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只有盈利才能有资金持续投入来保证企业正常发展、给予投资人投资回报、提升员工福利薪资待遇。而要看一家企业是否盈利、盈利多少,就要看利润表。

什么是利润表?

利润表过去也叫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实现或者发生亏损)的财务报表,是一张期间报表。因为它反映的是一定时期企业的损益状况,所以利润表就像企业的一个脸面,也是财务造假的主战场。

绝大多数投资者在看财务报表时,最先看的一般都是利润表,因为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投资者以最快速度获取上市公司经营成果,从而作出投资决策的关键指标之一。

利润表的核心公式: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地看懂和把握住利润表的关键信息呢?

主要从利润表的四个方面解读:毛利(收入和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经营性质资产损失和投资性质资产损失)、净资产收益率。

公司利润表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如何看公司的利润表)(1)

详解利润表财务分析指标

一般来说,就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方面,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财务指标:

1.毛利率

毛利率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之后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可以看作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的投入产出率。毛利率越高的企业,其实现同样规模收入所需的成本越低,从而更大程度地保证了其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毛利率是比较适合类比的财务指标。例如,投资者通过与同行业中其他企业毛利率的比较,可以了解被投资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而对企业自身毛利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也可以让投资者看到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的变化,以此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2.费用率

费用率是企业运营效率的体现。销售费用率等于销售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管理费用率等于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财务费用率是财务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

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率越高,代表什么?

企业在实现业务增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完善销售渠道等,而这些投入均会反映在销售费用中。因此,销售费用率越高,说明企业实现收入所需的市场投入越大。这可能是由于产品新进入市场,品牌规模和销售渠道尚未完善,前期投入较高;也可能是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处于高度竞争状态,且客户的忠诚度不高,需要不断维持市场投入,以持续地吸引客户。

管理费用是记录企业日常发生的运营支出,如企业总部管理职能部门所发生的办公室租赁费,管理人员工资薪金等。管理费用率是反映企业管理效率的指标,一般来讲,管理比率越低则管理效率越高。当然,企业也不能一味追求短期利润而不断降低管理费用率,而需要在战略发展和管理效率之间权衡利弊。为构建有竞争力的战略发展计划,企业势必要引入高端管理人才,从而导致运营成本的上升,但企业战略发展计划的构建才是确保企业长期盈利的基础。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费用负担往往较重,是企业的一个沉重包袱。企业应通过财务费用率这个指标的计算,分析企业的财务负担,调整筹资渠道,改善资金结构,提高盈利水平。

3.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也称权益净利率,代表了单位股东权益所能赚取的净利润,等于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值。该指标是衡量股东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财务指标,其比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水平越高,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所参考的重要指标。

当然,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还需要考虑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若企业尚处于新业务的拓展阶段,其投入资金尚未形成稳定的回报时,投资者可能需要更多的从新业务的发展前景角度予以考虑,而非将这类扩张中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与处于稳定发展企业相比较,以避免做出不合适的投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