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几节,我们讲了司马迁的家世和远祖,以及司马光和姜太公的故事。
这一节,一起来看看秦帝国崛起的历代明君。
一、秦穆公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姓赢,名任好。
秦国为了向东发展,采纳百里奚,蹇叔等贤能人士的建议,重视同晋国的关系。
公元前656年,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女儿为妻。从此两国之间互通婚姻关系,这就是“秦晋之好”的由来。
晋国内乱,秦国帮着晋国立君;晋国发生饥荒,秦国救济粟米。女婿能做的事,秦穆公都做到了。
秦国灾荒向晋国借粮,晋惠公不但不借,反而趁机出兵攻秦。秦穆公大怒,亲自带兵还击。秦穆公受伤,多亏当年秦穆公赦免的岐山人相救,秦穆公顺利解围并活捉了晋惠公。
周天子求情,媳妇也闹腾(毕竟晋惠公是自己的亲弟弟),最后晋国献出河西的土地,并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这件事才算解决。
秦穆公重用孟明视(百里奚之子)攻打晋国,屡败屡战,但秦穆公并没有责备,反而把失败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不愧是英明之主)。
公元前624年春,秦穆公派孟明视再次攻打晋国,大获全胜。当年的崤山全军覆没终于雪耻。
西戎部族听说秦国大胜,十分胆怯,赶紧联合二十来个部族主动投靠,纳贡请朝,秦国借机发展,扩地千里,小国变成大国。
二、秦孝公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姓赢,名渠梁。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开阡陌,奖农耕,使国力强盛。当时很多国家都在变革,只有秦国是比较彻底的,而且持续执行了商鞅变法的各项政策,秦国开始变强。
三、秦惠文王
姓赢,名驷。秦国第一位开始称王的君主。
秦惠文王重用张仪,司马错。
公元前325年,把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全部土地夺回来,从此彻底打通开往中原的道路。
公元前315年,秦国平定了西北部最大的部族,攻占二十五城,秦国拥有了大片的优良牧场。
公元前312年,秦国攻占巴蜀(是司马错的建议,上两节讲过),从此有了当时最肥沃的土地。
从此,秦国拥有了富饶巩固的大后方。
四、秦昭襄王
姓赢,名稷。公元前324年,秦惠文王爱妾芈八子生(芈八子即宣太后,电视剧《芈月传》里的芈月原型)嬴稷。
嬴稷在燕国当人质多年,回到秦国即位时年仅十八岁,政治经验不足,宣太后(昭襄王母亲)临朝听政,舅舅魏冉辅佐。
宣太后极为精明,很有政治才能,和秦国的三代帝王,谋士,权臣都有过交往,深谙政治权势。虽然昭襄王没有实权,但是宣太后觉不允许任何人对秦昭襄王不敬,还不断的强化昭襄王的权威,为秦昭襄王的亲政创造条件。
宣太后和昭襄王联合设计诱杀楚怀王和义渠王。从此以后,因为楚国国君个个无能,楚国一蹶不振。杀义渠王,灭义渠,秦国扫平后顾之忧。
宣太后执政期间,秦昭襄王对待两个舅舅魏冉(魏侯,辅佐宣太后,宣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芈戎很是尊敬。对待两个弟弟也很爱护,总是用最好的待遇来对待他们。
宣太后看到眼里很是欣慰,渐渐的退居幕后。但是秦昭襄王仍然在大事上与母后商量。
后来,两个弟弟图谋造反,并取得了魏冉和白起(白起后来被赐自缢的一个重要原因)的支持,宣太后严厉警告魏冉和白起不要参与秦昭襄王兄弟的斗争。兄弟相争是宣太后晚年失落的原因。
秦昭襄王在位五十五年,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王。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秦始皇统一华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节,刺杀秦始皇的主谋到底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