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日前,日本发布了新军舰设计建造的新闻,引起全球军事观察家们的高度关注。据环球网援引日本时事通讯社的报道,日本防卫省公布了2023年度(令和5年度)概算要求草案,规模再创新高,达到5.59万亿日元(约合2785亿元人民币),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目前被称为“宙斯盾系统搭载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满载排水量达到2.6万吨,外形酷似美国“朱姆沃尔特”级导弹驱逐舰,让人马上想到了日本在二战前期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

日本大和号为什么这么厉害(再造大和号日本疯了吗)(1)

图片:日本新型“宙斯盾系统搭载舰”设计草图。

有媒体称,日本这是受到了中俄“东方-2022”战略演习的刺激而做出的决定。事实上,要决定设计建造一型新型战舰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出的,“宙斯盾系统搭载舰”的造舰计划必然是日本早就经过充分验证和深思熟虑才公布的。

近年来,日本大肆建造各种新一代大型水面舰艇和潜艇,包括出云级准航母、爱宕级导弹驱逐舰、FFM级新型导弹护卫舰以及新型潜艇等。在这种高密度造舰计划的同时,又公布“宙斯盾系统搭载舰”计划,显然是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进一步拔高。

根据日本方面的介绍,这种新式战舰长210米,宽40米,排水量26000吨,几乎和出云级准航母相当了,一旦造出来几乎相当于二战时期旧日本海军的大和级战列舰,可见日本的野心,而且鉴于日本海上自卫队一直将旧日本海军的军舰名用来命名新型战舰,不少人怀疑这种新型战舰问世后必然会被命名为“大和”号和“武藏”号,以纪念在二战中被美军击沉的2艘大和级战列舰。

日本大和号为什么这么厉害(再造大和号日本疯了吗)(2)

图片:旧日本海军“大和”号战列舰,已经成为了日本民族象征。

“大和”号和“武藏”号是旧日本海军在战舰制胜论指引下设计建造的2艘超级战列舰,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战列舰,比美军衣阿华级战列舰还要大不少,拥有9门460毫米巨炮和数百门高射炮。但这2艘战列舰却随着旧日本海军的野望破灭纷纷被美军击沉,可耻地沉入了波涛汹涌的太平洋。

然而,由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的宣传,这两艘战列舰,特别是执行了最后“菊水特攻”自杀行动的“大和”号战列舰却成为了日本的民族象征之一,各种致敬影片和动画片不断,什么《宇宙战舰大和号》《男人的大和》《阿基米德大作战》等等,都能够看到亡魂不散的旧日本海军影子。

日本大和号为什么这么厉害(再造大和号日本疯了吗)(3)

图片:《男人的大和》中的“大和”号战列舰。

根据日本媒体称,日本海上自卫队之所以要建造新的大型“宙斯盾”舰,主要是由于原先计划在日本海方向建设的2座陆基“宙斯盾”系统由于征地问题而搁浅了,所以日本政府计划再增加建造2艘新式的特大型“宙斯盾”舰来弥补。

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个理由,那么再造2艘爱宕级改进型“宙斯盾”舰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建造2.6万吨级的大型战舰,这已经是055型万吨大驱的2倍以上了,甚至超过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航母战舰——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彼得大帝”号,后者满载排水量也就25860吨。可见日本军国主义复兴的野心有多大,所以才会被戏称为“令和版大和”。

日本大和号为什么这么厉害(再造大和号日本疯了吗)(4)

图片:日本的“宙斯盾系统搭载舰”将超过“彼得大帝”号巡洋舰。

按照日本的计划,这2艘“令和版大和”将会以美制AN/SPY-7型“宙斯盾”相控阵雷达为核心,而SPY-7型雷达是在早期的SPY-1E型S波段雷达升级发展而来。

该舰除了携带“标准”-3、“标准”-6等防空导弹外,还能携带日本以12式陆基反舰导弹为基础开发的射程达1000公里的远程巡航导弹,并搭载日本陆自的03式中程防空导弹的海军改进版,具备很强的防空、反潜、反舰和对陆攻击多用途作战能力。从这个角度上看,日本已经完全冲破了和平宪法的束缚,追求打击敌方领土能力的强大战舰。

日本大和号为什么这么厉害(再造大和号日本疯了吗)(5)

图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展示SPY-7雷达。

显然,单单依靠日本自身的科技实力已经难以承担建造“令和版大和”的任务,因此需要美国的全力支撑。目前,美国还没有对日本这个计划有什么表态,但从当前的形势看美国会默许甚至主动支持日本建造这种巨型战舰,以对抗中俄。

但是,美国这也是养虎为患!建造这样巨大的“令和版大和”只是为了圆日本二战至今还没有做完的“大舰巨炮”美梦,只是将火炮换成了导弹。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武库舰”的失败,CGX未来巡洋舰的下马,以及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缩减数量,都说明了这种单纯往军舰上堆导弹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日本新型“宙斯盾系统搭载舰”建造的成本和风险都将极大增加,同时2艘巨舰也难以改变力量对比,反而会让日本一步步向军国主义边缘滑去,对于整个东亚局势带来负面影响!

日本大和号为什么这么厉害(再造大和号日本疯了吗)(6)

图片:美日合作也难以改变“宙斯盾系统搭载舰”建造成本和风险巨大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