大军横扫中亚后,乌孙后裔先后臣于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金帐汗国(钦察汗国)、术赤长子斡尔达白帐汗国及术赤幼子昔班的蓝帐汗国。纵观历史,蒙古人成了俄罗斯的奠基者,哈萨克也达上了顺风车,尽管这如同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巧合。

最终,在蓝帐汗国的统治下,乌孙人、突厥人、蒙古贵族长期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群体——月即别人。中原大明王朝土木堡之变后,月即别人可汗率领乌孙、康里、克烈、乃蛮、弘吉剌惕、杜拉特等部落归附东察合台汗国,后被安置于楚河流域,并取名“哈萨克”。不久,在友善的东察合台汗国呵护之下,哈萨克汗国诞生,建都土尔克斯坦城。

历史虽然给了乌孙人浴火重生的机会,但从崛起、强大、独立,还需要经历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哈萨克汗国建立不久,就迎来与东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及昔班尼汗率领乌兹别克部落之间的大混战。经三十余年的战火洗礼,哈萨克蜕变成为地域强者,并将原属蓝帐汗国的蒙古人融为本国国民。

民族融合,固建哈萨克汗国国家框架

16世纪末,哈萨克迎来了一次最大规范的民族融合,随后,哈萨克将其统治下的部落按照血缘关系划分为三部分,即大、中、小三玉兹。

蒙古四个汗国来历(从乌孙王国到哈萨克汗国的蜕变)(8)


往事如烟,前路漫漫。哈萨克汗国这个多民族共同体的路并非一帆风顺。蒙古准噶尔汗国兴起后,他们又被武力征服。当准噶尔汗国在打清帝国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后,获得解救的哈萨克三玉兹上表臣服大清。随着清帝国权威的衰落,小、中玉兹被沙俄占领,大玉兹则被彻底逐出自己的领地。接下来就是清朝与哈萨克共同受辱煎熬的日子,直到封建社会的结束,两个国家都迎来的久违的曙光。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