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每日所需要的膳食纤维(中年人为何要加强膳食纤维)(1)

人体每日所需要的膳食纤维(中年人为何要加强膳食纤维)(2)

10 月 3 日的《热心肠日报》,我们解读了 9 篇文献,关注:限时进食、药物-营养互作、鞘磷脂、鱼油、PUFA、膳食淀粉。


多吃膳食纤维或可改善中年人的肌肉量和力量

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12.91]

① 纳入美国NHANES研究中≥40岁人群的横断面数据,分析膳食纤维摄入与体质组成(n=6454)、糖稳态(n=5032)和骨骼肌力量(n=5326)的关联;② 较高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与较高的相对总瘦体重、相对四肢瘦质量、相对骨矿物质含量和相对结合握力,显著相关;③ 还与较低的体重、BMI、相对总脂肪量、相对躯干脂肪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HOMA2-IR),显著相关;④ 剂量反应分析显示,大部分指标与膳食纤维的关系都近似线性。

【主编评语】

骨骼肌质量从40岁开始下降。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对美国人群进行了横断面研究,表明在≥40岁的人群中,较高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与更好的体质组成、糖稳态以及骨骼肌质量和力量相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可能是预防衰老相关骨骼肌质量下降的可行策略。(@mildbreeze)

【原文信息】

Higher dietary fibre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keletal muscle mass and strength in adults aged 40 years and older

2021-09-29, doi: 10.1002/jcsm.12820


益生元调节肠道菌和胆汁酸水平,改善节律和睡眠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7.217]

① 益生元可增加大鼠狄氏副拟杆菌和瘤胃菌5的相对丰度,改变粪便胆汁酸谱,并与次级胆汁酸和共轭胆汁酸浓度呈负相关;② CDR(慢性节律中断)降低了α多样性均匀度,益生元饮食可阻止这一效应;③ 益生元饮食的CDR大鼠能更快地调整NREM睡眠和核心体温昼夜节律,以适应变化后的光/暗周期;④ 胆酸和瘤胃菌5,与CDR后CBT重新调整到新的光/暗周期的时间有关;⑤ 瘤胃菌5和牛磺胆酸的变化与CBT和睡眠改变有关。

【主编评语】

益生元营养物质对肠道微生物生态、肠道代谢组产生有利的改变,并减少急性严重应激源暴露的一些负面影响,包括睡眠紊乱、核心体温节律性和肠道微生物失调。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发表的文章,探究了益生元饮食对缓解生理和睡眠/觉醒行为的昼夜节律慢性中断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分别给雄性SD大鼠喂食富含益生元基质的饲料或热量匹配的对照饲料。5周后,将大鼠置于CDR (12 h光/暗逆转)或保持未受干扰的正常光/暗周期(NLD)。记录自由运动大鼠的睡眠脑电图、核心体温和运动活动。并在实验开始前第33天、第0天(CDR开始)和第42天采集粪便样本,并测定粪便样品中肠道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和相对丰度。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粪便初级胆汁酸、细菌修饰二级胆汁酸和共轭胆汁酸。本研究结果表明,富含益生元的饮食可以富集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改变粪便胆汁酸水平,并促进昼夜节律中断后睡眠和昼夜节律的恢复和调整。(@nana)

【原文信息】

Ruminiclostridium 5, 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 and bile acid profile are modulated by prebiotic diet and associate with facilitated sleep/clock realignment after chronic disruption of rhythms

2021-07-07, doi: 10.1016/j.bbi.2021.07.006


补充菊粉未显著改善糖尿病高风险者的外周胰岛素敏感性

Nutrients——[5.717]

① 24名2型糖尿病(T2D)高风险的超重/肥胖受试者进行控制喂养试验,并随机分2组每天补充10克菊粉或安慰剂,干预6周;② 除了空腹胰岛素(菊粉组较高),两组在基线时无差异;③ 菊粉组的空腹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抵抗(HOMA-IR)在干预后显著降低,但这种改善可能与基线差异有关,且外周胰岛素敏感度无显著改善,骨骼肌代谢和线粒体酶活性也无变化;④ 菊粉增加了受试者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含量,但肠道通透性和血浆内毒素浓度无变化。

【主编评语】

Nutrients近期发表的一项概念验证试验,在2型糖尿病高风险受试者探索了持续6周的每天补充10克菊粉的干预方法,能否改善糖代谢、降低糖尿病风险,结果表明在体重没有减轻的情况下,补充菊粉对外周胰岛素敏感性无显著影响。(@mildbreeze)

【原文信息】

Prebiotic Inulin Supplementation and Peripheral Insulin Sensitivity in adults at Elevated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21-09-17, doi: 10.3390/nu13093235


喝酒前摄入益生菌或有助于解酒?

Food and Function——[5.396]

① 20名受试者(10名ALDH2野生型、10名ALDH2杂合突变)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先后(中间间隔1周的清洗期)摄入150mL的LGG发酵乳或普通牛奶,5分钟后在25分钟内喝下5杯啤酒;② 喝酒前摄入LGG发酵乳可显著降低喝酒后的血液及唾液中的乙醛水平,ALDH2杂合突变型受试者的应答率高于ALDH2野生型受试者(90% vs. 70%);③ 同时,LGG发酵乳可减少喝酒后的脸红时间;④ 无论ALDH2基因型,摄入LGG发酵乳3.5小时后,唾液中仍有10^5 CFU的LGG。

【主编评语】

在体外,鼠李糖乳杆菌GG(LGG)等益生菌可具有解毒乙醛的能力。Food and Function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交叉对照试验结果,在20名受试者中,喝酒前5分钟摄入LGG发酵乳,可显著降低喝酒后的脸红时间及体内(血液及唾液)乙醛水平。(@szx)

【原文信息】

Intake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GG) fermented milk before drinking alcohol reduces acetaldehyde levels and duration of flushing in drinkers with wild-type and heterozygous mutant ALDH2: a randomized, blinded crossover controlled trial

2021-08-23, doi: 10.1039/D1FO01485D


一种多菌发酵乳或有助于幽门螺杆菌治疗后的肠道菌群恢复

Nutrients——[5.717]

① 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136名受试者进行14天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在治疗期间和之后服用28天含3株乳杆菌的发酵乳或对照酸奶;② 抗生素相关腹泻和胃肠道症状在两组间无差异;③ Hp治疗引起粪便菌群组成的显著改变,细菌载量和α多样性及SCFA浓度均降低,念珠菌属真菌和钙卫蛋白升高;④ 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在Hp治疗后的菌群组成恢复较快,一些潜在肠杆菌科致病菌丰度较低,主要SCFA和戊酸浓度较高,且粪便中能检出乳杆菌菌株活菌。

【主编评语】

Nutrients近期发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探索了一种含3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CNCM I-1518、副干酪乳杆菌I-3689和鼠李糖乳杆菌CNCM I-3690)的发酵乳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相关的腹泻、胃肠症状和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影响。(@mildbreeze)

【原文信息】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Effect of a Multi-Strain Fermented Milk on the GUT Microbiota Recovery after Helicobacter pylori Therapy

2021-09-11, doi: 10.3390/nu13093171


JAMA子刊:无糖饮料不是减肥好选择

JAMA Network Open——[8.483]

① 共74名参与者完成全过程实验,在交叉设计实验中,有73名摄入水和蔗糖,72名参与者摄入水、蔗糖和三氯蔗糖;② 蔗糖和三氯蔗糖与循环葡萄糖、胰岛素、GLP-1的增加,以及acyl-ghrelin的抑制有关,但是和PYY以及瘦素无关;③ 在饮用三氯蔗糖和蔗糖后,肥胖人群(非超重和健康)表现出对美食更高的反应度;④ 女性对食物具有更高的MFC和OFC表现,但是男性参与者无差异;⑤ 并且,摄入两种糖实验中,女性摄入的卡路里更多,男性之间并没有差异。

【主编评语】

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的一项随机交叉试验结果。文章探究了蔗糖和三氯蔗糖的摄入对不同体重、性别人群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和肥胖人群对甜味剂的反应更敏感,可能会增加女性和肥胖人群的食欲。(@Bingbing)

【原文信息】

Obesity and Sex-Related Associations With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Sucralose vs Sucrose on Appetite and Reward Processing: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2021-09-28,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26313


充足的膳食维生素K1或有助于健康长寿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8.082]

① 纳入一项前瞻性队列中的56048名丹麦人,基线中位年龄56岁,随访23年,分析维生素K1摄入与死亡风险的关系;② 校正混杂因素后,中高剂量的膳食维生素K1(87–192 µg/天)与较低的全因、心血管疾病相关和癌症相关的死亡风险相关,Q5vsQ1的HR分别为0.76、0.72和0.80;③ 维生素K1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之间的关联存在于所有亚人群中(按性别、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状况分类),而与癌症相关死亡的关联仅存在于当前/前吸烟者中。

【主编评语】

关于维生素K1与早死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目前的研究尚无定论。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近期发表了来自丹麦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分析了5.6万名中老年人(50-65岁)随访23年的数据,表明膳食维生素K1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癌症相关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均呈负相关。(@mildbreeze)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between vitamin K1 intake and mortality in the Danish Diet, cancer, and Health cohort

2021-09-30, doi: 10.1007/s10654-021-00806-9


南京医科大学:41万余人数据揭示怎么吃可降低肺癌风险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7.045]

① 纳入英国生物样本库中41.6万余人的数据,中位随访7.13年,记录了1782例肺癌,分析饮食因素与肺癌风险的关系;② 红肉摄入量增加50克/天、加工肉增加25克/天,肺癌风险分别升高36%和30%;③ 水果摄入量增加100克/天、蔬菜增加100克/天、早餐谷物增加50克/天、膳食纤维增加5克/天,肺癌风险分别降低10%、11%、19%和24%;④ 谨慎饮食模式(Prudent)与较低的肺癌风险相关,而西式饮食与较高的肺癌风险相关。

【主编评语】

南京医科大学马红霞、朱猛与团队近期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研究,对英国41万余人的饮食和肺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多吃水果、蔬菜、早餐麦片和膳食纤维,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的饮食,与肺癌的风险较低有关。(@mildbreeze)

【原文信息】

Diet and Risk of Incident Lung Cancer: A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UK Biobank

2021-09-28, doi: 10.1093/ajcn/nqab298


吃坚果能防癌吗?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7.045]

① 纳入美国3个大型前瞻队列中逾18万女性和4.5万男性,在587万人-年随访期间记录了44561例癌症;② 校正多种已知和潜在混杂因素后,与不吃坚果相比,每周吃≥5份(每份28克)坚果的总癌症、肺癌、结直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和侵袭性前列腺癌的风险的HR分别为0.99、0.88、1.07、0.90、0.96和1.18,均无统计学意义;③ 单独分析不同坚果类型(花生、树坚果、核桃和其他树坚果)也未发现与总癌症和特定癌症风险的显著关联。

【主编评语】

坚果作为一种健康食品能帮助预防癌症吗?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近期发表的研究,对美国NHS、NHSII和HPFS三个大型队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常吃坚果与总癌症和5种常见癌症的风险均无显著关联。(@mildbreeze)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of nut consumption with risk of total cancer and 5 specific cancers: evidence from 3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2021-09-28, doi: 10.1093/ajcn/nqab295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nana,szx,Bingbing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0-02 | 重磅综述:限食益于健康再添新证

10-01 | 9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09-30 | 今日Nature:隔日"过午不食"为何能更长寿?

09-29 | 两位中国院士分别突破,动物菌群研究登上Microbiome

09-28 | 中国团队多点开花:6文一览近期进展

09-27 | 中国力量:中山大学接连发表食管癌和大肠癌突破

09-26 | 少吃点如何助长寿?近百分综述强力阐述

09-25 | 钙卫蛋白有什么功能? GUT综述“一网打尽”

09-24 | 如何在胃肠道更好给药?顶刊报道2项重量级突破

09-23 | 危重病人吃益生菌?JAMA:恐怕无效甚至促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