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进涛小学改名建平实验小学的消息,引爆了家长群和小区业主群。

有的家长不买账,觉得只不过换了个牌子而已,没啥用。

为什么农林类学校受轻视(透露了3个重大信号)(1)

但小区业主很是开心,翻牌就是送钱,自己可以坐享其成。

为什么农林类学校受轻视(透露了3个重大信号)(2)

为什么农林类学校受轻视(透露了3个重大信号)(3)

无独有偶,除了浦东,静安有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最近也悄悄改了名字。彭顺中学更名为大宁国际小学西校

为什么农林类学校受轻视(透露了3个重大信号)(4)

为什么菜校都在改名字,而且都改成了名校?这些学校都会变成家门口的好学校吗?以后遍地是名校,还有必要择校吗

为什么农林类学校受轻视(透露了3个重大信号)(5)

哪些菜校改了名?

这两年改名的学校还真不少,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比如引入了新的教育资源学校重新建制、或者集团化办学等等原因,每年都会有学校变更名字。

不过我们发现,最近改名字的,无一例外,都绑上了名校的招牌

菜校更名合集

黄浦区

应昌期围棋学校小学部并入北京东路小学,初中部并入格致初级中学

静安区

和田中学更名为市北初级中学(北校)

彭顺中学更名为大宁国际小学(西校)

闵行区

航华二中被七宝二中合并,更名为七宝二中(北校区)

普陀区

明翔实验学校被晋元附校合并,更名为晋元附校(西校)

浦东新区

新时代小学更名为进才实验小学(西校)

由由小学更名为进才实验小学(由由校区)

万德小学更名为六师附小(万德校区)

花木中心小学更名为海桐小学(花木校区)

那么这些学校只是挂个名校的招牌,换汤不换药?还是教学质量会有所提升,值得期待呢?

为什么农林类学校受轻视(透露了3个重大信号)(6)

更名的菜校,值得期待吗?

对于这些改名的学校本身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是个利好。

一方面,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流动等,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名校的扶持

但优质资源就这么多,扶持力度有多大,参与程度有多深,这些还是有待观察和验证的。

另一方面,生源也会有所提升

本来对口的优质生源流失情况会好转,也会有一些冲着名校的牌子选择置业这里的家庭,带来了潜在的优质生源。

但是这种利好,也需要家长们辩证地来看待

如果是冲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实话实说,只改个名字还不够。一所学校的提升,起码需要几年的积累和沉淀,短时间内还看不到明显的效果。

对于这两年就要上学的孩子来说,其实没啥变化和影响。但如果孩子还很小,这倒不失为一个潜在福利。

当然,不考虑孩子上学,只看房价的话,涨幅确实很可观。

为什么农林类学校受轻视(透露了3个重大信号)(7)

对周边小区有哪些利好?

比如由由小学,去年3月份改名进才实验小学由由校区后,对口小区的房价马上就有了体现。

为什么农林类学校受轻视(透露了3个重大信号)(8)

但从数据上也不难看出,有了一波小涨幅之后,价格在5月份又回归了。

从政策层面来看,房住不炒是坚定不移的。从实际出发,家长们也是越来越理性,不会只为了一个名字买单,关键还是要看学校自身的口碑和教学质量,以及对口初中是否给力。

就好像这次的进涛小学更名建平实验小学,如果对口初中也变成了建平实验中学,那房价也要翻个身了。

而且事实也的确如此,个别对口建平实验中学的小区,因为这次更名,房东的心态马上发生了变化,以双学区自居,坐地起价。

不过从长远来说,改名是一件好事情

家门口都是好学校,能缓解家长们的焦虑,不再为“择校”烦恼,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亲子陪伴和家庭教育上。

回归初心,让教育成为它本来该有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