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过来人,和你们一样,

也经历过对数学充满质疑的时期:

为什么

我们要学数学?

学数学有啥用?

数学学霸告诉你为什么要学数学(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1)

数学学霸告诉你为什么要学数学(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2)

如果不是因为高考必考数学,多少人想把数学书本丢进垃圾桶!和英语一起!(英语躺枪)

数学学霸告诉你为什么要学数学(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3)

但为了应试,你又不得不变得“佛系”:

数学学霸告诉你为什么要学数学(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4)

同学们,这样是不行的!

数学真得学!

高中阶段我们主要是学习数学的技能方法和逻辑,这两者的确是在日后的生活中帮我们去处理很多问题,哪怕只是买菜。

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其实我们最后真正得到的是两个层面的东西:

第一个层面是这个学科非常具体的内容,比如数学公式、解题技巧。这类东西通常可以被写在教科书上,也容易用语言描述出来,我们可以称之为“显性知识”。

第二个层面是在学习这个学科的过程中带给我们的影响或者顺带学到的一些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或者其他一些微妙而隐晦的东西。这类东西一般很难用语言表述出来,甚至很多人在掌握这些知识、习惯之后,自己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学会了”它们。这类知识,我们一般可以称之为“隐性知识”。事实上,数学最重要的是塑造我们理性、条理、系统的思维方式,又恰恰因为它们是非常隐晦的,难以发现,因此造成了很多学数学无用的误解。

数学本身给我们带来的显性知识可能对于大多数不从事理工专业技术工作的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直接作用。就像韩寒曾经说的那样,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数学估计到小学三年级就已经够用了。然而在之后我们多年来学习的数学,实际上塑造了我们一种理性的、条理的、系统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解决自己一生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缜密的思考、分类的思想、排序的思想等。很多东西其实都带有学习数学这个过程产生的影响,只是由于其作用方式非常隐晦,也不容易被追溯其源头,我们平时不容易注意到罢了。

因此对于平时工作不使用数学的人来说,真正学到有益的是那些隐形而非显性知识,而正是这些隐形知识将极大地影响我们在一生中做出的许多关键的抉择。

比如,某天你买了一台机顶盒,需要接线,没错,就是下图这种

数学学霸告诉你为什么要学数学(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5)

如果你只是个门外汉,根本不知道这几个接口颜色的对应关系,怎么办?

如果你一通乱接,肯定会出现接来接去都不对的状况,但是,如果你按照最普通的枚举法的思想,一个个情况枚举,那也不过就6个方法,因此,学数学不是学答案,是学数学中规则有序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解决自己一生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高中时期学的数学难度都是大众智商可以接受的,而且学习的内容是为了掌握技能方法和逻辑,以我们的接受能力,只要努力一些,应对高考是没有问题的。

高考无非就是考察哪些学生更聪明、更勤奋、也更有执行力。这些人不管干任何事情都会同样优秀。

而用科学的方法学好数学,正是把自己变得更聪明、更勤奋、更有执行力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