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课堂女老师讲恋爱观(浙大老师上课传授恋爱秘籍)(1)

“喜欢上一个人,后来发现ta已经有喜欢的人了,如何才能停止对这个人的喜欢?”

“该如何看待‘他喜欢我,我喜欢他,但是我不能马上跟他在一起,我得让他追我一会儿’的心态呢?”

通常来说,“我喜欢她,她喜欢他,他却喜欢她”以及这一问题的交换排列组合本该出现在电台的情感热线或是各个“知心姐姐”的问答专栏上,然而,上述这些问题事实上却摘抄自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中,市场营销系老师刘涛负责的课堂上。

一位学生如此评价这个课程:“老师,你们还有没有这种上课很轻松,还会教人谈恋爱的课呢?”

学生恋爱疑难多?——“情感专栏”开场

单看“社会心理学”这五个大字就可以知道,这堂课是绝对正经的专业课程。对于这门课课程目标的官方介绍是这样的:“教授社会心理学领域内的一些经典和现代的理论(比如自尊和意志力的争论),引导学生用理论来观察和解释社会现实,并最终指引学生通过社会行为构建美好的人生。”

恋爱话题事实上出现在课程的在线问答环节,这是刘涛在课程中特别设置的环节。同学们课后提出问题,刘涛经过挑选在下次课堂上进行答疑。选择问题的标准有三个:一是与课堂知识紧密相关的;二是同学们普遍具有的;三是刘涛认为会对提问学生的情绪或生活状态造成较大影响的。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相较于课堂知识的疑惑要多出不少。

湖南大学课堂女老师讲恋爱观(浙大老师上课传授恋爱秘籍)(2)

节选自刘涛老师收到的恋爱问题集合

“在学习上大家已经有很多经验,但是在情感方面、生活方面大家的经验并不足,”刘涛解释道,“男生和女生突然有了情感上的依赖,但是因为没有相关的经验,并不知道如何处理彼此的关系,所以这方面的问题会很多。”

几乎每个学校都拥有自己的学校论坛,浙大也不例外。浙大的98论坛是学生们进行学习、学术分享和日常生活交流互助的平台,自然少不了情感板块。在情感专栏中,每天都会出现许多新帖子,从无到有——从“我为什么还没有女朋友”的征友贴到“我是不是配不上女朋友”的困惑贴;从近到远——从“每天见面还在网络上聊天奇怪吗”的矛盾到“寒假异地联系变少”的担忧。大大小小,涉及方方面面,问问题的人多,解答的人也多,不管是否正在谈恋爱的人都愿意掺上一脚,因此情感板块总是很火热,帖子也屡屡登上首页。

湖南大学课堂女老师讲恋爱观(浙大老师上课传授恋爱秘籍)(3)

尽管论坛是一个学校师生多方交流的平台,论坛中也不乏亲身说法帮助解答的人,但因为个人阅历和理论知识有限,楼主往往无法得到一个较好的答案。在课堂上老师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解答,不但新奇,学生们更能够得到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因而尽管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中涉及男女关系的并不多,恋爱问题却常常成为问答环节的主角。

恋爱问题五花八门?——理论实例双管齐下

社会心理学中有系统性讲解恋爱关系的课,也有涉及部分相关理论、知识的课,主要有“亲密关系”、“性别差异”、“自我认知”等。因而在回答情感问题时,刘涛通常会结合恋爱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具体解答的同时带着同学们进行复习。

湖南大学课堂女老师讲恋爱观(浙大老师上课传授恋爱秘籍)(4)

湖南大学课堂女老师讲恋爱观(浙大老师上课传授恋爱秘籍)(5)

湖南大学课堂女老师讲恋爱观(浙大老师上课传授恋爱秘籍)(6)

湖南大学课堂女老师讲恋爱观(浙大老师上课传授恋爱秘籍)(7)

节选自刘涛“亲密关系课件”

学生提问:男朋友不愿意表达心里的想法怎么办?

刘涛首先从性别差异和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劝说提问同学应该给予男朋友更多的理解,同时也从变色龙现象入手,通过相似性原理提出双方应该培养彼此的共同语言,使两人能够有足够的沟通。最后,刘涛也告诫男生不应该把性别差异,例如“男生本来就粗线条”等,当作借口,爱情是需要双方用心来经营的。

学生再提:为什么想起一年前的感情仍然情绪汹涌?

刘涛:因为矛盾与联结并没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得到解决。其实,很多时候,在爆发较大的矛盾之后,我们应该表现出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主动让一步,邀请对方进行沟通。这一步并不代表你很懦弱;恰恰相反,这一步体现的正是你的智慧。想一下,有多少朋友,多少爱人是因为谁都不愿意先说“对不起”,不愿意先做出让步进行沟通而最终分手的。而这样的“分手”又往往会成为彼此心中难以解开的“一个结”。

“一开始还有点惊讶,觉得这别开生面。”选读该课的同学李浩说,“后来就以一种学习的态度面对了,反正自己也还是单身嘛,干脆就学习一下该怎么去谈恋爱,还是很有收获的。”课堂上的同学们大多也持这样一种态度,在朋友圈分享各种有趣的问题和解答,更将主课老师刘涛戏称为“主播涛”。

湖南大学课堂女老师讲恋爱观(浙大老师上课传授恋爱秘籍)(8)

李浩补充道:“如果过来上课得备点胰岛素,万一一会儿被甜到还可以救一下急。”因为虽然有相关理论作支撑,但为了让同学们充分理解,刘涛常常现身说法。

主课老师刘涛——20年恋爱经历拥有者,将十五岁的初恋走到婚姻的“成功人士”。他表示:“在恋爱的过程中,我们也有各种各样的矛盾。我有哄过她的时候,也有没有哄过她的时候,恋爱里的酸甜苦辣我们都品尝过,一路走来,我们知道对于恋爱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湖南大学课堂女老师讲恋爱观(浙大老师上课传授恋爱秘籍)(9)

主课老师刘涛

因而刘涛解答时偶尔会以自己的恋爱生活为例,切身讲述如何解决相处过程中的矛盾。例如在回答异地恋时,刘涛以他和妻子为例,讲到他在国外留学时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和妻子视频,多数是两人开着视频各自学习,即使没有交流,也能够时刻“感受”到对方。尽管隔着屏幕,也常常不能即时交流,但如果拥有了对于对方的确定性了解,甚至到了“我能充分了解对方接触的人和事”的时候,异地恋就是稳固的。异地恋真正可怕的是没有功能性的沟通交流,心理上对于对方的状况充满不确定性,而不是双方不能天天待在一起。真实的内容和偶然透露出的甜蜜一角常常大范围“误伤”到课堂上的同学们——“甜得牙都要掉了”。

解决问题是初衷

尽管恋爱问题并不是课堂上的主角,问答环节也只是课堂复习预热环节,但因为新奇感和与现实生活的贴合而成为了同学们参与度超高的环节之一。对于这样的现象,刘涛也乐见其成。这样的环节设置也是出于他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生活问题的考量:“现在90后的一些消极恋爱观、佛系价值观、丧文化等观点,我也无法评判它究竟是对是错。但是,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些更为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态度。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这些恋爱知识也是想告诉大家,对待爱情,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压抑自己。缘分来了不要躲避,给自己和他人一个机会;如果没有也不要刻意追求,摆正心态。爱情应该是令人开心的,向上的,美的,应该让双方都变得更好。爱情未到先准备着,爱情到了要好好珍惜与呵护。”

湖南大学课堂女老师讲恋爱观(浙大老师上课传授恋爱秘籍)(10)

情感话题不只是课堂上日常与课业的结合,也切实对同学们的生活起了作用。一次课堂中提及恋爱过程中男生女生发生矛盾不能隔夜,由于女生身体素质上的差异,不仅会受到精神上的伤害,而且相比男生更容易损害身体。后来有男生发来反馈,课后某天他和女朋友生气吵架,正准备放下手机自顾自睡了,突然想起上课时老师的解答,便重新拿起手机给女朋友打了一个电话,两个人在当天重归于好。“他觉得真的很有用,也很有意思。”刘涛笑着说。

除了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恋爱知识,课堂后也有同学向刘涛老师请教感情问题,不管是恋爱中爆发矛盾,还是分手后情绪调解,刘涛总是耐心地答疑解惑,然后回复大家“木事儿”。

单身可进行知识储备,已脱单可进行教学实践,在系统学习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之余还能进行恋爱“培训”,刘涛老师的社会心理学,你,心动了吗?


本文作者:浙江大学微讯社 万佳妮 田羽

图片来源于刘涛 网络

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陈晗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