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生态保护践行者(长江生态管护员守护低水位下的)(1)

图为江西彭泽县长江生态管护队队员在长江巡护。 袁昕 摄

中新网江西彭泽10月8日电 题:长江生态管护员守护低水位下的“微笑天使”

作者 袁昕

10月8日上午,汤继虎开着一辆长江生态管护巡逻车从江西彭泽县长江生态湿地公园开始,沿着下游方向走。开一段,走一段。他不是观光锻炼,而是在行使他的“新使命”:保护长江生态。

一旦发现江边有人或者江面有异常,汤继虎就得停下来,走过去看看情况。“长江彭泽段水域点多、面广、线长,非法捕捞水产品作案人员随机性强、犯罪活动十分隐蔽,有可能一个瓶子,一根木棍就是捕鱼工具。”汤继虎说。

汤继虎曾经是渔民,2020年开始正式上岗成了一名长江生态管护队队员。走在江边,他有点感慨,小时候看到江豚游到船边,以为是一条大鱼。父亲告诉他,那不是鱼,是“江猪”。

“江豚多,说明水里的鱼多。没有了江豚,说明水里的鱼也少了。”多年的捕鱼经验让他意识到,江豚的数量变化与生态存在着某种联系。“以前打了30多年鱼,靠江吃饭,现在身份转变,该由我们来保护长江了。”汤继虎说,他们就像前沿哨兵。如果发现情况,对于劝说不听的非法捕捞等行为,首先固定证据,现场拍下带有时间地点水印的照片,然后向渔政部门报告或者报警。

“最近一段时间,长江水位降得快,江豚可能被困在岸边石堆里出不来,水干后就容易搁浅。我们每天在江上巡护,防止江豚搁浅。”简单吃完午饭后,汤继虎就带领着同事们巡江,站在船头向四周眺望。

“船不好开的地方,我们就徒步巡护,遇到水边有以前留下的鱼笼、过往船只丢弃的垃圾,我们都会清理掉,以免划伤江豚。”汤继虎说。

长江生态保护践行者(长江生态管护员守护低水位下的)(2)

图为江西彭泽县长江生态管护队队员在长江巡护。 袁昕 摄

像汤继虎这样长江生态管护队队员,彭泽县还有36名,他们分布在长江彭泽段重点水域,一个月他们至少要进行十几次的不定期巡护。“现在我们在水面巡护的时候,鱼群会跟在我们后面,有时候还会跳到船上来。”汤继虎自豪地说。

矗立在长江边的一栋四层小楼,是彭泽县公安局水上分局的办公地。每天上班时,局长梅玉胜都会习惯性地来到水上监控中心。

随风浮动的水面,等待着江豚出水的瞬间。一头江豚冒出一颗灰色的脑袋,打破湖面的平静,又迅速沉入水下。这头江豚消失后,又一头江豚露出水面。“这是两头江豚,后面的那头个头小,应该是一对母子豚。”梅玉胜解释。

“这套监控系统将视频中的异常动态实时上传至关联App并发出预警信息,我们进行有针对性地研判后,及时到达现场查处。”梅玉胜表示,通过人防 技防的科学融合,实现对禁捕退捕水域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预警、跟踪、锁定、视频取证全流程管理闭环,大大降低了执法成本,减少了资源消耗,提高了水上执法巡查效率。

2018年10月彭泽县成立水上综合执法中心,将县公安局水上分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多个涉水职能部门的执法力量深度整合,全面开展彭泽长江水域“预防、打击、管理、救援”综合执法,并推行“互联网 技防”智慧化管护,在水上综合执法中心设立智慧城管平台、长江水质监测平台、园区智慧环保平台和大气监测数据平台。通过“互联网 环保”模式,打造集沿江“点、线、面、域”四位一体的环境监管体系。

“自水上综合执法中心运作以来,已累计出动警力6000余人次,登船检查船只4100余艘,开展安全宣传11000余次,查处非法捕捞水产品案9起,采取强制措施9人;查处非法捕捞行政案件69起;清除非法渔网5000余米;查处非法采矿案件6起,刑拘28人。”彭泽县公安局水上分局局长、水上综合执法中心主任梅玉胜说。(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