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翻译向来是一项很难的工作,难就难在很难找到准确的词语来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心理。对于同一外国作品,不同的人翻译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当然,有些被大众认可并接受,而有些却让人看了比较后悔。一些俄语作品的译本就属于深受其害的。

东北话常用语(东北方言中两个即将消失又无法用普通话准确表达的词语你知道吗)(1)

愉作

(yu’zuo,第一个是一声,第二个是轻声,当然具体这两个字怎么写,没有人知道)

愉作,用普通话直译就是舒服。不过舒服这个词却并不能完整表达出其含义,这个词比舒服更多了一些愉悦的感觉,更类似于舒爽的意境。但舒爽又不能表达出其中特别享受的心理感受意境,多了些外在的表象,少了内心的感受。所以,其正确的含义应该是很舒服、很舒爽、很享受、很愉快。尽管这几个词组合起来能表达清楚“愉作”这个词的含义了,但把这些词都摆出来,却怎么也找不到说“愉作”时的感受。这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意境,不懂的人很难体会。

东北话常用语(东北方言中两个即将消失又无法用普通话准确表达的词语你知道吗)(2)

激头掰脸

激头掰脸,用普通话直译就是面红耳赤。不过,面红耳赤只能表达外在的表情,却表达不出其中争论的含义,也不能表达内心激愤的感受。而且面红耳赤在表情上和激头掰脸也不太相同,前者更注重面部表情,后者更注重情绪。不过,这种情绪还不是激动,比激动要弱一些,有愤怒的倾向,但还没有达到愤怒的程度。所以,这个激头掰脸是怎么的表情和神态,真的很难用普通话表达出来,即使用好多词来修饰也一样表达不出来。


虽然小编不是东北人,但是小编东北朋友啊!朋友尽管作为一个资深的东北人,普通话说得也已经相当好,应用也毫无问题,可是他也告诉小编是真的找不出来有什么词语能代替这两个方言。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原因。作为北方方言一种的东北方言,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东北方言有些与众不同,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