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五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肝脾肾怎么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肝脾肾怎么补(肝脾肾到底哪个最重要)

肝脾肾怎么补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五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摶而勿沈,名曰一陰。陰陽(雩重)(雩重),積傳為一周,氣裏形表而為相成也。”——《黃帝內經•陰陽離合論》

(接前文)我们先看第一种,“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跟前面的“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正好是相应的。三阴经的开阖枢是怎么排布的?为什么这么排布呢?跟前面也是一一对应的。我们先看张景岳的认识。张景岳在《类经》里边注解为∶“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也,厥阴为阖,居阴分之里也,少阴为枢,居阴分之中也。开者主出,阖者主入,枢者主出入之间”。(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这是从表里来注解,开者主出,阖者主入,枢者主出入之间,就像门轴一样,所以枢就是门轴,从表里,一个表,一个里,一个开,一个阖这样来注解。马莳在《素问注证发微》里面注解为∶“然太阴者,三阴也,为阴之外,其义为开;厥阴者,一阴也,为阴之尽,其为阖;少阴者,二阴也,为阴之中,其为枢,非枢则无所主,非阖则无所入,非开则无所出,诚离之不能无阖也。”

《注证发微》跟前面三阳经是一模一样,也是“非枢则无所主,非阖则无所入,非开则无所出,诚离之不能无阖也”,“离之不能无阖”什么意思?就是三者离开虽然有分别,各有所主,但是他三个也是合一的,是分不开的,就像我们的手,手心离不开手背,手背离不开手心。你说不要手心只要手背可能吗?不可能,这就是一体两面。就像地球,天天在自转,自转一周就形成了昼夜,我们住在北京,这些地方只要白天不要黑天可以吗?不行。只要黑天不要白天行不行?也不行。他两个是合在一起的,但是他们两个又截然不同,一个白天一个黑夜。就像阴阳一样,不光有阴不行,叫做孤阴不长,光有阳也不行,叫做独阳不生,所以有阴有阳,阴阳和合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所以《注证发微》是从一二三阴进行了一个次第的注解。

《素问吴注·卷二》里边是这么说的∶“太阴居中,敷布阴气谓之开;厥阴谓之尽阴,受纳绝阴之气谓之阖也。少阴为肾,精气充满,则脾职其开,肝职其阖,肾气不充,则开阖失常,是少阴为枢纽也”。这块是从脏腑功能的角度来论述,太阴是太阴脾经,指的是阴气之为开,脾司开合,它的功能就是开,你像我们的饮食,所有的东西吃进来脾把它张开,才能吸收,还主运化,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需要在此运化,气血生化也是由此来消化吸收,运化到全身这就是脾职其开。

肝职其阖,肝藏血,主疏泄,肝气是收藏的。他俩要想好怎么办?肾气必须要充足,肾气要精气充满,肾气要是不充足,则开合失常,所以少阴是枢纽。从临床上来看也确实是这样,如果肾气不足的话,患者不仅是脾胃有问题,我们以前也讲过,就是如果是肾阳不足,阳气不能腐熟,命门之火衰了之后脾阳也跟着衰,就不能腐熟水谷,就会出现完谷不化,脾胃虚弱这种情况。

肾精是肝气的来源,肾水要是不足肝血就得不到滋养,这叫肝肾同源。肾水不足,水生木,水就是肾,肾水要是不足,水不能滋养肝木,就相当于一棵大树底下没有水,大树就萎缩了,就没有生命力了。肾阴要是不足,肝气肝阴肝血都弱,就会出现肝肾不足的表现。所以脾和肝中间谁来做调整呢?就是肾气,所以少阴为枢钮,就是肾气是他二者之间的枢纽。

很多人说,彭博士你讲了半天,肝脾肾到底哪个最重要?其实要是从重要程度上来讲这三个都很重要,但是非要你选一个,我认为最关键最根本的还是肾。肾气要是足了之后,脾气跟着就足,肝气跟着就充养。但你要是从治疗角度来讲,就不是这个次第了,要从治疗来讲,你直接补肾往往补不进去,得先调脾胃,脾胃好了之后再补肾再养肝就容易进行了,所以我们要是从生理功能上来讲,肾气更加重要。但从治疗的次第来讲先调脾胃,这就是我个人的临床经验供大家来参考,这就是我们在临床上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张景岳是一个临床大家,他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非常的深入,而且他的一些治疗方法也非常的独到,很全面,写了一本书叫《景岳全书》,要是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买来看一看。《景岳全书》里边内容重点讲的就是内科的治疗方法。不仅有内科,还有伤寒,还有外感性疾病。后人为什么重视《景岳全书》呢?就是因为现代《中医内科学》里边有大量的中药方剂,还有治疗内科疾病的方法,都是脱胎于《景岳全书》。

我们要是学过《中医内科学》的人就知道,《中医内科学》有一版、二版、三版,一直到现在的十三五规划教材。一版、二版的教材里边最主要的一个参考的书籍就是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就像我们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刚建国的时候没有这本书,一开始的一版、二版教材都是参考着李中梓写的《内经知要》来编写的,我们现在的教材都是以古书作为基础,在基础之上进行丰富和补充,然后与时俱进。与时俱进这词特别好,就是与时代共同进步,中医学也要这样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把里边的内容进行丰富和优化,更加适合现代患者们得的疾病的疾病谱,这其实就是追本溯源,《中医内科学》能溯源到《景岳全书》上去。这就是讲的“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五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