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的典故,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

滥:失实的,假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凑数。使:让。必:一定,必须,总是。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请:请求,要求。为:给,替。说:通“悦”,对......感到高兴。廪食(lǐn sì)以数百人: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廪:粮食。食:供养。以:用,拿。好∶喜欢,喜悦,此处是喜欢。逃:逃跑。立:继承王位。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位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乐师们吹竽。齐宣王爱面子,凡事喜欢讲排场,尤其喜欢听人合奏吹竽。三百个乐师一起吹竽,声势浩大。每次听竽,内心都能得到极大地满足。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每天解锁一个成语小故事之滥竽充数)(1)

有个姓南郭的处士听说了此事,心生一计。决定请求齐宣王把他安排进吹竽的队伍。南郭来到皇宫,当着齐宣王的面一顿猛夸自己是吹竽的高手:听了我吹的竽,没有人是不惊叹的!齐宣王被南郭先生的花言巧语哄得团团转,当即把他收进了吹竽的队伍。并且给予他非常丰厚的俸禄。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每天解锁一个成语小故事之滥竽充数)(2)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乐师们的队伍里安然无恙。每次表演吹竽,他就模仿其他人的姿势神态,装腔作势,倒也惟妙惟肖,竟从未被人识破。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每天解锁一个成语小故事之滥竽充数)(3)

不久,齐宣王病亡。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他也像父亲一样喜欢听竽。不过不同的是,他喜欢听独奏。并且让乐师们一个一个吹给他听。南郭先生知道自己再也混不下去了,赶紧趁机溜出宫中,逃之夭夭。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每天解锁一个成语小故事之滥竽充数)(4)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虽然欺骗行为有时能够得逞,但是终究不会长久。弄虚作假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最终也会露出马脚。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寓意: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事,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