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3.2万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总长度仅次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自然生态海岸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自然生态海岸线(我国海岸线自然生态令人堪忧)

自然生态海岸线

我国有3.2万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总长度仅次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

海岸线素来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对它的保护与利用乃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强化海岸线保护力度,固化海岸线利用价值,且取得一些成效。但总体态势依然不尽如人意,顽疾犹存,流弊甚多。“海岸线在哭泣”,并非是夸饰虚幻之词。

一些沿海地区为建造园区、发展房地产业而填海造地,海岸线被不断蚕食。尤其是由于手续不全、规划不当等原因,填了海或没有项目投产,或有了项目却资金断裂,或项目完工后形成摆设,烂尾、撂荒、闲置现象并不乏例。如福建省莆田涵江临港产业园区,从2012年始围填海56平方公里,先后投资30亿元,结果是“筑起了巢引不来凤凰”,现如今除了三个码头泊位时建时息,填海形成的土地上大面积杂草众生,弃船点点,一片荒凉景象。

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型、碎片化,导致海岸线低效使用、无序圈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某些沿海地区缺乏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港口、码头建设过于密集,常有重复建设,如环渤海地区已分布着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秦皇岛港、烟台港等,足以“供需平衡”,现今却仍在屡屡建港,长三角、珠三角某些地区几乎是“一市一港”,有的两港之间相距仅为数海里,难免港口货物吞吐量稀释,生意清淡。值得一提的是,那些非功能性用海产业诸如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霸占”了大量海岸线,使之产出率极为低下。

海岸线自然生态也是令人堪忧。如海南省临高县文澜江入海口,长长的数百米海岸上堆积着泡沫、塑料、水瓶等白色垃圾,文昌市会文镇的一处海滩被当地人称为“垃圾滩”;河北省唐山和秦皇岛交界的滦河口养殖池连成一片,污染排放甚烈;至于一些沿海地区建设工程项目上马而导致原有植被锐减、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候鸟迁徙和生存繁衍,更是比比皆是,这无疑是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旨。

我国海岸线自然生态何以如此窘况?有识人士分析:一是海洋事务政出多门,缺乏多部门统筹协调;二是海岸线生态修复缺乏政策法规引导,评定评估规范甚至处于空白;三是执法不严。虽说管理海洋区域有海警、海监、海事、渔政和缉私等多个主体,但执法过程中的治理管控依然存在着某些难度。

,